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 > 第155章 东晋奇人郗超:在权谋与禅意间走钢丝的天才

第155章 东晋奇人郗超:在权谋与禅意间走钢丝的天才(1 / 1)

《五律?咏东晋桓温谋主郗超》 簪缨藏豹略,莲座隐龙渊。 法演中观妙,棋争上国先。 玉阶销剑气,禅榻袅炉烟。 千载风云外,孤鸿没远天。 一、名门世家的"叛逆少年" 公元336年的东晋建康城,郗府内传来一声响亮的婴儿啼哭。接生婆抱着襁褓走出产房时,廊下正巧掠过一只通体雪白的鹘鹰,在空中划出优雅的弧线。祖父郗鉴抚掌大笑:"此子当如云中鹘,振翅可破九重天!"遂为其取名"超",暗含"超凡脱俗"之意。谁曾想,这只"云中鹘"日后既能在朝堂翻云覆雨,又能在佛寺参禅打坐,把东晋政坛搅得风生水起。 郗超的童年堪称"世家公子豪华进修班"。每天日程安排比当今小学生还满:卯时起床练王羲之的《乐毅论》,辰时跟着叔父郗昙学《孙子兵法》,午饭后要背诵祖父平定苏峻之乱的战例,申时还得陪母亲抄写《维摩诘经》。某日小郗超实在受不了,把毛笔往砚台上一拍:"我要把这些劳什子都烧了!"吓得乳母差点打翻燕窝粥。结果第二天,他真把书房布置成了"三教辩论场"——左边挂着孔子像,右边供着释迦牟尼,中间摆着《老子》,自己坐在中间啃梨子,美其名曰"坐观三圣斗法"。 十五岁那年,这个看似温润的世家公子干了两件惊掉全族下巴的事。先是把书房里的兵书全换成支遁大师的《即色游玄论》,接着在重阳家宴上当众宣称:"功名如朝露,不如袈裟加身。"气得父亲郗愔摔了手中菊酒,抄起笏板就要家法伺候。还是叔父郗昙拦住劝解:"当年阮籍醉卧酒垆,嵇康打铁洛阳,咱们家这位,倒像是要集狂士与高僧于一身。" 不过郗家的基因里似乎自带叛逆属性。其曾祖父郗虑是东汉末年着名喷子,当庭怒斥孔融"乱俗";祖父郗鉴平定叛乱时,曾单骑入敌营劝降;父亲郗愔更是出了名的"佛系刺史",在徐州任上整天和僧人谈玄论道。这么看来,郗超的叛逆倒像是集家族之大成。 二、桓温幕府的"鬼才军师" 永和十年(354年)的荆州刺史府前,19岁的郗超跳下毛驴,拍了拍满身尘土,望着府门前"大司马征西将军"的牌匾,嘴角勾起一抹狡黠笑意。这个拒绝家族安排的世家公子,即将开启一段堪称东晋版《杜拉拉升职记》的职场传奇。 1.面试现场:毛驴背上的《隆中对》 当郗超被领进桓温书房时,这位枭雄正在啃羊腿。案头摊着北伐地图,油渍斑斑的"长安"二字格外醒目。桓温头也不抬:"郗家小子不在建康当公子,跑来荆州作甚?"郗超从容坐下,蘸着羊汤在案上画了条黄河:"来看明公如何把羊肉汤煮进黄河水。"桓温手中羊骨"啪"地掉进汤碗——这年轻人竟看穿了他"饮马黄河"的野心! 三个月后,郗超从实习文书直升机要参谋。某日桓温故意考他:"若取洛阳,需多少兵马?"郗超掏出一把算筹:"五万足矣,但需配三千头驴。"见众人不解,他笑道:"慕容鲜卑擅骑兵,我军以驴载连弩,专克铁骑。"后来晋军攻克洛阳,慕容评的骑兵果然被"驴弩阵"射得人仰马翻。从此幕府流传金句:"郗郎一算筹,胜过十万兵。" 2.升职加薪:屏风后的"影子丞相" 兴宁元年(363年)的军事会议上,桓温集团遭遇重大危机:北伐军费严重超支,国库只剩三库空箱子。