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妖无法置信,看着肥猫用前掌拿走盔甲。 这兽灵智之高,让他震惊。 “多谢前辈 ,”曹元也不客气接过盔甲,送进储物袋。这是可以保护肥猫的东西,不能拒绝。 本就是要送出去,荀子妖不在意。 不停打量肥猫,目露善意。 肥猫不予理睬,四短腿一摇一摆,自顾四周林中玩去。 “那块兽铠只是当年我的试验品,扔在储物戒角落占地方。 改日若有机缘,给你的宠兽铸造整套的护铠,那才炫。”荀子妖打哈哈道。 原来这盔有名称,是灵兽护甲,称为兽铠。 “披上兽铠,到时候就不是宠兽了,叫战兽。” 兽铠,专门为宠兽量身定制,增加宠兽战斗力。 曹元怀疑他在说大话,连云华宗的法器都抢,估计不是什么好人。 看在他送肥猫兽铠份上,曹元多点好感。 “还未知曹小哥从何而来,要去何处?”相处的还算投机,想起还不知眼前年轻小子的来历。 “大唐国散修,准备去中洲城开阔一下眼界。”曹元道。 瞧着曹元年纪轻轻,应该天赋不错。荀子妖指点道,“这般年龄,应该投身宗门,宗门有大量的修炼资源,不至于走弯路,浪费了大好年华,后续上进就乏力了。” 好像身有体会,荀子妖闭眼暗叹,满脸皱纹,一脸辛酸。 曹元想起之前在十万大山应丈易的话,脱口道,“去云华宗吗,听闻云华宗外门招收弟子。” “云华宗?也算是一个选择,中洲,泽洲,震洲,全在云华宗辖下。” “百年来云华宗一些人食古不化,也无出众之辈,这个宗门已经日渐衰弱。” 说话口气好像他一百多岁似的。 “云华宗本来管辖五个洲,江流日下,被离剑宗,大霞山各拿走了一个洲。” 曹元第一次听闻,专注听着。 “这辖下的凡俗国度少了,不但资源跟着少了很多,连有外门弟子的资质也一年比一年差劲。” 听他的语气对云华宗看不上眼。 “你这么年轻的散修,进一个宗门的外门没问题,修行几年后,成为内门弟子,才是正途。” 曹元之前一直待在大唐国,修行之人只接触到花云芷,花云芷也非宗门之人,对宗门之事没有提及。 第一次听到荀子妖讲述云华宗这种层次的话题,很是关注。 “前辈意思是可去别的宗门?这世间有多少个修行的宗门?” 荀子妖愣了一下,确定眼前之人是修炼小白,对现今修行环境一无所知。 一壶酒已经饮尽,兴致渐高。 山风清凉,话题打开。 “这天下有六圣宗,六圣宗分治瓜分整个大陆,把整个大陆分为六大域。” “大陆有四大海洋,高山平原,森林沙漠,各处秘境。” “修士修炼到筑基,可御气浮空,飞纵百里。金丹境界,可天际纵横,跨越国度。” “古修士修炼到筑基,游历天下,发现这块大陆首尾相连,确定整块大陆是首尾相连,漂浮虚空之中。 “之后相继有修士进入金丹境界,天际纵横,遨游天下。金丹修士万米高空中确认我们生存在一个星球上面,这颗星球乃浩瀚宇宙亿万颗颗星辰中的之一。” “在这个星球上,十万年前天道开启,灵气降临,自此有人开始修炼心法,踏上了修士的道路。而后有修士开宗立派,宗门的地位逐渐凌驾于国度之上。万年后,仙凡之分逐渐形成,修士开始利用宗门,统治这个星球。” “人类国度历经十万年的不断融合与分裂,修仙宗门更是残酷无比,几万年来宗门之间的吞并与分裂不断,新的宗门建立,旧的宗门消失,成千上万的功法千奇百怪,法诀五花八门。” “今有六位金丹大修士,建立六大圣宗,人称六圣。各是,天衡圣尊,虚仙圣尊,万罗圣宗,无双圣尊,天魔圣尊,灭幻圣尊。 我们如今身处天衡圣尊的天衡域,域内共有八家修仙宗门,下辖三十一个大州。” 中洲只是云华宗辖下的一个州。 曹元全神贯注听荀子妖讲述,瞠目结舌,脸色那是多姿多彩。 犹如开启了一扇窗户,突然看见了外面世界。 “理论上你可以在天衡域地界上八家修仙宗门,自选一家,登门求仙。因为你已经是修士,只需通过测试,即可成为外门弟子。” “宗门一般亲自培养弟子,传闻有些宗门注重灵根的属性,判断修士修炼资质。宗门新生代的强盛,决定到一个宗门的未来。” 话多至此,荀子妖已经说的差不多了。他不再说话,闭目养神,有离去的意思。 曹元急忙问道,“前辈觉得我适合去哪个宗门求仙?” “机缘吧,宗门内也是人情世故,尔虞我诈。目前离剑宗一些修士比较心高气傲,少了那些勾心斗角的事,有利于修行。” 荀子妖伸了伸老腰,“我该走了,没想到,遇见一个小孩子,话着多。”