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公张溶端坐主位,三根手指在紫檀桌面上来回轻叩。 常远志的话语还回荡耳旁,老国公却不以为意。 大明第一'谜语人'出的题,任何人都不能够打包票琢磨透。 他绛紫蟒袍上的金线在烛光下泛着冷光,花白胡须随着呼吸微微颤动。 这位执掌京营多载的老将,此刻胸中郁结着一股难以言说的闷气。 "常远志这老狐狸..."英国公心中暗骂,眼角余光瞥向正与阳武侯谈笑风生的怀远侯。 原说好今日只是寻常勋贵聚会走个过场,顺便考察一下这个怀远侯推崇备至的年轻人,谁曾想一进门就被当成了陈恪的政治筹码。 更可气的是,自己竟毫无察觉就着了道。 灵璧侯汤佑贤的折扇"啪"地一合,声音不大不小刚好让主桌众人听见:"国公爷,这鲥鱼倒是新鲜,您尝尝?" 他俊朗面容上挂着似笑非笑的表情,月白蟒袍袖口绣着的暗纹在动作间若隐若现。 英国公冷哼一声,手中象牙筷重重戳向鱼眼:"老夫牙口不好,吃不得这等精细物事。" 鱼眼珠被戳得爆裂,汁水溅在青花瓷盘上。 常远志恍若未闻,依旧与阳武侯推杯换盏。 倒是坐在下首的陈恪指尖微不可察地一顿,随即恢复如常。 他端起酒杯向英国公敬去,声音清朗如泉:"国公爷海量,晚辈敬您一杯。" 英国公眯起双目,打量着眼前这个年轻人。 陈恪一袭绯色蟒袍,玉带束腰,面容虽因连日耕耘略显清瘦,却掩不住那股子书卷气中透出的坚毅。 最令他在意的是那双眼睛——清澈见底,却又深不可测。 "靖海伯客气。"英国公勉强举杯,声音沙哑如磨刀石,"老夫听闻苏州一战,伯爷以三千新军破七六倭寇,生擒徐海。不知...这练兵之法,师承何人?" 问题看似寻常,实则暗藏机锋。 京营乃大明根本,若陈恪的练兵之法有可取之处,英国公自然要探个究竟;若他答不上来,便坐实了"侥幸取胜"的传言。 陈恪嘴角微扬,知乎收藏夹《明代军事训练实录》自动翻开:【当被问及军事才能时,请用谦逊包装自信】。 "回国公爷,"陈恪放下酒杯,声音不疾不徐,"晚辈哪有什么师承?不过是读了些戚继光将军的《纪效新书》,又蒙皇上恩准,在苏州小试牛刀罢了。"他顿了顿,"说来惭愧,那些农家子弟本不通武艺,全赖皇恩浩荡,将士用命,方能侥幸取胜。" 英国公暗道自讨没趣,陈恪这番回答既抬出了抗倭名将戚继光,又归功于皇上,最后还不忘自谦。 正当英国公思索如何继续试探时,府门外突然传来一阵骚动。 紧接着,门房颤抖的声音穿透喧嚣,在庭院中炸开: "裕王殿下、景王殿下驾到——" 满座哗然。 英国公与几位勋贵交换了一个震惊的眼神——这两位王爷竟亲自来贺? 陈恪在皇上心中的分量,恐怕比他们想象的还要重得多! 陈恪表面恭敬,实则心中暗喜。 他早料到两位王爷会来,却没想到会选在这个时机。 余光瞥见英国公变幻的脸色,他知道自己这步棋走对了。 "诸位稍坐,容晚辈前去迎驾。"陈恪向主桌众人拱手,快步走向府门。 庭院中,宾客们已纷纷起身,垂手而立。 翰林院的学士们交头接耳;锦衣卫千户们挺直腰杆。 府门外,裕王朱载坖与景王朱载圳并肩而立。 "学生恭喜老师封爵。"两位王爷齐声拱手,动作整齐得如同排练过一般。 陈恪连忙行礼:"臣陈恪,参见裕王殿下、景王殿下。两位殿下亲临,臣惶恐。" 裕王上前虚扶:"老师快快请起。"他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拒绝的坚定,"父皇常言,师者如父。