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所有的东西收拾好,林恒就带着办公用具到了御书房报到。 御书房分为偏殿和正殿。 所有秘书处的官员都在偏殿,太和帝平时处理公务便在正殿,太子也会帮忙。 林恒到了偏殿,只见里面的官员全都在忙忙碌碌,走来走去地询问或者讨论。 林恒走进来,所有人都看了他一眼,但很快又低下头去,各忙各的。 不过一个男人朝他走了过来,“你可是林恒?” 林恒连忙点头,“大人,下官正是林恒。” 男人连忙将他拉到一个空位,“以后这里就是你的位置,现在战争刚结束,有太多事务需要忙碌,奏折也多,你看奏折吧,先把没用的奏折都挑出去,有用的东西才递给陛下过目。 ” 毕竟皇帝只有一人,若是所有的东西都要他一一过目,就算是三头六臂,也不堪其累。 林恒吞吞口水,他没料到自己第一日来御书房,就要开始处理这么重要的公务。 “大人,我并未处理过,是要将无用的奏折直接批复吗?” “你先看看这些,这些都是已经批复的,可以参考参考。” “是。” 这里的氛围和翰林院全然不同,林恒心脏震了震,第一次感受到自己是在当官,是在干实事。 他立刻埋头看起了奏折。 学习完别人的批复后,他才试着看全新的奏折。 看了好几份,林恒发现竟然有一小半的奏折都没任何用处。 这种东西,若是递给陛下确实是浪费时间。 忙碌了一个多时辰。 忽然走进来三个官员,他们身上穿的官袍是一品官袍与二品官袍。 其中一人……是首辅大人。 “大人!” “首辅大人!” 首辅微微点头,很快便坐下身,开始处理公务。 这段时间太忙碌,首辅每日一下朝就来到秘书处处理公务。 忙碌片刻,他便拿上一堆书册,带着几个官员去了正殿。 他一走,其他人连忙围到刚走进来的一个官员身边。 “刘大人!陛下今日给将军封了什么官爵?” 刘大人是大学士,他也得去正殿,见围着的人多,他一边收拾东西,一边道:“封了镇军侯,还是兵马大元帅!陛下已经派人在宫外给将军修葺府邸。” “将军不驻守边疆?” “将军如今可是侯爷了,驻守边疆,有的是人,而今咱们大裕土地辽阔,堪称第一大国,怎还会有人敢冒犯?就算有,将军也能随时出征。” 众人嘴里不住地感慨,“这将军实在是太厉害了,古往今来,还没有能打下一整个国家的将军!” “说的是啊!将军的功绩史无前例!否则也不可能从一个无名小卒一跃成为最年轻的侯爷!” 林恒在一旁静静听着,听完,心中难免惦记自己那上了战场的好友。 不知他有没有平安归来? 现在又在何处? 大学士收拾了东西刚要走,忽然扭头在殿里转了一圈,目光落在林恒身上。 “你就是新来的林大人?” 林恒连忙起身,“正是下官。” “你随我来。” 林恒愣了愣,连忙跟上。 其他人都惊了。 “他一个新来的,怎么就能去主殿议事了?” “每次陛下和首辅大人他们议事,都只会带冯大人,今日竟还多带了一个新人。” 冯大人才华横溢,一众事务都处理得井井有条,大家心里都清楚是首辅大人看重的,想要大力培养之人。 可这林恒算什么回事? 大家都不太服气。 “好了!你们赶紧干活了,还有这么多的公务需要处理,别说话了。” 大家这才不情不愿地回到自己的座位。 林恒跟着大学士,也不明白怎么就带自己去了,其他人似乎都有不满。 大学士:“一会儿,你记好陛下和各位大人说的话,此次要商议历国的管理问题。” “是,下官明白了。” 大学士看了他一眼,这探花郎确实有几分俊俏,就是不知道干起事儿来能不能也同样漂亮。 不过,既然是太子殿下看重的人物,应该不会太差。 到了主殿,一进门,就听见太和帝和首辅说话的声音。 大学士和林恒连忙行礼,太和帝摆摆手,两人便坐下了。 “阅之,此次战争,将军花费了太多的时间和气力,这管理就得咱们来了,你说说你的想法?” “陛下,臣以为应当开恩科,允许历国的读书人一同参加科考,广纳人才。” “嗯,这件事朕已经有了决议。” “接下来便是这教化问题。” 太和帝背着手,“历国绝大部分百姓不会咱们官话,且历国重武轻文,读书人甚少,得大力推广文字和语言。” “陛下,这恐怕不好推广,难度太大,这不是一朝一夕就可成的。” 太和帝沉默下来,“朕知道……但总要试试,你们想想法子,有什么办法能推广文字和语言?” “陛下,何不多派几个先生,前往历国……新域传授文字和语言?” “臣以为可把任务交给当地各府的知州,由官员约束所有人学习。” 太和帝抿着唇,良久没说话。 林恒听着,忍不住朝太和帝看了几眼。 太和帝思考着,目光忽然与他对上,眉头挑了挑,“这是谁?朕前几日没见过?” 林恒心头一紧,连忙起身,“回陛下,臣是今日刚到秘书处当值的林恒。” “第一日?”太和帝眉头皱起来,才第一日上值怎么有机会来到正殿,他眯着眼,想说什么,大学士连忙道:“陛下,他是去岁的探花郎,是太子殿下从翰林院调来的。” “太子?”太和帝很是诧异,自己儿子竟然还会调人? 不过他了解自己儿子的脾气,如果这人没有才德,不可能入他的眼。 太和帝:“那林恒,你来说说,你可有什么法子?” 众人都看向了林恒,为他捏一把汗。 这才第一日上值,没想到就被陛下考验。 林恒思索片刻,回道:“陛下,臣以为于百姓而言,他们在乎的只有吃饱变暖。” “百姓能得到好处,他们自然愿意学习官话。”喜欢小锦鲤穿到灾年,带全家吃香喝辣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小锦鲤穿到灾年,带全家吃香喝辣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