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是把曹元当做小孩。 “去中洲城看看吧。”荀子妖懒腰一伸,身子站立起来。 他脚尖一点,法力迹象都没,身子已经飘上空中。一个折弯的轨迹,朝山腰树林落去。 只见荀子妖身影犹如游蛇,在树林之间时隐时没,迅速消失在半山腰。 曹元见状,想起自己清波步。清波步技法似乎也可以做到这一点。 思考一会,起身脚尖点起,内力全身运行,身如游鱼,四处跃动。 明显内力已经匹配不了清波步,速度快不起来,内力不继。 曹元养元诀周天运转起来,灵力替换内力,自动经过经脉。灵力自动运转成法力,在脚下迸发。 果然,脚下法力外显,身躯犹如魅影,在山顶乱石之间游动。 意外之喜,养元诀用起来,越是得心应手。 肥猫从侧边林中窜出,两只黑亮熊眼兴奋起来,去追扑曹元身影。追了好几圈,根本够不到曹元衣诀。失意之余,懒得的追,倒躺地面睡觉。 “走吧,赶路了。”曹元凑近,一拉肥猫熊掌,见它无所谓懒样,便把它收进兽袋。 身子高高一纵,跃下山巅,游蛇般下山去了。 烈日炎炎,官道灰尘时而随风飘扬起来。 三三两两的灾民散落在道路两侧。 路边的草都是枯黄的,远处不少树木被剥皮枯死。 曹元步行而过,只是视若无睹。 官道所有人方向都是向南,再往前,渐渐要离开灾区了。 一路见不到往灾区内运输粮食的车队。因为粮食物资根本运不进去,半路就会被灾民哄抢瓜分了。 朝廷只能在远离灾区,受灾不甚严重的县城外布置赈灾点,收容流离失所的灾民。 曹元随着这些人,逐渐离开了灾难之地。 储物袋里面的水和食物已经没有了,他也风尘仆仆,舌干口燥,兽袋里面的肥猫还好一点。 要尽快赶到下一个县城,补充食物和水。 长晋国, 林昌郡, 浦头府,府城。 府城外,帐篷漫延天际。 即使山头平野,安置灾民的帐篷绵延不断,延续数十里。 这里有不下百万的灾民。 时有府兵列队巡查,维持秩序,震慑宵小之徒。 曹元穿过帐篷区,靠近城门,却发现城门紧闭,城防兵严守不让进出。 转身回去赈灾点,走走看看。 各个赈灾点的铁锅空空,这里每天只赈食一次。环视附近各处帐篷,灾民全都面黄肌瘦,躺卧无力。 只能找个僻静处休憩片刻,看看是否要越城墙进城去。城墙虽高,对曹元来说,形同虚设,他只是不想太招摇。 前面稍微有点骚乱,在巡逻府兵吆喝下马上安静下来。 一位锦衣青年男子,旁边一中年文吏,几位随从,跟着一队府兵,从帐篷之间巡视过来。 “一天一餐稀粥,维持不了现状。”锦衣青年男子道。 曹元抬头望去,男子眉宇深邃,身材清瘦,气质不凡。 旁边一纶巾长衫,文吏模样的人,解释道,“城主府已经拿出二百多万两,没钱了。” “三大世家呢,城内还大小十几个家族”? “集资了两千多万。” “才两千万银两,他们不捐粮吗?” “这时候粮比银两更值钱。” “两千多万银票,买了粮,还不照样回到他们手中。” “只要再支持,几天,其他各郡的后续赈粮就到了,朝廷下一波粮队也到了。” “雁过拔毛,到浦头府手上,能剩下一半?其他县城的粮呢?” “还好,听闻山畅县城找到水源,乃山中暗河。之后可以引流灌溉,缓解旱情。不少灾民闻讯去了山畅县。” 重点是眼前浦头府困境,寇文采眯眼细思。 “眼前急需千担米,环境这百万灾民饥饿,不然有人撺掇煽动,会起动乱。” 文吏又道,“城内已经没米,三大世家背后在郡城的大人,庄园粮仓应该囤积不少,这些人不见兔子不撒鹰,要现银票。” “急需几十万银票,我亲自去找他们。” “府主早去了,三大世家借口没现粮也没现银了。” 二人就在曹元眼前不远处,喋喋不休说个不停。 曹元听力又好,听的一清二楚。估计二人是城主府的人,年轻男子好像可以拍板不小的事。 曹元想起储物袋还有二十多万银票。当初火烧了百花园,把湛香夫人财产洗劫一空。 但是自从进入长晋国,看到长晋国南部多个府郡发生旱灾,席卷半个国家。 曹元一路经过不少县城,见到灾情,心生怜悯。 每经过一县城,都花银票买粮赈灾。 一路而来,银票和金银珠宝已经花了差不多了,仅余二十多万银票,和来自湛香夫人庄园的一些物件收藏。 其中还有五枚晶币,晶币只在修士之间流通,俗世国度没人识货。曹元也舍不得用。 随便拉住旁边一人,问那锦衣青年是谁,旁人不认识。一侧有人插嘴道,他叫寇文采。