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诸多琐事(1 / 1)

五国的统一,使得伊国变得不安定,或者说是变得岌岌可危。 伊国变得更加强盛的同时,也变得更加脆弱。 或许所有人都只能看得出“强盛”的一面,但我却看到了危险。 当务之急,怎么治理北陵、赤昭两地? 如果可以,我宁愿暂时不派官员去两地就任。 因为这几乎要掏空伊国三成的人才,三成意味着什么? 县令就要抽掉三成,虽然还有县丞、县尉,可一下子抽走这么多的人,要说不会发生意外是肯定不可能。 可如果不把人安插进去,那我也无法知晓两地的具体情况。要是有人故意在粮草上弄虚作假,那北方的士卒将会陷入困境,说不定都要与牛羊争草而食。 最后我决定,派去两地的官员一成为县令,其余为县丞和县尉。 之前表现得优秀的县令可以成为郡守,表现平平无奇的县令,则继续作为县令。 县丞和县尉,都是从治安明显变好的地方县选出,作为县令的左右手,他们多少能有所作为。 至于缺失的空位,有这两届科举后,还在等待官职已经有功名的书生补充。 为什么不让这些书生去北陵、赤昭两国? 那是因为书生就是书生,他们没有治理地方的经验,远离了伊国的掌控范围,极有可能连一些小事都解决不了,还极有可能会被地方势力污染。 把书生们留在还算安定的伊国当官,出了事,朝廷都能立刻察觉,并且及时纠正。 …… 是否要迁都? 是否修建宫? 选哪座山封禅? 迁都,是因为有官员认为京城靠南,难以兼顾北方城池;也有官员认为京城足以掌控整个伊国,而且现在还要应付十万大山,以后伊国南边的疆土可能还要变多。 至于修建宫殿,有官员说是为了昭示新朝的威武,凸显皇帝的尊贵;也有官员说,此举劳民伤财,加上连年战争,有伤民和。 封禅,倒是没有人提出反对意见,但选哪座山就让百官吵成一团。 总之,都是在引经据典,阐明利弊。 …… 我是不会掺和进去,任由他们争论。 因为我心中早有决定,迁都?迁啥都?我在京城住惯了,只要我还没死,只要没出现巨大变故,绝不迁都。 至于修建宫殿,我是不会自取死路。明明已经看到伊国变得外强中干,不会给自己再找麻烦。 不过有件事我一直想做,那就是把五国所有神明踩在脚底下。 这需要工匠雕刻他们的形象在青砖上,好在,青砖的原石就在雨州,可以考虑把这件事提上日程。 我要报那陨石之仇,凭借我骂了那么多次神明却没有什么事,我能证实一点。 真的有一些不可想象的存在,但他们绝大多是不敢拿我怎么样。 人生不过短短百年,踩踩神明又何惧? …… 又过了一些时日,梅无涯安排好禁军的事。 禁军在册的士卒是一万两千人,居然就走了七千人,看到这个人数的时候,我是不太相信的。 为此还特意去禁军校场见普通士卒,询问他们是否有人逼迫,最终证实,他们就是打着建功立业去,渴望封侯拜相,甚至封王。 为此,我倒是有些明白梅无涯为什么要用辽士宽,他看似只有辽士宽的一半兵力,可军队数量在精不在多,确实有能力压制得住辽士宽。 而且,辽士宽原本就是他的手下,关系应该还不错,知道怎么拿捏辽士宽。 为此,我改变了对这支军队的安排。 把之前让梅无涯收下沿途部分城防军,改成了,可自行于城防军中择优入军。 这也有一个前提,那就不强迫别人参军。别小看这一点,如果逼迫百姓参军,士卒和将领连心都不在一起,这能打胜仗? 只要把士卒待遇提上去,只要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就有着大把大把的人想要参军。 梅无涯也可以在路途招募百姓,总之,只要人数控制在三万人就可以。 仔细算算,杰在“百索区”的三万多人,万州的三万士卒,和朝邵欧的一万水师,再加上梅无涯一部,也算是十万大军。 除了后勤压力有些大,就没有太多的问题。又有符山岳在旁支招,我实在不知道怎么输? 不过考虑到符山岳建议伊军大败,把呲呀国留在十万大山,让他们增派兵力的主意。 能在十万大山解决掉呲呀国,为什么要去沙漠里受罪呢? 只不过这个“度”要把握好,在这点,杰是没有那个能力,他是有勇有谋,但不够奸滑,拖垮呲呀国还得靠符山岳。 但……会不会反而是伊国被拖垮?毕竟这是双方面的交战,不仅仅是呲呀国受损,伊国同样也要陷入战争。 因此,让南封六州变得繁荣和安定迫在眉睫。我决定,把伊国的商税降低,解除唐、南封、伊边界的严查。 只要不是违禁物品……好像也没有什么违禁物品了,之前五国是把粮食当做违禁物品,连铁、盐都有人在贩卖。 现在五国都变成一国了,禁粮有什么意义吗? 最终只是禁止贩卖铁矿,盐的话,只要是官盐就不在意过境。 朝廷允许商人买卖官盐,毕竟哪里缺盐,哪里的盐价就会高,商人的嗅觉比朝廷还要敏锐。 朝廷就是靠他们“精准”卖给百姓,他们的价格可以稍微高一点,但如果他们敢囤积官盐不卖,故意抬高盐价,那他们只有死路一条。 得益于钟尚书的尽心尽力,唐地八成的淮钱已经换伊钱,并且钱价趋于稳定。 赤昭国因为是“归顺”,商路并没有遭遇太大的冲击,百姓没有遭遇影响 南北边疆打仗归打仗,伊国内部还是要以发展为前提,要以造福百姓为目标。 造福百姓,只是我的次要目的,真正的目的是稳固伊国,稳固自己手中的权力。 百姓越幸福,国家就越安稳;国家越安稳,我手中的权力就越稳。 很多皇帝以为,只要手中牢牢抓住权力,就能掌控国家,哪怕让百姓死伤无数。 他们的因果搞反了,不应该是为了权力损失百姓利益,而是百姓过得好,才能保住手中的权利。 当然,前提是这个国家没有烂到一半。喜欢征服世界:从击杀穿越者开始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征服世界:从击杀穿越者开始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追夫至现世,至高们的惨烈修罗场 唯我独尊 异界:发配北境,召唤诸天 为何成仙 边关兵王:从领娶罪女开始崛起 绝世之神魔天下 不好!我的师尊是变态 玄德公,你的仁义能防弹吗? 天启实录 领主:社恐的我打造恶魔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