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狗官(2)(1 / 1)

一星期后。 伊甸历2475年5月17日。 沈长冬掀开作战头盔的面罩,抬头看着漫天飘落的大雪。 无论是雪花落到脸上冰凉的触感,还是迎面刮来的刀割一样的寒风,都让他仿佛再次回到了KH15-3的那片雪原上。 这里是虚拟头盔模拟出来的空间,被老兵们戏称为“电子竞技场”。 能意识到自己身处虚拟空间里,意味着这款虚拟头盔是最基础的型号。 像沈长冬在新兵训练营里佩戴的那种“入梦型”,根本不会让人意识到自己正身处虚拟空间里,因此能让新兵获得绝对真实的实现体验。 可那种型号的虚拟头盔太他妈的贵了。 以陆军那点本就可怜的军费,是万万不敢在训练设备上如此奢侈的。 因此一线部队手中,使用的反而是最基础的虚拟头盔。 但就训练效果来说,基础型号的虚拟头盔就已经足够用了。 “敌……圣骑兵……克……4辆,”正向……冲击中……所……准备迎敌!” 从通讯频道里传来了大山上士断断续续的声音。 由于背景设定里强烈的电磁干扰,通讯频道里充斥着刺耳的电流声,就实际效果来说,远不如上士手中新列装的“广域扩音装置”——也就是经过军械局全新升级的大喇叭好使。 沈长冬合上面罩,三下五除二的滚进了一旁的散兵坑里。 远方的地平线上白雾升腾,那是敌人的坦克正在向他们排所在的阵地冲锋。 那个叫做陈恒的新连长、也就是老兵们现在在背地里称呼的“狗官”,特意为这次训练安排了一个令人绝望的背景设定。 行星即将沦陷,联合指挥体系已经崩溃。 所有部队都在争先恐后的撤往最后的撤离点,而敌人的机动部队也在向着那里猪突猛进,意图将所有友军都歼灭在这颗该死的行星上。 他们这支倒霉的机动步兵连在联合指挥体系崩溃前的最后一瞬间接到了来自上级的命令: 在敌人的必经之路上构筑防御阵地,尽最大努力迟滞敌人的攻势。 简而言之,就是用他们的命去为大部队争取更多的撤离时间。 “张潮升!把新配发的导弹准备好!” 沈长冬向后面的散兵坑喊了一声。 他们班的阵地呈梅花状分布,五个小阵地簇拥着中间的反坦克导弹阵地,样子看起来就像是野战防空阵地的翻版。 按照作战手册的规定,班与班、排与排之间的阵地还应该通过壕沟互相联通,并确保每一寸阵地的上空都应该处于连级天穹护盾的保护下。 可由于这次的“作战背景”,士兵们根本来不及构筑起完善的防御体系。 就连那些散兵坑,都是用单兵掩体爆破弹匆匆忙忙炸出来的。 趴在中间那处散兵坑里的张潮升接到命令后,迅速带着一名新兵,拉下了罩在散兵坑中央的自适应迷彩伪装布。 暴露在寒冷空气中的,赫然是一具类似于六联装火箭弹发射器的东西。 这是军械局最近研发的“冰雹”集群式反坦克导弹。 虽然名字起的牛逼哄哄,可这东西从外形上来说实在是不敢令人恭维。 两块“混凝土预制楼板盖”在一起,就构成了这具导弹发射器的主体。 “楼板”中间预留出来的孔洞,就是反坦克导弹发射的地方。 在发射时,需要一名射手架好三角支架,并将一条数据传输线连接进发射器尾部的插座里。 这条数据传输线的另一端连接着一部瞄准具。 瞄准具的外形采用潜望镜结构,可以使射手躲在安全的掩体里进行射击。 按照军械局随“冰雹”导弹一起配发的使用手册,这种颇具“土木工程”气息的质朴武器竟然还配备了高大上的数据链引导系统。 只是在强电磁干扰的环境下,数据链引导的可靠性远不如那根物理连接的数据线靠谱。 张潮升和那名新兵很快架设好了那具“冰雹”集群式反坦克导弹发射器。 张潮升趴在散兵坑里,用那具潜望镜外形的瞄准镜锁定了远方的目标。 瞄准镜里的十字准星稳稳地套住了一辆圣骑兵坦克。 集成在瞄准镜里火控系统开始将目标的光学特征传输进“冰雹”导弹的指引头里。 