是南头府府主侄子,委任外城主官。此人传闻天资聪颖,运筹帷幄,替府主处理南头府各种事端。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旁边有人凑过来,闲着只能凑热闹,一些人陆续把听到的传言说出来。 浦头府流传,府主寇占准有三个儿子,可惜纨绔奢逸,不学无术。可他早逝的哥哥留下一侄子寇文采,博学多才,出类拔萃,在府衙,是寇占准左膀右臂。听说所有的浦头府治理方案,都是出自寇占准之手。 曹元瞧着寇文采,一脸忧虑民生,有股正气。颇有好感,便举步走了过去。 寇文采旁边府兵警惕挡住曹元,问有何事。 一名随从凝目打量曹元,防御气场放出来。曹元判断是一名劲血境武者。 看来府主寇占准很看重他的这位侄子,竟派遣一位劲血境高手随身保护。 寇文采注目过来,见曹元衣裳整齐,气质不凡,并非灾民模样。便问道,“兄台何事?” “我可引荐捐银赈灾之人。”曹元道。 见曹元面生又孤身一人,难免疑虑。 “能捐几何银两。”寇文采示意身边文吏安排专人与曹元联络。 广接捐献,这是府衙下达的专项事务,有专人接待。 曹元淡淡道,“二十万两。” 二十万两又不是两千两或两百两 , 现场所有人一愣,疑为听错。瞧着曹元两手空空,身无包裹,疑似闲散人员。府兵以为故意闹事,冷哼一声,一群人上前准备抓住他审查一番。 寇文采伸手阻止不及,最前面府兵已经抓住曹元肩膀,哪知犹如撼山,纹丝不动。 寇文采和身后随从顿时脸色凝重,警惕起来。这名府兵是个武师,实力不差。能让他吃瘪,大概率是劲血境修为的武者。 府兵讪笑放手,小心后退。 “兄台不知如何称呼,为何藏身流民之中。”寇文采客气问道。 有此修为,可雄据一方,不愁吃喝。 曹元把手一伸,手里一叠银票。 寇文采眼睛一亮,顾不上危险,疾步上前,接过银票。那位随从紧随身后。 竟然是四海钱庄的银票,银票上的印章光泽流动,盖的是符箓之印。 “太好了。”寇文采脱口道。 真是应了那一句,人不可貌相。众人羞愧之余,尊敬有加。 寇文采欣喜之余,连忙邀请曹元进城。 既然做了大善人,就该得到府城的高礼仪款待。 曹元欣然同意,他本就是要进城的。随着一行人,离开了帐篷区,来到城门。 见是寇文采一行,城防兵早就半开城门,让这些人进城。 浦头城,城主府, 安排好曹元的洗漱吃饭,寇文采独自去了内院,寇占准的书房。 浦头城府主寇占准,鬓发微白,圆脸微胖,几丝皱纹。 伸手示意寇文采坐下,转头吩咐老仆吩咐下厨煮碗莲子羹。 “今日急匆匆回城可有急事?”寇占准问道。之前寇文采城外一待就是半天一天,今天才出城三刻钟就回府邸。 “遇见一贵人。”寇文采把遇见曹元之事细数一遍。 寇文采沉思会,“此人可能是一名修士。”他见曹元身无一物,却能随手掏出整齐的一叠银票,除了修士那种储物技法,普通武者无法办到。 寇占准忧心道,“他是不是有所求?修士所求,皆非我等常人能够办到,这府城资源也有限。他为何不去郡城,都城。” “修士堪比宗师,我瞧他年纪轻轻,若确定是修士,此人非同一般。”府城若是有一名修士做后盾,后事可期。 “再则这受灾之地,能有什么资源他能够看得上。”寇文采苦笑道。 长晋国南部大旱灾,浦头府被波及。还好往年在寇文采建议之下,重视水利工程,这次旱灾得以坚持到现在。 压垮浦头府的最后稻草是千万的饥荒之地的流民。即使疏流到其他郡府,目前城外还有上百万。 寇文采现在的建议是留住这些逃荒的灾民。灾情之后,辖下各县城恢复农耕,需要一定的人口。不然待到明年,浦头府辖下各县城,都有名无实了。 长晋国朝廷因为旱灾,在重新洗牌,寇占准背后支持的势力此次势微,府主的位置已经岌岌可危。 若是处理不好此次灾情,府城内几大世家可能会趁机发难,抢夺府主之位。 寇文采此次再次要筹集几十万的赈粮钱款,各世家这次都找借口推辞了。与其让寇占准名利双收,还不如拉他下马,世家自己上位。 今日,得此二十万银两,加上寇家最后一点家底,能维持一段时间。 寇文采决定上中洲城求助,为寇府打通背后关节,寻求契机。喜欢嫣元记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嫣元记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