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曦嗤笑一声,“她莫非不知道韩湛是个中看不中用的?” “说的也是。”楚曦神色淡然,眼底带着冷意,“既然如此,看着她一心为了楚枝高兴,那我就帮她一把,回头记得多叫人说些小侯爷的好处,千万要叫这事儿成了,就说我和他们的心一样,都希望楚枝嫁给小侯爷呢!” 想想还真是令人期待呢! 好不容易碰到一个对脾气的,得赶紧把亲事给这臭小子办了。 虽说圣旨已下,可成亲的流程还是要走,光这“三书六礼”就够两家忙活的了。 因韩湛同楚枝乃陛下赐婚,便和寻常也有所不同,纳彩、问名一概免去,也不用合八字,这些下旨的时候,钦天监早已推算过,接下来便就到了纳吉,也就是过大礼的日子。 钱嬷嬷在一旁高兴的合不拢嘴,说道:“侯府一早就抬着聘礼浩浩荡荡来了楚府,足足一百二十八抬,便是太子娶妃也不过如此,由此可见,侯府是真心满意这门亲事呢!如此姑娘嫁过去,我也就放心了。” 前世的她在府上是个隐形人,只记得睿王府的聘礼也就六十四抬,和常礼一样,放在王府确实少了些,但也在情理之中,因着这些,就有好事人说睿王府摆明了不喜楚枝,因此连聘礼也就是草草了事。 如今府上不管把聘礼抬到了她屋里,还把聘书和礼书都送了过来,再加上有钱嬷嬷在旁边照应,楚枝就是不想明白也明白了。 莫说旁人没有想到,就是楚章都吓了一跳。 老夫人是个聪明的,知道夜长梦多这句话,怕拖的久了出什么变故,因此也没有含糊,当场就定了,还给了回礼,双方敲定吉日,就等着成亲了。 楚章说了,这些聘礼府上一概不收,全都给楚枝陪嫁,除此之外,楚章和老夫人还送了楚枝几个铺子,林氏也送了一个铺子,还不算赵家送来添嫁妆的,林林总总加在一起,倒有一百五十多抬了。 毕竟父亲才是个四品的官,虽说官挺大,可放在京城一比就不算什么,若是被人知道,万一背地里使坏参奏父亲一本,可如何是好。 其中还给了楚曦不少首饰和珠宝,连楚暄都有几套宫里赏赐下来的首饰,用来给她们添嫁妆。 钱嬷嬷看着大姑娘送来的礼单,叹了口气说道:“怕是大姑娘知道了夫人未曾给您准备嫁妆,这才急忙忙拟了单子给您,先前大姑娘出嫁的时候,奴婢曾有幸瞧过一眼礼单,再看送来的这些,怕是大姑娘的嫁妆无疑了。” 钱嬷嬷道:“这个姑娘倒是不必担忧,大姑娘好歹是老夫人看着长大的,最是疼爱,嫁妆给了不少,旁的不说,光是名下的铺子也够了。” 否则赵富贵在西市的铺子也不会那般赚钱,还给楚枝添了好些嫁妆。 吴氏虽是如此,可赵家对她好,还有这么多关爱她的姐妹们,也足够了。 “说起来侯府可真是用心,这嫁衣什么的都准备好了,这料子怕是宫里来的罢!”钱嬷嬷摸了一把,光滑如许,生怕自己手粗,给挂出丝来。 钱嬷嬷眉开眼笑:“姑娘不如现在就试试罢,奴婢倒还真想瞧一瞧姑娘穿嫁衣的样子。” 关于古代成婚流程,参考《礼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