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前一周,校园里的樱花开始凋零。沈昭坐在美术教室靠窗的位置,看着粉白的花瓣飘落在宣纸上,与墨色交融。她手中的狼毫笔悬在半空,迟迟未落。 "沈昭同学,你的山水作业呢?"美术老师踱到她身边,眼镜链随着步伐轻轻摇晃。 沈昭回过神,笔尖轻触纸面。她没有画要求的《春山图》,而是以侧锋起笔,用南宋马远的"斧劈皴"技法勾勒出陡峭崖壁——在懂行人眼中,这分明是WTI原油期货的日K线图。 "这是..."美术老师俯身细看,"《陡崖垂瀑图》?" "老师好眼力。"沈昭的笔锋一转,在"崖底"留出几处飞白,"我想表现的是...资金如瀑布般冲刷市场支撑位的瞬间。" 林小雨从旁边探过头来:"昭昭画得真好!这些波浪线像真的一样!"她鼻子上的雀斑随着笑容跳动,完全没意识到自己正看着价值百亿的金融战场。 沈昭悄悄合上笔记本,那上面记满了今日原油期货的阻力位数据。同桌单纯的赞叹让她心里泛起一丝愧疚——三周前,她正是利用林小雨帮忙传递了那张藏着密码的山水画。 "送给你吧。"沈昭将画作推给林小雨,"就当是谢谢你上次的数学笔记。" 林小雨惊喜地接过,却不知道画轴里藏着给裴砚之的密信——关于渤海四号残骸的最新发现。 放学铃响起,沈昭婉拒了同学们去小卖部的邀请。她独自走向图书馆,手里捧着的美术作业盒微微发烫——父亲留下的紫檀算盘就藏在夹层里。 图书馆最里间的古籍柜旁,沈昭将算盘摆在窗台上。算珠拨到"528"位置时,夕阳恰好穿过珠子的孔洞,在地面投下一串光斑。她快速记下这些光点的坐标,对应着大连港外20海里处的某个点位。 "果然在那里..."沈昭轻喃。前世记忆浮现——乾元十七年,渤海盐铁转运使的账册上也有类似的标记,那是走私船队的集合坐标。 "同学,这里不能玩算盘。"图书管理员阿姨走过来,手里捧着《梦溪笔谈》的函套,"要算数去数学区。" 沈昭乖巧地收起算盘,却注意到函套内侧有新鲜的墨迹——有人最近动过这本书。她装作不经意地问:"阿姨,最近有人借阅这套书吗?" "哦,有位军分区的同志来看过。"管理员压低声音,"说是研究北宋科技史..." 沈昭的指尖一颤。裴砚之从不撒谎,他说没来过就真的没来过。那么会是谁? 回家的路上,梧桐絮飘得恼人。沈昭拐进弄堂口的点心店,母亲最爱吃的桂花条头糕刚刚出炉。她正要掏钱,柜台上的小电视突然播报财经新闻: "...大连商品交易所宣布,即日起调整原油期货保证金比例..." 老板娘找零时,沈昭注意到她虎口处的茧子——那不是做点心能磨出来的,而是长期握枪的痕迹。柜台玻璃下压着的照片也换了,昨天还是全家福,今天却变成一艘货轮的照片,角落标注着"渤海四号"。 "阿姨,条头糕能帮我包两份吗?"沈昭故意提高音量,"我妈妈也爱吃。" 老板娘包点心的手顿了顿,多放了两块荷花酥:"送你妈妈的,听说她最近睡不好。" 沈昭的后背渗出冷汗。母亲失眠的事,她从没对外人说过。 家门口的信箱里躺着一封没有邮戳的信。沈昭用美术刀小心拆开,里面是一张清明节用的锡箔纸,折叠成铜钱形状。对着灯光,锡箔上显出凹凸的痕迹——是缺角乾元通宝的拓印! "昭昭,洗手吃饭了。"母亲的声音从厨房传来,带着青团特有的艾草香。 餐桌上摆着四菜一汤,最显眼的是那盘碧绿的青团。沈昭夹起一个,咬开后发现豆沙馅里混着奇怪的颗粒——是薏仁,但排列成北斗七星的形状。 "妈,今天的青团..." "加了新配方。"母亲给她盛了碗莼菜羹,"你爸爸以前说,薏仁安神。" 沈昭借口去厨房拿醋,将青团放在紫外灯下——那是她从裴砚之那里拿来的鉴伪工具。艾草汁写的数字在紫光中显现:。与陆沉舟留下的密码完全一致! "妈..."沈昭回到餐桌,声音有些发抖,"爸爸还说过什么关于数字的事吗?" 母亲的手停在半空。窗外,最后一线夕阳照在她手腕上的玉镯上,折射出奇异的光斑。那些光点在墙面组成一个熟悉的形状——渤海湾地图。 "他说..."母亲的声音轻得像梦呓,"最危险的地方,往往藏着最真的账本。" 