正当众人抓耳挠腮时,屏风后传来"咔嚓咔嚓"的嗑瓜子声。只见郗超掀帘而出,随手抛出本账册:"江淮盐税可增三成,士族庄园隐田可刮五百万斛,再让和尚还俗省下庙产..."话音未落,财政主管庾希已经跪下喊爸爸。桓温大笔一挥,郗超连升三级,成为东晋史上最年轻的司徒左长史。 这厮升官后愈发"嚣张",竟在桓温卧室挂起《北伐形势图》,每天用佛珠当棋子推演战局。某夜桓温起夜,迷迷糊糊看见个披头散发的身影站在地图前,吓得差点拔剑——原来是郗超在梦游布置战术!第二天军中就传出"郗参军夜会九天玄女"的神话。 3.职场滑铁卢:枋头之战的"背锅侠" 太和四年(369年)的枋头之战,堪称郗超职业生涯最惨烈的翻车现场。战前他拉着桓温衣袖苦劝:"慕容垂善用骑兵,我军宜速战速决!"桓温却盯着刚缴获的燕国美酒:"急什么?等他们粮尽自溃。"结果慕容垂切断粮道,五万晋军饿得啃皮带。撤退路上,郗超看着桓温的牛车(战马早被吃了),幽幽道:"明公现在信我的速战论了?"气得桓温把车帘摔得震天响。 不过天才打工人最擅绝地翻盘。当败军行至谯郡时,郗超突然掀开车帘:"明公,咱们去寿春过个冬如何?"桓温正欲发火,却见这厮展开地图:"谯郡士族私藏二十万斛粮,正好'借'来充军。"次日,谯郡王氏家主王蕴看着空荡荡的粮仓,哭得比慕容垂打来时还惨——郗超这招"劫富济军",硬是把军事惨败扭成政治胜利。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4.年终大戏:导演"皇帝下岗再就业" 咸安元年(371年)冬,建康城上演年度魔幻大戏:在位六年的司马奕突然被爆"阳痿",皇室太医竟拿出床单为证!当群臣在朝堂上面面相觑时,没人注意到屏风后奋笔疾书的郗超——这位金牌文案正在现场创作《废帝十大罪》,把司马奕编排成"三无皇帝"(无德无能无子嗣)。次日,简文帝司马昱在郗超亲手布置的禅让台上,接过了还带着墨香的传国玉玺。 庆功宴上,桓温举杯感慨:"吾得景兴,如鱼得水。"郗超却躲在角落给谢安写信:"桓公老矣,当徐徐图之。"这个精分打工人,早就在给老板准备"退休方案"了。 5.离职风云:佛系辞职的顶级操作 太和六年(374年),郗超突然提交辞呈:"母丧须守,佛缘当续。"桓温看着辞呈上龙飞凤舞的草书,突然发现墨迹里藏着句梵文偈语。他长叹一声,在批文上画了朵莲花——这位"屏风后宰相",终究要去当"青灯下檀越"了。 不过打工人最后的倔强依旧惊艳:离任前夜,他给桓温留下三锦囊,标注"危急时拆"。后来桓温病重,拆开第一个锦囊,上书"速召谢安";拆第二个"还政朝廷";第三个最绝,是张白纸——原来郗超早算准,前两条就够老板忙活了。 当郗超在会稽山水间泛舟时,建康城的老同事们终于悟了:这位爷哪里是打工,分明是把桓温集团当成了真人版《孙子兵法》体验馆! 三、佛学大佬的"精分人生" 建康城的贵妇圈有个神秘传说:每逢初一十五,瓦官寺就会出现位戴青纱斗笠的俊俏檀越,与支遁大师辩经到天明。有次暴雨突至,斗笠被风吹落,小沙弥惊叫出声——竟是朝堂上那个帮着桓温废立皇帝的郗超!从此,"青纱檀越"的名号不胫而走。 