一旦下令开火,导弹发射器里的六枚导弹将在同一时间齐射出去,用数量过载敌人的拦截系统,争取对敌人的坦克造成杀伤。 这就像是反舰导弹用齐射的方式突破敌方舰队的拦截火力。 在激光近防炮、硬杀伤拦截系统、车载重型护盾,复合式爆反装甲等一系列设备的加持下,今天的步兵若想击毁一辆坦克,难度不亚于二战时期步兵。 一般来说,机动步兵在开阔地上遭遇敌方坦克的最好做法就是第一时间跑路。 毕竟有动力装甲的加持,机动步兵跑路的速度还是能比这些铁王八前进的速度快上不少的。 可机动步兵们接到的命令偏偏就是在开阔地带防御敌人的进攻。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妈的,让一群孤立无援的步兵去迟滞装甲部队的进攻?到底是多么脑瘫的指挥官才会下达这样的命令?” 沈长冬所在的散兵坑里,一名叫做鲍里斯的新兵看着远方弥漫而来的滚滚白雾,忍不住抱怨了一句。 沈长冬没有应声,只是通过一具潜望镜看着地平线上逐渐逼近的白雾。 一辆辆圣骑兵坦克的轮廓在他的视野里逐渐变得清晰起来。 在高倍率光学仪器的加持下,他甚至能看清敌方坦克表面夸张的金制饰品。 由圣骑兵坦克组成的装甲锋线之后,则是敌人的机动步兵。 在雪原上空软绵绵的阳光映衬下,他们的动力装甲闪烁着夺目的金光。 龟龟,这次模拟的竟然是帝国皇家近卫部队。 也只有这帮贵族子弟,才会在各种武器的表面挂满暴发户气质的金制饰品。 “全排注意——开火!” 在远方飘荡而来的引擎咆哮声,大山下士高举扩音喇叭,下达了命令。 仅一个瞬间,全排的“冰雹”导弹在同一时间开火。 紧随在他们之后,连队的其他部队也在同一时间开火。 呼啸而过的导弹引擎声突破了战斗头盔降噪功能的极限,沈长冬的双耳在一瞬间就嗡鸣了起来。 这种导弹在发射的第一时间,会跃升到高空中,然后再俯冲而下,攻击敌方坦克相对脆弱的顶部装甲。 成百上千道白色尾迹齐齐地冲上了天空。 刹那间,天空中仿佛出现了一道绵延数公里的瀑布。 这本应该是一幕无比壮观的景象。 如果这道瀑布的顶端飞行的不是一个个红色方块的话。 因为这种武器才刚刚下发,虚拟实境的维护人员还来不及为导弹创建新的贴图…… 所以本应该划破长空的导弹,在此刻因为缺少贴图文件,被替换成了一个个红色的方块。 在这道由红色方块组成的导弹雨腾空而起的瞬间,敌方部队就做出了应对。 大量的烟雾在已经展开的装甲峰线中炸开,不多时,所有“圣骑兵”坦克便隐没在浓浓的的烟雾中。 刚刚开始俯冲的“冰雹”导弹瞬间丢失了目标,只能根据目标最后出现的位置,沿着惯性飞行。 这场盛大的红方块雨落下之后,所有圣骑兵坦克都完好无损的冲出了浓雾,并将炮口齐齐指向了导弹来袭的方向。 “所有人!找掩护!” 看着远方的径直瞄准自己的黑洞洞的坦克炮口,沈长冬在第一时间下达了命令。 还没等他这句话说完,坦克炮弹的呼啸声就已经接踵而至。 一发发空爆弹在阵地的上空爆炸,雨点般密集的破片从天而降,不受任何阻拦的攻击着散兵坑里的机动步兵们。 这种炮弹经过火控计算机的编程,可以恰好在抵达目标上空时引爆。 对于这种临时构筑起来的阵地,往往具有绝佳的杀伤效果。 在一轮轮炮弹破片的亲切问候下,沈长冬的单兵护盾很快就被耗尽了能量。 一发发金属破片噼里啪啦的砸在他的动力装甲上,那声音在他听来简直就与死神敲响了自家的房门无异。 他掏出随身携带的单兵掩体爆破弹,试图在散兵坑的内壁上再炸出一个用于躲避的洞穴。 可还没等那颗掩体爆破弹引爆,一发大型破片就精准的沿着胸甲与腹甲之间的缝隙切入,在一瞬间切断了他的脊椎。 沈长冬在一瞬间就失去了下半身的知觉。 由于超神经控制系统是与他的身体神经相连的,这一下也导致他失去了动力装甲下半身的控制权。 