老师教导之恩,学生没齿难忘。" 景王也笑道:"正是。今日老师大喜,学生岂能不来?"他环顾四周,目光在那些伸长脖子的宾客脸上扫过,"看来老师府上好生热闹。" 陈恪起身,恭敬地将两位王爷引入正厅。 他眼角余光瞥见英国公已起身相迎,老国公脸上震惊之色尚未褪尽,眼中却已闪烁着精明的光芒。 "两位殿下请上座。"陈恪侧身让路,声音恰到好处地让周围人都能听见,"臣已备好武夷山大红袍,乃内子常乐特意为殿下准备的。" 裕王微笑颔首,目光在主桌众人脸上扫过:"英国公、阳武侯、灵璧侯也在?看来今日真是群贤毕至。" 英国公连忙行礼:"老臣参见裕王殿下、景王殿下。" 就在这电光火石间,陈恪敏锐地注意到两位王爷的细微变化,裕王的目光在高拱身上多停留了一瞬;而景王则向严世蕃所在的方向微微颔首。 果然,寒暄过后,景王突然道:"老师不必拘礼,学生自便即可。"说着,竟径直走向严世蕃所在的偏桌。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裕王见状,也温和一笑:"老师且去招呼其他宾客,学生去与高师傅说几句话。"言罢,向高拱所在的清流圈子走去。 这一幕如同冷水入油锅,瞬间在宾客中激起轩然大波。 严世蕃的独眼亮得吓人,连忙起身为景王让座;高拱则激动得胡须颤抖,亲自为裕王斟茶;徐阶面色不变,眼中却闪过一丝阴霾;张居正低头抿茶,掩饰着嘴角的苦笑。 英国公将这一切尽收眼底,心中掀起惊涛骇浪。 两位王爷的选择再明显不过——景王亲近严党,裕王倾向清流。 而陈恪作为两位王爷共同的老师,竟能在这种微妙平衡中游刃有余? 老国公偷眼看向陈恪,只见这位年轻的静海伯面色如常,正吩咐下人重新布置主桌席位。 那从容不迫的气度,哪像是被卷入朝堂党争的样子? "国公爷,"阳武侯凑过来低语,声音里带着几分兴奋,"您看这..." 英国公摆摆手,示意他噤声。 老国公的目光在陈恪与两位王爷之间来回游移。 "常远志,"英国公突然转向怀远侯,声音压得极低,"你这贤侄,了不得啊。" 常远志捋须微笑,眼中精光闪烁:"国公爷过奖了。年轻人嘛,总要历练历练。" 英国公轻哼一声,不再多言。 他端起酒杯一饮而尽,烈酒入喉,灼烧感直冲脑门。 老国公突然意识到,陈恪并非只是利用他们,分明是给他们一个主动站队的机会! 皇上为何如此器重陈恪?两位王爷为何对他礼遇有加? 答案呼之欲出——这个年轻人,恐怕就是皇上为下一代朝堂培养的肱股之臣! 两位王爷的到来为这场宴会拔高了一个档次,宴会气氛为之一变。 原本泾渭分明的派系界限似乎模糊了,宾客们交谈声渐起,觥筹交错间,竟真有几分"群贤毕至"的意味。 英国公心中已有了决断。 他端起酒杯,向常远志使了个眼色:"常兄,老夫敬你一杯。" 常远志会意,举杯相碰。 两只酒杯在空中相撞,发出清脆的声响,如同某种默契的达成。 "穿越者守则第二百六十一条:"陈恪在满堂惊诧的目光中默念,"当权力向你低头时,请记住——真正的胜利是让对手心甘情愿成为你的盟友。"喜欢严党清流之间的第三种活法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严党清流之间的第三种活法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