这位权谋家的日常生活堪称"精分现场":白天在朝堂算计怎么架空皇权,晚上在佛寺讲解《般若经》;左手给桓温写废帝诏书,右手注疏《本业经》;刚在军帐中谋划夜袭,转眼就捐钱给寺庙塑金身。最绝的是为母守丧期间,他在墓旁搭了个禅房,美其名曰"孝佛双修"。谢安听说后冷笑:"郗嘉宾这是要抢孔门孝子与佛门弟子的双重KPI啊!" 不过千万别以为他在搞人设营销。郗超注释的《般若经》被后世誉为"中土解空第一人",他提出的"即色游玄论"连天竺高僧都赞叹"深得龙树三昧"。更绝的是,这位佛学大师还发明了"佛儒调和论",硬说孔子的"仁"就是佛陀的"慈悲",气得保守派大臣弹劾他"以夷变夏"。结果在太极殿的辩论会上,郗超引《论语》证《金刚经》,用《孟子》解《维摩诘经》,把老学究们怼得吹胡子瞪眼。 四、与谢安的相爱相杀大赏 1.清谈会上的刀光剑影 升平四年(360年)的建康城,一场顶级名流清谈会正在乌衣巷王家别墅举办。谢安刚吟完"白雪纷纷何所似",转头就向郗超发难:"郗郎以为,清谈可能退秦兵?"满座高门子弟屏息凝神——谁不知道这俩人是东晋政坛的"冰与火之歌"? 郗超慢条斯理放下茶盏:"若清谈能退敌,谢公当年何必出山?"一记反杀引得满堂喝彩。这场景像极了学霸互怼现场:谢安是总考年级第一的班长,郗超则是转学来的天才插班生,两人见面就掐,实则暗藏欣赏。 2.北府兵之争的暗箱操作 太元元年(376年),前秦百万大军压境。谢安力排众议要侄儿谢玄组建北府兵,朝堂上郗超突然发难:"谢幼度(谢玄字)年未三十,乳臭未干!"气得谢安的白玉麈尾直颤。散朝后郗超却偷偷给桓冲写信:"谢玄必成大将,速速联姻谢家!"这波反向操作,堪称东晋版"职场绿茶"。 等到淝水捷报传来,谢安特意派人给病榻上的郗超送去战报,附赠打油诗一首:"当年质疑声犹在,今日功成谢嘉宾。"傲娇程度堪比现代人朋友圈晒成就还要@死对头。 3.临终布局的世纪反转 太元二年(377年)冬,42岁的郗超在病榻上搞了个惊天操作。他把装满密信的木匣交给门生:"待我死后,若家父哀伤过度,就把这些给老头看。"郗愔打开木匣差点昏厥——里面全是儿子与谢安二十年的往来密信!原来这对"死对头"早暗中结盟制约桓温,演了出东晋版《无间道》。 谢安听闻郗超死讯,对着长江连饮三杯,提笔写下:"智近妖,忠近伪,然千古一人。"这评价精准得像给前任写分手信——又爱又恨,欲说还休。 4.历史评价的魔幻漂流 《世说新语》吐槽区 刘义庆给郗超贴的标签是"能令公喜,能令公怒",活脱脱把这位东晋美男子写成情绪操控大师。还有个着名段子:某次郗超早起上班,谢安堵门说"卿今日必迟到",结果郗超真被皇帝留下谈事——这俩人的较劲日常简直能拍百集情景喜剧。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唐宋文人盲盒 白居易在《读郗超集》里感叹:"权谋堪定国,禅心可通佛。"王安石更直接:"若使景兴寿,晋室或无禅。"而苏东坡吃着荔枝点评:"超之才,如盐入水,看似无形,实则百味生。" 佛学界彩虹屁 《高僧传》把郗超吹成"中土解空第一人",说他注的《般若经》"字字生莲"。