第1972章 罗无忧(1 / 1)

方哥儿虽然比元宝小几岁,但做事更积极主动。 当元宝转身返回来时,方哥儿已经开始望闻问切,一点也不慌。 为了不打扰方哥儿诊脉,元宝抿住嘴巴,暂时保持沉默,但她的目光不由自主,偷看击鼓少年。 过了一会儿,李大夫披头散发地赶过来。 方哥儿连忙站起来,把椅子让给李大夫坐,顺便快速地说:“师父,病人不仅腹痛,还腹泻。” “疼痛发作之前,吃剁椒下饭,罪魁祸首可能就是剁椒,太辣了,甚至可能坏掉了。” 李大夫叹气,重新把脉,又按压病人的腹部,询问究竟是哪个地方痛。 相比方哥儿这个年轻学徒,病人明显更信任李大夫,嘴巴滔滔不绝,不停地说自己哪里难受。 李大夫说:“痛的地方是胃。” 他一边看病,一边给元宝和方哥儿讲解。 “不过,腹痛最麻烦,因为隔着肚皮,像捉迷藏一样,看不见,五脏六腑个个是娇贵的祖宗。” 击鼓少年催促:“李大夫,您别光顾着教徒弟,快点开药,行不行?” 李大夫好脾气,连忙赔罪,然后吩咐击鼓少年亲自去买牛乳或者羊乳来。 “如果搞不到牛乳或者羊乳,人乳也行。” 击鼓少年立马往外跑,大汗淋漓,火急火燎。 李大夫又吩咐元宝去熬稀饭。 那个老妇人捂着肚子,表情痛苦,可怜兮兮地问:“大夫,为啥不开药?痛死我了,哎哟!” 她忍不住哭出来,感觉自己要死了。 李大夫说:“大娘,您不应该吃那么辣的剁辣椒。” “这种情况,喝些牛乳、稀饭,可能比药更有效果。” “我还要再观察观察,急不得。” 老妇人一边哭,一边点头,手始终按着肚子。 方哥儿有些经验,帮病人揉穴位。 在他的帮助下,老妇人的眉头明显舒展一些。 另一边,那个击鼓少年没买到牛乳和羊乳,正急得团团转,恰好被王俏儿和阿金嫂看见了。 王俏儿问:“你在找什么?” 少年连忙把李大夫的话对她说。 王俏儿暗忖:上次听姑母说,乖宝有喝牛乳的习惯。一碗牛乳不算太贵,我去试试。 于是,她跑向官府,去后院找王玉娥。 王玉娥挺大方,话不多说,直接端一碗牛乳给王俏儿,顺便还拿牛乳糕小点心给她吃。 王俏儿哭笑不得,端着碗,一边往外走,一边响亮地说:“姑母,我等会儿再来找你玩。” 王玉娥笑眯眯,目送她,心里没怎么在意。 王俏儿脚下生风,原路返回,然后和那个击鼓少年一起去李大夫的铺子。 老妇人慢慢喝下一碗牛乳,又吃王俏儿递来的牛乳糕,终于不哭了,连声道谢。 李大夫问:“还痛不痛?” 老妇人点头,满头冷汗,说:“还痛,但痛得不那么厉害了。” “多谢。” 在场其他人都松一口气。 李大夫又重新替她把脉,然后点点头,觉得脉象变平和一些了,叮嘱道:“害你腹痛的剁辣椒最好全部扔掉,以后别再吃太辣的东西。” “你还腹泻,麻烦更大,这几天吃东西要清淡,适当喝米粥,在粥里放点盐,放点糖。” 老妇人和击鼓少年都点头答应,再次询问:“不用吃药吗?” 李大夫微笑道:“药汁太苦,折腾人。” “药丸又比较贵。” 对面那祖孙俩都忍不住脸红,有点捉襟见肘的窘迫。 李大夫通过衣着打扮,已经看出来他们穷。 何况,如果不穷,何必吃那么多剁辣椒下饭,难道别的菜不香吗? 他见过太多病人,形形色色,许多人因为药钱而为难,甚至养成讳疾忌医的坏毛病,如果这次被药钱吓怕了,下次就干脆不来了,见到药堂就绕路走。 王俏儿打圆场,笑道:“我奶奶常说,饭就是最好的药。” “哎呀,李大夫,不聊了,我先走了。” “赶回去卖烤鸭!” 她急急忙忙离开,连那个装过牛乳的碗都忘了拿。 李大夫让病人坐这里休息,再多观察半天。 老妇人紧紧握着孙子的手,腹痛逐渐减轻,也逐渐心安。 这里充满药香,又比较静。 又过了一会儿,元宝在后院厨房把稀饭煮好了,小心翼翼地端过来。 李大夫吩咐:“用蒲扇扇扇风,变温了再喝。” “元宝,再去弄点糖和盐来。” 那个少年细心地问:“我奶奶这几天只能吃白粥吗?” 李大夫连忙摆手,说:“要吃菜,不能只吃白粥。” “白菜、豆腐、南瓜、鸡蛋、肉……都可以吃,最好少食多餐,不要吃撑了,也不要饿肚子。” “吃太撑,或者饿,都会肚子痛。” 少年用心记下,松一口气,温和地问:“李大夫,收多少诊金?” 他上次去师爷擂台赛击鼓,赚到几十个铜板。本来想存着,将来娶媳妇。但人算不如天算,对他家而言,似乎没有存钱的命。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不是这里倒霉,就是那里倒霉。 比如去年秋天,他奶奶烧火做饭,不小心把整个家都烧光了。 当时,他奶奶坐在地上,一边用拳头捶地,一边哭得想死。但他安慰道:“奶奶,咱家天天供奉的那个神仙,想住新屋子了。”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咱们以后住新屋。” 李大夫眼神精明,右手抚摸胡须,微笑道:“不额外收你诊金,你们看上去也不容易。” “付两个铜板,当做稀饭钱就行。” “另外,那碗牛乳比稀饭更贵点。” 通过方哥儿的悄悄话,元宝已经知道那碗牛乳是怎么来的,连忙大大方方地表示:“牛乳是我娘亲拿来的,算了,不用给钱。” 如果换别人喝这碗牛乳,她肯定会收钱的。 不过,眼前情况特殊。 此时没别的病人来看病,李大夫便与那祖孙俩聊天解闷。 元宝一边捣药,一边竖起耳朵偷听。 那个击鼓少年叫罗无忧,父母死于疾病,祖孙俩相依为命,家住城外的罗家庄,离这里不远。 不过,天无绝人之路,他家穷,却有一门富亲戚。 官府的朱师爷是他表舅,偶尔关照他,甚至介绍他去官府做官差。 不过,他做官差的时日尚短,不到一个月。 李大夫一边听,一边拍打膝盖,有些唏嘘,微笑道:“怎么没学一门手艺?” “靠手艺养家糊口,不比官差差。” 罗无忧说:“之前练舞狮的手艺,顺便学打鼓。” “不练的时候,就种地,帮地主放牛。” “后来,我表舅说,如果一辈子做地主的帮工,没前途,不如到官府去,学当捕快。”喜欢小财主招上门女婿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小财主招上门女婿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花露醉 狠心农女,给亲爹和寡妇下绝嗣药 原始躁动 官场风云 高冷权臣清心寡欲,他装的 花都高手 都市逍遥神医 重新开始转动的异能世界 亿万姻缘:捡来的男人 北纬49度东经121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