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场上,掌声如雷,经久不息。初春的阳光穿过薄云,洒在每一个热血青年的脸上,映出他们眼底闪烁的泪光。前排一个戴着圆框眼镜的女生紧紧攥着笔记本,指节发白;她身旁的男生昂着头,喉结上下滚动,似乎有千言万语哽在胸口。 蔡元培站在讲台侧后方,看着这一幕,不禁冒出一个念头:要是子瀚能留在北大教学就好了。 这个年轻人身上有种罕见的特质——既能以理服人,又能以情动人。 蔡先生悄悄瞥向身旁的鲁迅,发现这位以犀利着称的文人正低头擦拭眼角。 “豫才?“蔡先生轻声唤道。 鲁迅苦笑着摇头:“鹤卿兄,若是我能年轻十岁,跟他们一样就好了。“ 他的声音很轻,却透着深深的疲惫。这些年,他见过太多热血青年被现实磨平棱角,最终沦为麻木的看客。 章太炎闻言,拍了拍鲁迅的肩膀:“豫才无需如此悲观,“他望向讲台上挺拔的身影,“或许真如子瀚所言,总有一天我们的祖国会重新屹立在世界之巅。” 鲁迅勉强挤出一个笑脸,目光却穿过人群,落在远处灰蒙蒙的天际线上:“但愿我能看到那一天。“ 讲台上,秦浩的目光扫过台下那一张张年轻的面孔。他们当中,有人会像历史上那样奋笔挥毫怒斥军阀,有人会弃笔从戎以身报国,还有人会呕心沥血为国家撑起工业脊梁,这是民国时期最具追求、最有理想的一代人。 沉默良久,秦浩深吸一口气,忽然高举右拳。这个突如其来的动作让全场瞬间安静下来,连风声都仿佛停滞。 “同学们!“他的声音在操场上空回荡:“我有一个梦想!“ 瞬间,操场上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在秦浩身上,前排的女生猛地坐直身体,钢笔从指间滑落都浑然不觉;后排几个原本交头接耳的男生齐刷刷抬起头,眼里满是期待。 “我梦想有一天,这饱受屈辱的中华大地,能从列强的铁蹄与军阀的割据中真正挺直脊梁!租界里'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会被砸得粉碎!领事裁判权会像废纸一样被抛入黄浦江!“ 秦浩的每个字都像重锤敲在人们心上,操场上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一名学生突然站起来,挥舞着拳头高喊:“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这声呐喊像火星落入干草堆,瞬间点燃了全场。数百名学子齐声呼应,声浪震得讲台旁的旗杆都在微微颤动。 秦浩等待掌声稍歇,继续道:“我梦想有一天,民有、民治、民享”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刻入治国理政的基因。公平正义的阳光普照华夏大地每一个角落,无论你是穿长衫的先生、着短褂的伙计,还是握锄头的农夫、扛枪的士兵,在这片土地上,都能享有作为“人”的基本权利与尊严。“ 鲁迅猛地站起身,黑色长袍的下摆带翻了凳子。他的眼中燃烧着久违的火焰,那些平日里被压抑的愤怒,此刻终于找到了宣泄的出口。 钱玄同也跟着站起来,八字胡激动地抖动着,完全忘记了平日里的文人风度。 在场的学生们早已眼含热泪,特别是那些出身并不太好的学生们,平日遭受的白眼、委屈都在这一刻汇聚成眼里的洪流。 秦浩的声音忽然变得悠远,仿佛在描绘一幅壮丽的画卷。 “我梦想有一天,在这片多民族的广袤土地上,地域的界限在共同家园的认同中日益消融,南北不再对立,东西不再阻隔。铁路能畅通无阻地连接起关内关外、大江南北,四万万同胞能同心戮力,为着同一个目标而奋斗——建立一个崭新的、强大的、民主的国家。” “我梦想有一天,工厂的烟囱冒起象征工业振兴的浓烟,学堂里响起孩童们朗朗的读书声,田野里生长出富足与希望!” 章太炎突然老泪纵横,他不敢想象,这样一个国家是怎样的景象,更不敢想象,我们真的可以做到吗? “我深知前路荆棘密布。