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前生书(1 / 1)

江南水乡有一小镇,名唤墨河镇。镇不大,却因文风鼎盛而远近闻名。镇上有一私塾,名"明德堂",先生陈老夫子年逾六旬,学识渊博,在当地颇有声望。 这年开春,陈老夫子又收了几个蒙童,其中有个七岁的孩子,姓沈名闫,生得眉清目秀,眉间一道浅浅的朱砂痣,更添几分书卷气。沈闫的父亲沈守业是个落第秀才,在镇上开了间小小的书肆,虽不富裕,却藏书颇丰。 开蒙那日,陈老夫子照例先教孩子们认字。他取出一本《说文解字》,翻到一页,指着其中一个古怪的字道:"此字读'彧',音同'玉',意为文采斐然。尔等记下便是。" 众蒙童跟着摇头晃脑地念诵,唯有沈闫睁着一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盯着那个字看了半晌,忽然抬头问道:"先生,此字在《说文》中虽解为'文也',但在《三坟》中却有另一解,意为'天地和谐之象',先生以为如何?" 陈老夫子手中的戒尺"啪嗒"一声掉在案上。他眯起眼睛,仔细打量着这个刚入学的孩子:"沈闫,你...从何处得知《三坟》之解?此书早于汉代便已失传,老夫也只是听闻其名,从未见过真本。" 沈闫眨了眨眼,竟不慌不忙地解释道:"梦中有人教我。那人说此字原是上古先民观天象所得,天地之气和谐交融,便成此形。"他说得认真,仿佛在讲述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 私塾里顿时鸦雀无声。众蒙童目瞪口呆地看着沈闫,就连陈老夫子也捋着胡须,半天说不出话来。 "荒谬!"半晌,陈老夫子才回过神来,"《三坟》失传已久,岂是孩童能梦见的?莫不是...撞了邪祟?" 此言一出,沈闫的母亲王氏次日便请了城外普济寺的慧明禅师来为儿子"驱邪"。慧明禅师年近古稀,是方圆百里最有名的高僧,据说能观人前世因果。 禅师来到沈家,只看了一眼正在院中玩耍的沈闫,便道:"施主不必忧心,令郎并非中邪。"说着,他从袖中取出一串佛珠,递到沈闫面前,"小施主可否帮我数一数这串佛珠有几颗?" 沈闫接过佛珠,小手在珠串上轻轻抚过,忽然抬头道:"师父,这串佛珠少了一颗。原是十八颗,如今只有十七颗,缺失的那颗刻有'明'字。" 慧明禅师手中念珠一顿,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他接过佛珠仔细查看,果然发现少了一颗,而剩余的佛珠上确实刻着"明"字——那是他前世用过的佛珠,因一场大火遗失多年,怎会被一个孩童知晓? "小施主可还记得...前世之事?"慧明禅师声音微颤。 沈闫歪着头想了想,忽然眼眶一红:"我...我好像记得自己死前很害怕,有人拿着火把要烧我的书...还有好多字,好多书稿,都不见了..." 王氏闻言大惊失色,一把抱住儿子:"禅师,这...这是怎么回事?" 慧明禅师闭目合十,良久才叹道:"阿弥陀佛,老衲观这孩子眉间有宿慧之气,恐是前朝大学士沈明远转世。沈学士因编纂《万卷全书》得罪权贵,被诬以文字狱罪名处死,临刑前将未完成的书稿藏于祖宅地窖...这孩子残留的记忆化作对文字的执着本能。" 沈守业闻言如遭雷击。他父亲确实曾提过祖上出过一位大学士,因文字狱获罪而死,但具体细节早已湮没在历史尘埃中。 当晚,沈闫梦见自己站在一座堆满书册的大厅里,四周火光冲天。一个身着官服的中年男子——分明就是前世的自己——正将一卷卷书稿塞入地窖暗格,眼中满是绝望与不甘。 次日清晨,沈闫醒来时,枕边湿了一片。他隐约记得那个梦,更奇怪的是,梦中地窖的位置竟清晰地浮现在脑海中——就在自家祖宅后院的老槐树下。 沈守业半信半疑,但还是带着儿子来到祖宅。那棵老槐树已有数百年历史,树干粗壮,枝繁叶茂。沈闫径直走到树后,指着一块青石板道:"就是这里!" 父子二人合力掀开石板,果然露出一个暗格。暗格中堆满了泛黄的纸页,有些已经粘连在一起,有些则保存完好。沈守业颤抖着拿起一页,认出了父亲——也就是沈闫前世——的笔迹:"《万卷全书·经部》残稿..." 沈闫也拿起一页,上面的文字仿佛有生命一般跃入眼帘。他发现自己能看懂所有文字,甚至能回忆起这些书稿的编纂过程和未完成的部分。一种使命感油然而生:"父亲,我要完成前世未竟之业!" 从此,沈闫仿佛变了一个人。他不再满足于私塾所学,而是日夜研读家中的藏书和地窖中找到的残稿。十二岁那年,他已能背诵《说文解字》《尔雅》等小学经典,十三岁开始走访江南各地,搜寻散佚古籍。 "这孩子着了魔似的。"镇上人常这样议论,"为了买一本残破的古籍,能把攒了半年的零用钱都花光;听说邻县有藏书楼要散伙,他徒步三天三夜赶去..."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沈闫却浑然不觉辛苦。每找到一册失传的古籍,他都会想起前世临刑前的痛苦与不甘;每修复一页破损的书页,他都仿佛看见前世那个在火光中抢救书稿的自己。 二十岁那年,沈闫变卖了家中部分田产,在镇东建了一座藏书楼,取名"墨缘阁"。楼高三层,雕梁画栋,内藏古籍三千余卷,其中不乏孤本珍本。更令人称奇的是,沈闫能准确指出每本书的版本源流、收藏经过,甚至能补全许多残缺的篇章。 "沈先生简直像亲眼见过这些书的前世今生一般。"前来借阅的文人墨客无不惊叹。 只有沈闫知道,这不是什么神通,而是前世记忆的残片在指引着他。每当夜深人静,他总会梦见那个在火光中抢救书稿的大学士,梦见那些被焚毁的古籍化作漫天飞舞的灰蝶... 多年后的一个冬夜,五十三岁的沈闫病倒在书斋中。临终前,他将毕生心血《墨缘阁藏书目录》交给最得意的弟子:"我这一生...是在弥补前世的遗憾...记住...书比人长寿..." 话音未落,窗外飘进一片枯黄的槐叶——正是祖宅那棵老槐树的叶子。沈闫颤抖着伸手接住,嘴角浮现一丝释然的微笑:"原来...轮回...真的存在..." 死后第七天,墨河镇上空电闪雷鸣。当夜,许多人梦见一个身着古装的大学士站在墨缘阁前,将一册册书卷送入阁中。次日清晨,人们发现墨缘阁的藏书莫名多了数百卷,其中不乏失传已久的珍本... 此后,墨缘阁声名远播,成为天下最重要的藏书楼之一。而沈闫的故事,也随着那些被保存下来的古籍,一代代流传下去。 人们说,每当你翻开一本古老的书籍,或许就能看见那个为文字痴狂的灵魂——他跨越生死,只为守护文明的火种不灭。喜欢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医妃惊世 【排球少年】我的神明少年 (稲高日常恋物语) 无限穿梭之误拿了团宠剧本 恐游,开局病娇妹妹求我别杀她 公子,请喝茶 我在九门为非作歹的日子 直播鉴宝:网友问我青铜门怎么开 我女友是侦探 奈何情深 深深至骨里蔓延 一线之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