晚饭后,沈昭在书房整理资料。父亲的老式收音机调到财经频道,正在播报渤海四号爆炸事件的后续。突然,电台信号被干扰,杂音中传来断续的滴答声——是徐怀瑾惯用的《周易》密码! 她迅速抓起钢笔,在笔记本上记录译码: 「女帝陛下: 四仓已沉三,真账在「惊蛰梨」。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游戏继续。——徐」 "昭昭,喝点甜的。"母亲不知何时站在门口,手里端着碗酒酿圆子。白玉般的丸子浮在琥珀色的甜汤里,像极了前世宫中的"明月珠"甜品。 沈昭接过碗,勺底碰到异物。她不动声色地搅动,捞出一枚被糯米包裹的黄铜钥匙——上面刻着"大连港B4"。 "妈..." "你爸爸留下的。"母亲抚摸她的头发,动作轻柔却坚定,"他说等你真正需要时,自然会发现。" 沈昭突然抱住母亲,嗅到她衣领上淡淡的艾草香。这个总是温婉如水的女人,究竟默默守护了多少秘密? 夜深了,沈昭在台灯下研究那把钥匙。电脑屏幕显示着大连港的平面图,B4区被标记为"危险品临时存放区"。窗外的梧桐树影投在墙上,随风晃动如潜伏的兽。 手机突然震动。阿毛发来的消息让沈昭浑身发冷: 「昭姐!查到了!渤海四号爆炸前,有批货物被转移到了...」 消息在此中断。五分钟后,一条陌生号码发来彩信——照片上是阿毛被绑在椅子上的样子,背景里有个模糊的船舱窗户,月光透过玻璃形成的光斑,恰好是的形状。 沈昭抓起书包就要冲出门,却听见母亲在身后说:"带上这个。" 那是一个绣着云纹的锦囊,里面装着三粒紫色药丸——皇城司的"还魂丹",与裴砚之给她的一模一样。 "妈...你..." "你爸爸留给我的。"母亲将锦囊系在她腰间,"他说...乾元十七年欠的债,该还了。" 路灯下,沈昭看见母亲的眼中有泪光闪动。那一刻她突然明白,这个看似普通的女人,或许比她想象中更了解那些跨越千年的恩怨。 黑色桑塔纳准时出现在弄堂口。裴砚之穿着军装便服,手中的军用平板显示着大连港的实时卫星图。B4区此刻正亮着诡异的红灯。 "陆沉舟已经先去了。"他的黑曜石手珠泛着血光,"但通讯在十分钟前中断。" 沈昭摸出那把黄铜钥匙,发现匙柄处有个微小的凹槽——正好能嵌入缺角铜钱。 "这不是普通的钥匙。"她声音发紧,"是启动某种装置的密钥。" 车子驶过外滩,海关大钟指向子时。黄浦江上的货轮灯火如繁星,其中一艘船的轮廓格外眼熟——虽然不是"渤海四号",但那独特的起重机排列方式,与父亲照片里的完全一致。 "调头!"沈昭突然喊道,"不去大连了!真账本根本不在..." 话音未落,一道刺目的白光从江面射来。沈昭下意识摸向颈间的玉扣,那里已经烫得吓人。前世记忆如决堤洪水——乾元十七年最后时刻,她也曾见过这样刺目的光,那是... "探照灯!趴下!" 桑塔纳一个急转撞向护栏。几乎同时,江面上的货轮传来震耳欲聋的爆炸声,火光照亮了半个夜空。沈昭在灼热的气浪中死死攥住那把钥匙,恍惚间看见一个戴金丝眼镜的身影站在火焰中央,朝她举杯致意。 玉扣突然碎裂,里面的微型胶卷滚落出来。借着火光,沈昭看清了上面的字迹: 「乾元十七年真账复本——盐铁亏空实为军械走私,徐怀瑾不过傀儡,幕后主使乃...」 后面的字迹被鲜血模糊。那血渍新鲜得像是刚刚染上,散发着诡异的铁锈味。 裴砚之的军用对讲机突然响起刺耳的杂音,其间夹杂着陆沉舟断断续续的声音: "...不是...四号仓...账本在...青团..." 沈昭猛地想起母亲给的青团。她颤抖着从书包里掏出那个保鲜盒,将剩下的青团掰开——豆沙馅里藏着的不是薏仁,而是一枚微型胶卷,上面用朱砂写着"乾元真账"。 远处的货轮还在燃烧,将黄浦江面染成血色。沈昭站在岸边,手中胶卷映着火光,恍如捧着一簇跨越千年的火焰。喜欢歙砚烹江山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歙砚烹江山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