“秦浩的声音忽然低沉下来,带着几分沉重:“内有腐蠹,外有强敌。“ 他的目光扫过全场,与每一双眼睛对视:“但吾辈有志青年,请不要放弃希望!“ 这句话像一柄利剑,直指人心。一个戴着深度眼镜的男生突然摘下眼镜,用力擦去夺眶而出的泪水。 “因为——“秦浩的声音忽然拔高,在最后一个字上化作雷霆:“这是唯一能照亮我们在黑暗中前行的光!“ 全场寂静了一秒,随即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掌声。学生们纷纷站起来,有人挥舞着帽子,有人将书本抛向空中。前排的女生们相拥而泣,后排的男生们则齐声高呼:“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蔡元培看着这一幕,突然明白了秦浩的魅力所在。这个年轻人不仅提出了梦想,更点燃了希望——那种在绝望中依然相信光明的勇气。他悄悄凑到鲁迅耳边:“豫才,我想邀请子瀚担任北大文学院的特聘教授。“ 鲁迅闻言,嘴角微微上扬:“鹤卿兄终于忍不住了,不过...“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望向讲台上那个挺拔的身影:“恐怕不止你在打这个主意。“ 果然,演讲刚结束,清华学校的代表就挤过人群,向秦浩递上了烫金请柬,师范大学的人也接踵而至。秦浩被团团围住,应接不暇。 角落里,胡适悄悄问钱玄同:“你说,子瀚说的这些,真的能实现吗?“ 钱玄同摸了摸八字胡,目光深远:“三十年前,谁能想到大清会亡?二十年前,谁能想到会有共和?十年前,谁能想到白话文能取代文言?“ 他顿了顿:“子瀚所说的这些能否实现,我不知道,但我肯定,假如我们去做了,或许会有奇迹出现,如果我们什么都不做,就一定不会实现!“ 清晨的阳光,将操场上的人群拉出长长的影子。秦浩站在光影交界处,看着那些不肯离去的学子们,忽然想起一句话:这世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现实的残酷后,不屈服、不低头,敢于喊出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 这些年轻人,都是未来的希望。 …… 秦浩在北大的演讲如同一颗火种,瞬间点燃了整个北京城。那些激昂的文字、热切的梦想,通过在场学生的口耳相传,以惊人的速度在各大高校间蔓延。 “你们那天没来听真是太可惜了!“北大文学院的学生王明远激动地拍着桌子,震得茶碗里的水都溅了出来。 在前门大街上的一家小茶馆里,他正向几位师范学校的同乡复述演讲内容。 “白先生说到租界里'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会被砸得粉碎时,我们几个浑身都在发抖,所有人都攥紧了拳头!“ 对面戴眼镜的李文忠听得入神,手里的瓜子都忘了嗑:“真有这么精彩?“ “何止精彩!“王明远从怀里掏出一本笔记:“我记了大概,你们看看这段——“他翻开皱巴巴的纸页,清了清嗓子念道:“'我梦想有一天,工厂的烟囱冒起象征工业振兴的浓烟,学堂里响起孩童们朗朗的读书声,田野里生长出富足与希望……” 李文忠几人听完都激动得不行。 “白先生说得真好啊。” 邻桌一个穿学生装的青年突然插话:“这位同学,能否借笔记一观?我是清华学院的,昨日有事未能到场。“ “好吧,不过你小心点,别给我弄坏了。” 一传十,十传百。不到三天时间,秦浩的演讲内容已经被学生们手抄了无数份,在各大高校中流传。 与此同时,陈先生正对着桌上厚厚一叠手稿出神。那是他连夜整理的秦浩演讲全文。 胡适小心翼翼地问:“真要全文刊登?这内容是不是太敏感了?” 陈先生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目光坚定:“一字不改。若是连真话都不敢登,我们还办什么《新青年》?