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高考。 在这高考期间,刘茜肯定是陪不了孟川的。 孟川只能和影蝶两人回到了魔都。 再次回到沪旦大学,孟川居然有点恍如隔世的感觉。 他已经好久没有再回到学校了。 孟川站在沪旦大学经济学院大楼前,玻璃幕墙映出他已经逐渐成熟的面容。 尽管早已在学术领域建树颇丰,但面对这场关乎正式毕业的考试,孟川仍不自觉攥紧了手中的论文副本。 电梯上升时,数字跳动的声音在密闭空间里格外清晰。 直到“8层”的提示音响起,孟川才深吸一口气推开了会议室的门。 会议室内环形排列着七名教授,中间的正是左思兰院长。 孟川已经和左思兰院长约定好了考试和答辩的时间。 因此在场的这七名教授,都是沪旦大学元培天才实验班的顶级教授。 在全国都是极负盛名的。 诡异的是,身为他们的学生,孟川却一节课都没有上过他们的。 甚至除了左思兰院长,其他人孟川还是第一次见。 当然了,却没有一个教授敢因为孟川“旷课”而表示不满。 毕竟孟川的成就比他们还高。 并且他们从左思兰院长的口中得知,孟川深得黄老的青睐。 并在这场金融股灾中发挥出了积极的作用。 因此他们看向孟川的眼神甚至还充满了一丝尊敬。 “先通过学分的考试吧!” 左思兰院长开口说道。 很快就有老师把早已经准备好的试卷拿了上来。 孟川在几大教授的监考下考试。 左思兰院长则正在翻看着孟川提供的论文摘要。 这是孟川在家里就已经写好的答辩论文。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会议室的门外已经聚集了很多的老师和学生。 特别是孟川曾经的同学,包括姜振宇在内,几乎全都来了。 “唉!他终究还是快我一步。” 姜振宇看着埋头答卷的孟川,心里那叫一个惆怅。 此时的姜振宇也没有了曾经的那个没心没肺的的形象。 他的头发很长很乱,胡子拉碴。 没有了曾经的阳光和开朗。 本来就姜振宇是很在意自己的个人形象的。 但是在孟川的刺激下,他开始发愤图强。 整天都把自己泡在图书馆里。 虽然他也已经本科毕业,进入到博士阶段的学习。 他也有诺贝尔经济学奖提名傍身,只要修满学分就可以通过答辩毕业。 但是到了现在,他还想要依靠自学就通过博士毕业已经很难了。 因此他除了每天大量地泡在图书馆,几乎不敢落下每一堂课。 而且还有很多地方他还学得稀里糊涂的。 “得了吧!我们才入学一年多,你也都已经进入博士阶段了,我们还在大三或者大四。你们这两个妖怪,简直不是人。” 其他的同学听着姜振宇的话,心里那叫一个委屈。 都是同一届的,结果孟川已经快上岸了。 姜振宇也到岸边了,他们才刚刚游到河中间。 不得不说,有了孟川和姜振宇这两个变态的刺激下。 这一届的元培天才实验班的同学,一个都像是打了鸡血一样。 所有人的学习进度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好了,都少说两句,别影响孟川考试。你们没事就多去听课,和他们比什么劲儿?” 魏明军没好气地说道。 他好歹是副教授,他都被孟川打击得够呛。 就更遑论这些学生了。 不过,魏明军还好。 因为严格说起来,整个沪旦大学只有他才有资格自称是孟川的老师。 因为开学第一天的班会课上,孟川来上了他的课了。 除了班会课之外,孟川就没到过教室。 就凭这一点,他可没少被其他教授羡慕嫉妒恨。 不过其他的教授也实在没有办法,谁叫他们遇到孟川这样的变态。 报考元培天才实验班,居然只上了一节班会课就要博士毕业了。 他们想自称孟川的老师,也实在没有这个脸。 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快孟川便是完成了考试。 在安排老师给孟川改卷的同时,左思兰院长看了看孟川提交的答辩文论: 《基于国际经济博弈论的金融市场动态均衡模型》 “孟川同学,你的这篇答辩论文,有诸多可以讨论的地方,今天我们就从最基础的问题开始——请用本科生能理解的语言,解释模型中的核心变量关系。” 孟川走到投影幕布前,调出提前准备的示意图。 他的指尖沿着图表线条滑动: “简单来说,就像菜市场里菜贩和顾客的讨价还价。传统经济学假设大家都是理性的,但现实中情绪、信息差都会影响决策。我的模型把这些不确定因素量化成...” 他的讲解被突然打断。 “等等。” 坐在左侧的王德明教授推了推眼镜: “你在论文里提到‘政策干预的蝴蝶效应’,但2008年的金融海啸,我国的救市案例中,央行的三次降息并未如模型预测般产生联动效应,这是否说明模型存在局限性?” 孟川淡淡一笑: “教授,模型建立在完全信息透明的假设下,而实际救市中,政策出台的时间窗口、市场预期的传导存在时滞。如果将区块链技术带来的信息实时共享纳入变量,也就不存在局限性了……” 孟川有问有答,整个过程已经不是教授在考校孟川了。 而是变成了他们对孟川的请教。 因为孟川构建的《基于国际经济博弈论的金融市场动态均衡模型》,是解析全球金融体系复杂互动与演化规律的核心工具。 可以在理论与实践层面发挥着多重关键作用。 看着在电子黑板上连说带画,说得眉飞色舞的孟川,左思兰院长忽然展颜一笑。 因为孟川刚刚的考试成绩已经出来了。 她翻开孟川的课程成绩单: “所有必修课程全优,三篇论文都被SSCI收录,还主导解决了国家重大经济课题……” 她摘下眼镜擦拭: “从你大一写下那篇足以改变经济学界格局的论文——《论国家兴衰的根源在于制度》开始,我就知道你注定不凡。” “现在我代表答辩委员会宣布——孟川同学,恭喜你通过博士毕业考核。”喜欢重生2014:一个人的豪门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重生2014:一个人的豪门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