唐代高僧道宣更离谱,说郗超前世是须弥山上的仙鹤,今世来渡有缘人——合着这位爷搞政治是兼职,修佛才是主业? 现代学者显微镜 梁启超说他是"儒表佛里,法骨道筋"的四不像天才;鲁迅在《魏晋风度及文章》里调侃:"郗嘉宾若活在当下,定是能边炒股票边写佛经的斜杠青年。"某历史论坛还发起过投票:郗超VS诸葛亮,谁是古代最强打工人? 5.历史的青白眼 这位东晋斜杠青年,在《晋书》里被盖章"温之党羽",却被谢安认证为"王朝守夜人";佛教典籍称他"菩萨再来",而民间话本里他是"屏风后诸葛"。这种精分式评价,恰似他本人的人生——左手转着佛珠算计天下,右手执笔搅动风云。 如今我们在南京秦淮河畔的仿晋茶馆,还能听到说书人醒木一拍:"要说那郗嘉宾与谢安石,分明是观音座前金童玉女,一个嗔,一个痴,赌气下凡斗法来..."历史的真相或许早已模糊,但这对相爱相杀的CP,永远定格在魏晋风流的星空下,闪耀着亦敌亦友的奇异光芒。 五、书法界的"扫地僧" 鲜为人知的是,这位权谋高手还是书法界的"隐藏大佬"。某年上巳节,王献之在会稽山阴举办书法雅集,众人正对《中秋帖》赞叹不已,忽见墙外飘来张信笺,上书:"用笔如云鹤游天,然气脉稍滞。"落款竟是郗超!原来他路过时随手写了张"弹幕",把书圣之子气得三天没吃下饭。 他的《远近帖》更是被米芾称为"晋人草书最后绝响"。据说某次与桓温议事,他边听汇报边在袖中练字,散会后展开衣袖,竟是用指甲油写的完整《道德经》。这种"一心多用"的神技,连王羲之都感叹:"景兴作书,如名将布阵,胸中自有百万兵。" 六、历史长河中的多棱镜 斜杠青年鼻祖:白天当桓温集团CEO,晚上做佛学UP主,郗超用实力证明——只要时间管理够狠,996与诗和远方可兼得。 危机公关模板:枋头惨败后秒变"抢粮达人",把军事灾难扭成政治胜利,这波操作放现在能写进MBA教材。 跨界天花板:书法比肩王献之,佛学吊打专业僧侣,权谋碾压同僚,跨界程度让现代斜杠青年直呼"卷不动"。 当代猎头公司把郗超简历当模板:投行经历(桓温集团战略顾问)+学术成果(佛学着作十部)+艺术成就(书法列入国宝)。更有心理咨询师开发"郗超疗法"——用佛经疏导职场焦虑,建议打工人把工位屏风当"现代版禅修空间"。 这位1600年前的斜杠大神,凭实力在历史评价里"精分":儒家骂他"不忠",佛门捧他"菩萨",职场人学他"开挂"。或许正如他在《本业经注》写的:"诸法如影,观者自现。"每个时代都能从郗超身上照见自己的焦虑与渴望——毕竟谁能拒绝一个既能搞定KPI又会盘佛珠的完美打工人呢? 后记:《虞美人?郗超谏父》 残阳浸雪寒鸦倦,乱絮迷江岸。 疏星欲堕暮云垂,匣底密缄犹卷、朔风吹。 权谋却累忠名误,解父衷肠苦。 赤心随浪付东流,独对青衫孤影、立汀洲。喜欢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我的修仙模拟器 我的师父什么都懂亿点点 戏假成真:演癮君子这么像?查他 大明:如此贪的駙马,朕杀不得? 混沌仙途,我以无道斩天命 爆发吧,武医生 全球游戏:开局百亿灵能幣 天道神监 九域劫主 神罚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