“ 与此同时,《申报》驻北平的记者刘成也在奋笔疾书。他昨天刚从一位北大学生那里拿到演讲记录…… 次日清晨,第一批带着秦浩演讲全文的报纸终于上市了。 “号外号外!白子瀚北大演讲'我有一个梦想'震惊四座!“一个瘦小的报童在前门大街上奔跑着,清脆的嗓音穿透了嘈杂的市井声。 茶楼里,一个身着湖蓝色锦缎马褂的富商闻言抬头。他放下手中的盖碗茶,朝门口招了招手:“那小孩,过来!“ 报童小跑着来到桌前,额头还挂着汗珠:“老爷要报纸?五个铜板一份。“ 富商从钱袋里排出五个铜板,接过还带着油墨香的《申报》,随口问道:“你这报纸上这个白子瀚,可是简化汉字的那个?“ “没错,就是这位,货真价实!“报童挺起胸膛,仿佛与有荣焉:“我叔叔在北大当校工,说那天操场上人山人海,去晚了都挤不进去。” “那好,给我来一份。” “好嘞,给您报纸。” 富商展开报纸,目光在头版扫过。渐渐地,他端茶的手停在了半空,眉头时而紧锁时而舒展。 他突然“啪“地一拍桌子,震得茶碗叮当作响:“说得好!说得真好啊!“ 同桌的几个商人被吓了一跳。穿褐色马褂的药材商张老板探头问道:“老周,什么事这么激动?“ 富商周世昌将报纸推过去,声音有些发颤:“你自己看。若是真有那么一天,该多好啊!“ 张老板狐疑地接过报纸,眯着眼睛读了起来。几分钟后,他也忍不住直拍大腿:“好!说得真好啊!'公平正义的阳光普照华夏大地每一个角落'……这话说到我心坎里去了!“ 他们的反应引来了茶楼里其他客人的注意。很快,又有几个人买来报纸传阅。不到一盏茶功夫,整个茶楼都在讨论秦浩的演讲。 “听说了吗?那个编教科书的先生,在北大说了好大一篇话!“ “我侄子说,他们学校里都在传抄呢!“ “要是真能像他说的那样,咱们的日子就有盼头了……“ 傍晚时分,东四牌楼下的一个馄饨摊前,几个黄包车夫凑钱买了一份《晨报》。认字的年轻车夫结结巴巴地念着,其他人围成一圈,时不时发出惊叹。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田野里生长出富足与希望'...“年轻车夫念到这里,声音突然哽咽。他想起老家那几亩薄田,想起饿死的妹妹,浑浊的泪水滴在了报纸上。 这样的场景在北京城的各个角落上演着。从达官显贵云集的六国饭店,到贩夫走卒聚集的天桥茶馆;从西式咖啡馆里穿着洋装的进步青年,到胡同口晒太阳的老头老太太——所有人都在谈论着那个“梦想“。 由于反响太大,没有转载的报纸压根无人问津,为了销量许多报纸也加入了转载的行列。 短短几天时间,秦浩的演讲如同一阵春风,吹遍了华北大地。天津、保定、太原...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转载这篇演讲。上海《申报》的总编甚至亲自撰写社评,称赞这是“新时代的呐喊“。 …… 西安,鹿兆鹏正在替陈教授代课,忽然看到底下有同学在搞小动作,不禁皱眉敲了敲课桌。 “后排那两位同学,有什么有趣的事情,不如分享给大家一起听听?” 两个学生讪讪地抬起头,其中一个犹豫了一下,从桌下抽出一份报纸,小声道:“鹿老师,我们刚看到《新青年》上刊登的白子瀚先生的演讲,实在忍不住……” 鹿兆鹏微微一怔,随即走下讲台,接过报纸。目光扫过标题——《我有一个梦想》,他的神情从凝重到舒展。 “早就知道子瀚非池中之物,果然此次进京就一举成名天下知,我有一个梦想,说得好,说得真好啊。” 被拿走报纸的学生听他轻声低语,不禁好奇的问。 “鹿先生,难道你认识白先生?” “何止是认识,我们从小在一个村里长大的。” “啊,鹿先生那您能跟我们讲讲白先生的事吗?” …… (本章完)喜欢影视:开局获得阿尔法狗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影视:开局获得阿尔法狗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