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吴县校场上,五千余名青壮排成蜿蜒长龙,从校场中央一直延伸到辕门外。 秋阳灼人,却挡不住这些农家子弟眼中的热切。 他们踮着脚,伸着脖子,生怕错过自己的名字被念到的那一刻。 "下一个!"赵诚洪亮的声音在校场上回荡。这位锦衣卫千户身着便装,却掩不住那股行伍之气,他手中的名册已经翻到了最后一页。 陈恪站在点将台上,望着下面黑压压的人群,嘴角微微上扬。 知乎收藏夹《明代征兵制度弊端》自动翻开:【当你要打破世兵制陋习时,请用实际利益吸引优质兵源】。 "大人,筛选完毕。"赵诚大步走来,额头上还带着汗珠,"五千余人中,合格者三千三百整。"他压低声音,"不过...发现几个可疑的。" 陈恪的目光扫过校场上那些被筛掉的垂头丧气者,轻声道:"让他们先回去吧,若有空缺再补。"随即转向赵诚,"有无可疑之人?" 赵诚凑近几分:"有七人,看着像是安插的眼线。其中两个..."他的声音更低了,"卑职怀疑是倭寇的探子。" "盯紧了,别打草惊蛇。"陈恪的声音轻得只有赵诚能听见,"先登记造册,按正常程序走。" 赵诚会意,抱拳退下。 校场上,被选中的新兵们已经领到了沉甸甸的饷银——三个月,六两雪花银。 这些农家子弟哪见过这等好事? 有人捧着银子直哆嗦,有人跪地就朝点将台磕头,更有人高喊"青天大老爷"。 "两日后,准时来校场点卯!"陈恪提高声调,"迟到者,除名!" 新兵们齐声应诺,声音震得校场边的老槐树都抖了几抖。 暮色四合时,陈恪的马车终于回到住所。 出乎他意料的是,这并非府衙后宅,而是一处离衙门不远的精致院落。 粉墙黛瓦,飞檐翘角,典型的江南园林风格。 "这..."陈恪站在门前,一时语塞。 "姑爷回来了!"阿大从门内迎出,粗犷的脸上堆满笑容,"小姐等您多时了。" 陈恪迈进门槛,穿过回廊,只见常乐正倚在临水的凉亭里,杏红色的襦裙在暮色中格外醒目。 她手中捧着一本账册,珍珠步摇随着翻页的动作轻轻晃动。 "乐儿?"陈恪环顾四周,"这是..." 常乐抬头,狡黠地眨眨眼:"喜欢吗?我让人买的。"她轻描淡写地补充道,"离衙门就一炷香的路,省得你整日跑来跑去。" 陈恪瞪大眼睛:"你...买的?"他指着这处至少三进的宅院,"就这两天?" "嗯哼。"常乐合上账册,珍珠耳坠随着她歪头的动作轻晃,"乐儿我有的是钱。" 知乎收藏夹《明代江南房价解析》自动闪过:【当你的妻子随手买下苏州园林时,请记住——商业奇才的财富超出你的想象】。 陈恪扶额苦笑:"壕无人性..." 正说着,赵诚匆匆进来,抱拳行礼:"大人,有发现。" 常乐识趣地挥手让丫鬟们退下。 陈恪示意赵诚继续。 "那几人分别去了城东的酒楼和赌坊,最后都进了苏家的后门。"赵诚压低声音,"苏家是苏州八大商之首,做丝绸瓷器生意。" 陈恪眉头微皱:"苏家..." 常乐突然插话:"苏家?那个号称'苏半城'的苏家?" 赵诚点头:"正是。夫人也知道?" 常乐眼中闪过一丝锐利:"恪哥哥,这苏家有问题。" 陈恪来了兴趣:"哦?怎么说?" 常乐拉着陈恪坐下,亲自给他倒了杯茶:"我手下掌柜上月报账时提起过,苏家的出货量很怪,他们的产量远高于市面出现的货量。"她纤细的手指轻轻敲击桌面,"他们声称货物都销往北方,但我在北方的掌柜说,根本没见到过这么多苏家货。" 陈恪若有所思:"走私?" "南方商贾走私不稀奇,"常乐压低声音,"但奇怪的是,如今倭寇猖獗,我每次运货都要重金请镖队护航。可苏家的船队,从来都是风平浪静。" 陈恪和赵诚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震惊。 "你的意思是..."陈恪声音凝重。 常乐点头:"我只是猜测。但从商业角度看,苏家的账目对不上,运输又太过顺利,这不合常理。"她顿了顿,"当然,这只是我的直觉,没有证据。" 陈恪沉思片刻,突然笑了:"乐儿,你这商业头脑,比锦衣卫还敏锐。" 常乐得意地哼了一声:"那是自然。你以为京城女侠是白叫的?" 赵诚忍不住问:"大人,要不要查抄苏家?" 陈恪摇头:"没有证据,不能打草惊蛇。既然他们派人混入新军,必有所图。"他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我们不妨将计就计,新军正愁没有人头立威。" "穿越者守则第二百二十六条:"他在心中默念,"当你发现蛛丝马迹时,请记住——真正的猎人从不急于收网。"喜欢严党清流之间的第三种活法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严党清流之间的第三种活法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