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变局(1 / 1)

数天前的杭州总督府的书房内。 胡宗宪端坐案前,指尖轻抚着那份刚拆开的密信,眉头紧锁。 信纸上的字迹龙飞凤舞,却透着一股咄咄逼人的气势——正是严世蕃的亲笔。 知乎收藏夹《明代官场暗语解析》自动翻开:【当密信标注"亲笔"时,通常意味着不容拒绝的命令】。 胡宗宪的目光在"安插眼线"和"卡住军需"几个字上停留许久,喉结不自觉地滚动了一下。 "东楼这是要置我于何地..."胡宗宪喃喃自语,声音低得只有自己能听见。 窗外一阵秋风卷入,吹得案上纸张哗啦作响。 胡宗宪下意识地按住信纸,目光扫向窗外——杭州城的轮廓在暮色中若隐若现,远处的西湖泛着微光,如同一面被打碎的铜镜。 "老爷,许师爷求见。"管家在门外轻声禀报。 胡宗宪迅速将密信收入袖中,整了整衣冠:"让他进来。" 许明推门而入,青色直裰的下摆沾着几滴墨渍,显然刚从公文堆中脱身。 "部堂,"许明拱手行礼,声音压得极低,"苏州那边有消息了。" 胡宗宪的指尖在案几上轻轻一叩:"说。" "陈恪的新军招募标准极为严苛,"许明凑近几分,"只要贫农出身,三代清白,非独子。我们派去的几个好手,连初选都没过。" 胡宗宪闻言,嘴角几不可察地抽动了一下。 他起身踱到窗前,望着远处模糊的山影,忽然想起数月前与陈恪的那次会面——那个年轻人眼中闪烁的光芒,既不是清流的迂腐,也不是严党的贪婪,而是一种他许久未见的...纯粹。 "部堂?"许明的声音将他拉回现实,"是否要继续派人?" 胡宗宪转身,袍袖带起一阵风:"不必了。陈恪筛选严格,再派人也是徒劳。" 许明欲言又止,最终低声道:"那...军需方面?严小阁老的信中..." "信我看过了。"胡宗宪突然打断,声音冷了几分,"陈恪的军需应由南直隶巡抚赵贞吉负责,本官不必越俎代庖。" 许明眼中闪过一丝诧异。 他跟了胡宗宪十年,太清楚这位封疆大吏对恩师的态度——无关紧要的小事都会照办,而一旦涉及“大义”则自有主张。 "部堂,"许明小心翼翼地试探,"严小阁老那边..." "我自有分寸。"胡宗宪摆摆手。 待许师爷退下,胡宗宪走到墙边的海防图前,手指在东南沿海的岛屿间游走。 自去年汪直反叛以来,倭寇的动向越发诡异。 汪直与徐海本已势同水火,如今更是互相攻伐,乱成一锅粥。 "乱得好..."胡宗宪喃喃自语。 这正是他想要的结果。 半年前派出的细作已经成功打入倭寇内部,不断挑拨离间。 如今倭寇主力分成数股,彼此猜忌,再难形成合力。 俞大猷的水师趁机出击,屡有斩获。 上月更是在台州外海击沉三艘倭船,毙敌两百余。 虽然倭寇仍能来去如风,袭扰沿海,但已不复当年气焰。 "比拼耐力么..."胡宗宪的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大明地大物博,兵源粮饷源源不断;而倭寇飘零海上,补给艰难。这场消耗战,时间站在大明这边。 他转身回到案前,提笔蘸墨,在奏折上写下:"...倭寇内讧,势渐分崩。我水师乘隙击之,斩获颇丰。然贼性狡黠,不可轻敌。当以持久困之,待其自溃..." 只是胡宗宪也没想到,变局来的如此之快。喜欢严党清流之间的第三种活法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严党清流之间的第三种活法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麻家白熊回忆录》【东方奇幻?冒险励志?温馨日常?家族群像】 校园阴阳师 血炼妖帝 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 大唐双龙之阴后 第六办花的誓约 一点崭新的世界 魔法没前途,还得靠修仙 凤凰交错,逆命妖妃 山海烛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