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宋金两国燕云之战是有一个动态变化的。 开战初期,两国在边境大量屯兵。那么多兵马总归不可能都窝在一起。 国境线绵延千里,战场也是纵横交错。谁都不想让对方钻空子突破战线,所以各个地方都有士卒在开战。 不过打着打着,两方但凡是有点儿本事的指挥官都能意识到一件事情: 那就是如此浑厚的兵力囤积,这么一场大型的会战,一城一地的得失根本没什么用处。 今天占了一城,明天就可能会被打回去。然后一纸调令下来,可能就必须得放弃。 战场上有着独特的氛围,小型的交战次数一旦过多,那么两方都会不约而同的寻找一些会战的场地来进行决战。 必须得大量的杀伤对方的有生力量,进行歼灭战,才能真正的奠定某种胜局。 而这种小型的胜局多了,最终才能形成最后的大胜……到了这个份上,想要一战定胜负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在某种战场本能的驱动下,宋金两方的人马不约而同的从绵延千里的战线上进行回缩、聚拢。 一边打,一边汇聚,一边伺机决战。 而且说实话,决战这种事情也不是谁都有勇气引发的。在小规模的冲突中,顶多是宋军的一个统制部和金国的两三个猛安进行一次战斗。 再高级的层面,不管是大宋的节度使,还是金国的万户,乃至于行军都统司,都没有那个勇气贸然的进行决战。 他们不能只考虑一场战斗的胜负,是要考虑大局的。每一个万户、每一位节度使都承担着自己的战术任务。 贸然浪送,只是平白断送大局。 而金国分海君进驻燕京,大宋摄政王也直接进逼到了幽州边境,却自然而然的成了两个天然的地标一样的存在。 宋金两国的兵马,不管是主动也好被动也好,都会自然而然向着这两个地方靠近,以寻求某种战略安全感,或者说战略定力也行。 而对于真正的高阶军官来说,对于这种自然而然的现象,却带着某种忧虑。 很简单,不论是分海君还是摄政王,他们都太强了! 一个带着三千名斗神金龙化身,一个带着好几千妖王老婆。他们的军阵一旦集合起来,本身就已经超过了几十万大军的总体军阵了。 这两位要是带着各自的手下凝聚军阵打起来,对于底层士卒来说绝对是一场灾难! 他们的一招一式,哪怕只是余波,都不是平常士卒能够抵挡的! 所以正确的做法是士卒打士卒的,那两位之间的战场应该远离大军才对。 兴许他们之间先分个胜负,反而简单了。因为不管哪一方先把对方给弄死了,那么另一方几十万大军的结局也就注定了。 但是理智归理智,哪怕很多人明明知道在分海君或者摄政王身边是不安全的……岂不闻神仙打架凡人遭殃? 但是不管是一种从众心理还是膜拜心理还是单纯的寻找安全感,士卒们向着两位极道强者汇聚都是一种本能。 他们本身便是这天地一极,他们在哪儿,哪儿就注定是战场的核心,也注定会万众瞩目。 两国都一样。 这也是一种独特的战场现象,身为指挥官,特别是对于宋国的各位郡王领节度使,还有金国的万户们乃至于都统们来说,都必须要衡量大军和极道强者之间的关系。 或许,他们也是中原地区有史以来的两位最强的极道强者。 毕竟宗师级战力一出动就是好几千,这在往年是哪怕穷尽万里大国之力也做不到的事情。 “苗傅败了一场?” 十月二十七,幽州偏南面的宋军大营里,小雪飘落而下。 大宋摄政王领天下兵马大元帅赵恒赵法海抖落一身的雪尘,从伙房拿起一个干饼子,一边嚼着一边问了一句。 “好叫大元帅知道,苗统制带着麾下三千人与敌军两个猛安交战,战死一千,伤愈一千,仅剩六百完好。” 一名传令官迅速说道,“敌军死伤不到一千,后来是王德统制官带着麾下救援,敌军有半数平安回归。” 干饼子料挺足,虽然干涩咽口,不过是上好的麦面混合着油脂、肉末和其他东西烘焙而成,有点儿后世压缩饼干的那种感觉了。 尝起来,甚至于还带着点甜香味儿。 “胜败乃兵家常事,让苗统制无需气馁,先养好伤势再说。” 赵恒随口应了一声,吃了几口后转头问道,“这饼子里是加了鸡蛋壳?” “好叫大元帅知道,是加了鸡蛋壳,另外还有牛皮胶、牛骨粉、肉末、菜油,还有蜂蜜。” 这间营帐的粮官慌忙来应,“都是好东西,俺们不敢糊弄大家的。” 对于这年头的百姓来说,鸡蛋壳本身就是一种富含营养的好东西,而且也是一味中药。 寻常百姓家吃了鸡蛋,鸡蛋壳也不敢乱丢的,都是磨成了粉加入粮食里,可不敢随便糟蹋。 这甚至于是一种殷实人家才吃得起的好东西,真正的贫民那里能吃得上鸡蛋壳?便是家里养了鸡生了蛋,都是要拿出去卖,换点儿粮食吃。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辛苦了,天气寒冷,干活儿也得领一双麻布手套,别不舍得用。真冻伤了手,反而耽误事儿。” 赵恒点了点头,便拎着干饼子一边慢慢的吃一边向账外走去。 他可不是一个人来的,身边呼啦啦的跟着一大伙子人。而刑部尚书马伸见状,欲言又止,却又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好。 话说回来,赵恒自动来到前线军营,隔三差五的都会到各大军营里面走一走。 进营掀锅盖嘛,也算是形成了某种固定风气。 不管怎么说,大元帅关心底层士卒的伙食问题,也的确是从某方面来提振军心的。 不过马伸很想说,身为全军最高统帅,这种行为到底能够起到多大的作用是很存疑的……几十万大军,多少个营房,他还能一个个全都看一遍不成? 做点儿什么其他事情,不比这个有用? 不过马伸很快也反应过来,军队大到了这种规模,这位大元帅能做的也有限。 实际上他从来没有亲自领过兵,组建了参谋军议制度,也并不会在参谋军议上发表具体的战术意见。 这位大元帅,其实并不懂军事。 这样想想就让人感觉很惊奇了。 身为摄政王其实不懂政事,身为大元帅其实不懂军事,为什么反而能够带着大宋一步一步走到如今这个地步? 就靠着进营掀锅盖?还是早就传遍天下的那强悍的识人用人之能? 是不是身为最高统治者,其实不需要懂什么具体的东西? 那到底要懂哪些东西?? ……喜欢这个大宋,女妖好多啊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这个大宋,女妖好多啊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