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下乡的姐姐回来了 > 下乡的姐姐回来了 第588节

下乡的姐姐回来了 第588节(1 / 2)

去镇上的医院,承担不起。真得了大病,大多也就是拉回来,顺其自然。

他们以前也跟顾老将军打过秋风,尤其饿肚子那三年。但顾老将军不在了。

而且,不能一直就投亲靠友的吧。

县委的朱书记问道:“小顾,这事儿是你大伯、你父亲挑头还是怎样?”

“顾家只有我在做生意,他们全都是端铁饭碗、拿工资的。所以捐款、发养老钱也好、想把老家土特产运去北京卖也好,都是我一个人的主意。我伯伯和姑姑,应该是不赞同我的决定的。我爸倒是挺支持,他辖下的地区已经有货运到京城,已经在叫卖了。”

“哦,你爸的辖区已经走先一步了啊?不是听说你在京大读书么?你爷爷电话里说起你,可得意了。”

顾朝暮笑道:“是在京大读书,不过去年回城我开了个收音机厂。去年底的时候,还让人检举揭发了,说我雇工。幸好邓公说看两年再说。如今我又办了个集体所有制的贸易厂。里头除了我,还有两百来个退伍兵也都是股东。”

他下巴朝成哥微抬,“成哥就是其中之一。”

成哥点头,“对,我也有股份的。我们的生意在北京各大小市场还不错。”

虽然只有千分之一的股份,但大小也是股东啊。

第一次从小顾他爸那里进的货,成本价一共三十六万。

已经卖出去一成半,估摸一周能卖完。

再算上前期进货、运货,他们付出的时间大概就是十天。

初步估算,交完税、刨开一切开销,第一次的净利润大概在五万左右。

他作为股东能分到五十块。

但同时他们还在做义乌那边的生意,十来天估计也是二三十块进账。

同时义乌的生意他还是采购,可以分到十到十五块。

这职务工资,是从顾朝暮的分红里拨出来的。

两百个退伍兵,只要做事的,都能按贡献分到一份。

另外还有小顾老家、革命老区的生意陆陆续续也要展开。

这靠的都是小顾拿出来了二十多万,靠他爸那边货款只需要预付三成。

不然,根本不可能规模化经营。

之前那批人自己从义乌进货回来卖,就没这么大的利润。

如今进货多了,还能压价呢。

所以小顾按比例占七成出头是应该的。

(顾朝暮51%,退伍兵加起来20%,他本就占了七成。剩下29%,目前还没主。)

而他们每个人的回报,也远高于如今四十左右的人均月收入的。

以成哥为例,十来天他能拿到90块。一个月差不多有200多块进账。

而其他人,就算只是出去摆摊的,一个月也能挣到180块左右。

供货的老百姓,也拿到了数倍于往年的收入。

押货的解放军肯定不能收钱。那性质就变了。

但得了好处的当地百姓,捐资给部队建设是说得过去的。

如今军费开支因为没钱,基本的军需都保障不了。发个津贴有时候都拖欠着。

这下就补上了。

还不怎么成建制的税务部门也收到了一笔不菲的税收,可以充入国库。

可谓是皆大欢喜!

当地干部听到顾朝暮说他被举报雇工,都吃了一惊。

听到这贸易厂是集体的才松口气。

他们如果要想把特产从山里运出去卖,只用和贸易厂打交道。

而且,他自己老子都在搞。

另外,小岗村那十八个村干部的事迹如今也是传遍华夏了。

万副总理因为包产到户搞得好,升职去了中央的事,更是家喻户晓。

老百姓众口一词的一句‘要吃米、找万里’,这是多高的荣誉啊。

最后,老爷子老家的村、镇、县的干部心一横,干了。

顾朝暮道:“你们得组织村民把货运到火车站,我派人到火车站来接货。”

估计平时还行,现有的牛车组织起来,不够附近村子再去租借嘛。

但下雨天同样面临泥巴路难走的困境。

也得修路啊!至少是石子路。

这些就是干部们的事了。他只管在火车站接货。

最新小说: 短篇肉梗合集 松溪镇 撞星 买活 在过劳死边缘开马甲拯救世界 夭寿,天道幼儿园的幼崽都修仙了 爱上哑巴的他恪守夫德 女装网恋到死对头 暗涌 换亲后的幸福日子[七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