他无力的瘫倒在地上,再也无法移动半步。 那颗掩体爆破弹终于爆炸,飞溅而出的泥土几乎要把他埋葬在散兵坑里。 对于没有动力装甲的轻步兵来说,使用单兵掩体爆破弹时必须要留出足够的安全距离。 可对于机动步兵来说,他们的动力甲可以完美爆破弹爆炸时的冲击波,这使得单兵掩体爆破弹往往被机动步兵们用来当做紧急避险的手段。 到底还是经验上的欠缺,沈长冬在敌人的空爆弹来袭的第一时间,并没有及时反应过来使用掩体爆破弹。 这是个足以致命的错误。 失去了行动能力以后,他无奈的躺在散兵坑里,静静地等待死亡的到来。 同在一个散兵坑的鲍里斯试图拽着自己的班长进入刚刚炸出来的洞穴里,可是由于动力装甲的重量,这一过程十分的迟缓。 在弹片横飞的当下,他又不敢冒险把班长从动力甲的战斗室里拽出来,那样做的话,班长恐怕会在正面装甲板被掀开的一瞬间,就被密集的弹片打成了筛子。 就在鲍里斯艰难的拉着沈长冬进入洞穴时,天空里传来了迫击炮弹的尖啸声。 下一秒,三发迫击炮弹在同一时间落进了他们所处的散兵坑里。 在敌人的装甲峰线之后,伴随的机动步兵几乎每人都背负着一门单兵迫击炮。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通过在天空中盘旋的旋翼无人机,他们可以精确打击被压制在散兵坑里的敌军。 不愧是帝国皇家兵团的精锐。 几乎每个散兵坑,都遭到了三发同时弹着的精确打击。 随着一声猛烈的爆炸,沈长冬和鲍里斯的动力装甲顿时都受损严重。 沈长冬一口鲜血喷在了战斗头盔的面罩上。 他的视线开始逐渐变得黑暗,头盔里各种系统的告警声也在他的耳畔逐渐远去。 在动力装甲的保护下,他虽然没有被三发迫击炮弹在第一时间炸死,可基本也就处于吊着一口气的状态。 他现在彻底不用担心下半身瘫痪的问题了。 因为他的屁股现在正在半空中飞舞呢,一时半会儿恐怕还落不到地上。 与他相比,鲍里斯无疑要可怜的多……这个可怜的孩子是脑袋飞上了天,只剩下半截屁股像个标枪似的杵在地上。 逐渐黑暗的视野里,沈长冬呆呆的看着头顶的天空。 天很蓝。 云很美。 而这,就是在他阵亡前,看到的最后一幕。 敌方的第一轮打击过后,前沿阵地的兵力基本已经损耗殆尽。 不等后续部队进驻前沿阵地,敌方的第二轮打击就已经接踵而至。 阵地的位置暴露以后,敌方随即呼叫了空中支援。 两架攻击机应召而来,在高空中依次发射了四枚战术核导弹。 由于阵地构筑的匆忙,根本就来不及构筑天穹护盾,四发战术核导弹依次在阵地上爆炸,广阔的雪原上升起了四轮新生的太阳。 在四朵升腾而起的蘑菇云的映衬下,敌人的装甲部队碾过了遍地焦尸的阵地,继续向着远方的撤离点进军。 随着最后一名敌军离开了这片还翻腾着热气的雪原,“GAME OVER”的字样出现在了每名阵亡士兵的视野里。 这场雪原阻击战从双方正式接触到最终结束,甚至没有超过十二分钟。 连队的训练场里,沈长冬猛的睁开双眼,摘下了头上的虚拟头盔。 奶奶的,这被炸死的体验还真他妈的真实。喜欢星战:战斗在新伊甸星系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星战:战斗在新伊甸星系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我有一座小酒馆 基建末世:穿得越粉,杀人越狠 原神:在枫丹廷开一家糕点铺 末世,我的空间能种出世界树 绛珠仙子化身黛玉,走上人生巅峰 铠甲勇士之倒追非人类警官 全球缺氧我有小世界,开局先杀狗男女 永无止境的绿洲 少年白马之红尘剑仙 网游:我!唯一内测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