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菀知道能不能翻牌,就在此时,何况太子先前就说过,皇上知道他没有娶妃的打算,便没有隐瞒,如实说道:“回皇上,太子殿下告诉臣女,说不会娶臣女为妃,只是殿下仁厚,顾及臣女名声,同臣女协商好,待处理好这件事后,会亲自同臣女说清楚,今夜太子殿边的宫人告诉臣女,说太子殿下约臣女到东宫一聚,有要事商谈,臣女暗自猜测,莫非是关于太子妃一事,便自作主张来了,才来不久,小侯爷便进来,臣女瞧他吃醉了,又叫嚷着寻错了人,便想将他扶至外间,奈何没站稳,便……“ 孟菀叩头道:“臣女和小侯爷实属意外,何况臣女觉得此事太过诡异,好端端的怎么就将小侯爷同臣女一同请到东宫来,偏巧又在这时来人,还说臣女同小侯爷失德,藐视皇权,还望陛下明鉴!” 太子没有做,那便是有人假传旨意。 “呵!今夜还真是热闹!”箫皇虽然笑着,眼底却一片冷凝,“那就都走罢!一道儿去瞧瞧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待将人翻过来后,孟菀眸光紧缩。 但她一眼就认了出来:“回皇上,就是他!是他给臣女传的旨,可是……” 一旁的皇后拼命给四皇子使眼色,没瞧到皇上都动怒了么,连她这个皇后都不敢多言,他偏要凑热闹! 这话说的委实过分,何况姑娘家的名节岂能这般污蔑,稍有不慎,便是逼孟菀去死。 被楚枝一说,众人这才发现,孟菀竟和楚枝穿着一模一样的衣裳,连头上的点翠也相差无几。 “是啊。”楚枝轻笑,“可不是巧么!” 本想作壁上观的六皇子,没想到连他也扯了出来,知道父皇是个多疑性子,不敢马虎,连忙道:“回父皇,那会儿儿臣正在吃酒,一不留神就叫身边的人闯了大祸,儿臣该死,不过儿臣已经罚过那宫人了。” 楚枝轻笑:“眼下瞧来,小侯爷千杯不醉的名头也不真切,否则才一杯怎就醉的连自己在何地都分不清了呢!” 楚枝也不搭话,自她前后说了这几句话后,便又退到箫皇身后,充当隐形人。 许久之后,箫皇才轻笑一声:“都说完了?” “老六的人将菀儿的衣裳弄脏了,七公主又带着菀儿换了一件同福安一样的衣裳,又有不知道名的宫人,假传旨意,把菀儿引来东宫,又碰到了和老六喝醉酒的韩湛,两人闹了误会,你们这一帮子人又恰好赶来,皇后便要发落了两人,菀儿想对个口供,却发现太监死了。”箫皇轻笑,“真是有趣,在这中秋佳节团圆夜,你们一个个闹得阖宫都不得安宁,还死了人……好啊!” “皇上恕罪!”吓得众人连忙跪地,纷纷求饶。 这话一出,不止六皇子和四皇子变了脸,就是陈皇后都脸色一白。 将她那声笑听在耳中,箫皇皱了皱眉,最终没有说什么。 好好的中秋佳宴出了这事,皇上兴致全失,还惹了一肚子气,好在宴会到了尾声,便叫众人早早散了。 这话说的委实宽泛,楚枝不敢应声,连忙道:“臣女愚钝,当不得圣上如此夸赞。” 楚枝垂眸敛眉,认真回道:“臣女性子散漫,粗笨的很,又是个怕事的,若非事关太子,不想太子这般风光霁月,光明磊落的和善之人,被平白无故波及到,也不会放肆到今日这种地步,臣女已经知错,接下来自会在家中闭门思过,还望圣上饶恕臣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