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殿内,金碧辉煌。 朱元璋高踞龙椅之上,目光如炬地扫视着殿中群臣。 朱标与朱雄英一左一右侍立御阶之下,太子温润如玉,皇孙英气逼人。 殿中文武百官分列两侧,三品以上大员皆着朝服,正在为太子继位后的年号展开激烈辩论。 殿中铜鹤香炉升起袅袅青烟,却掩不住这愈演愈烈的争论。 翰林院学士刘三吾手持玉笏,颤巍巍地出列: "陛下,老臣以为..."他花白的胡须随着激动的语气不住抖动,"太子殿下当时时以'守成'为念。洪武陛下开创的基业已臻鼎盛,新朝当时时以'温良恭俭'为要..." 话音未落,礼部尚书李原名已抢步上前: "刘公此言差矣!"他高举笏板,声音洪亮,"《周易》有云:'穷则变,变则通'。臣以为当用'永熙'二字——"说着伸出两指,"'永'表国祚绵长,'熙'取《诗经》'於缉熙'之意,既承洪武之烈,又开文治新篇!" "李大人此言大谬!"都察院左都御史陈德文突然高声打断,他双目圆睁,手中奏折被捏得咯吱作响,"新君以仁德着称,当以'宣德'为号!" 他转向御座,深深一揖,"《尚书》云'德懋懋官',正合殿下以德化民之志!" 殿中顿时一片哗然。 几位年轻官员交头接耳,老臣们则摇头晃脑地品评着这几个年号。 工部尚书秦逵站在队列中,悄悄用袖子擦了擦额头的汗珠,偷眼望向御阶下的朱标,却见太子依旧神色平和,面带温润如玉的微笑,仿佛这场激烈的争论与他毫无关系。 "诸位且听我一言!"秘书部秘书长练子宁突然朗声道,他声音不大却极具穿透力,殿中顿时安静了几分。 他缓步走到殿中央,手中象牙笏板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论语》有云:'泰而不骄'。臣以为'景泰'最佳——"他环视众人,一字一顿道:"'景'者,大明也;'泰'者,安泰也。既昭示国运昌隆,又暗合殿下宽仁之德!" "练大人此言差矣!" 兵部尚书沈溍闻言突然出列,铠甲铿锵作响。 这位久经沙场的老将声如洪钟:"新朝当时时以武备为念!北元余孽未清,倭寇屡犯海疆..."他抱拳向朱元璋行礼,"臣提议用'弘武',以彰我大明武德!" "荒谬!"刘三吾气得白须直颤,手中玉笏差点脱手,"太子殿下以仁德治天下,岂能..." 殿中顿时吵作一团。 文官们引经据典,争得面红耳赤,宽大的衣袖随着激烈的动作不停摆动; 武将们大多不通经义,插不上话,只能在一旁干着急,不时发出不满的冷哼。 六部尚书各执一词,九卿大臣互不相让。 有人引用《尚书》,有人背诵《论语》,更有人搬出《春秋》为证。 殿中声浪越来越高,几位年迈的大臣不得不捂住耳朵,侍立在侧的太监们面面相觑,不知该如何是好。 在这片混乱中,朱雄英微微侧首,看向自己的父亲。 朱标感受到儿子的目光,回以一个安抚的微笑,右手轻轻摆了摆,示意他静观其变。 皇孙会意,继续保持着挺拔的站姿,目光却不时扫向御座上的祖父。 朱元璋始终未发一言,粗粝的手指有节奏地敲击着龙椅扶手,眼中闪烁着难以捉摸的光芒。 殿角的铜壶滴漏声清晰可闻,时间在这激烈的争论中悄然流逝。 "好了,都安静一下!" 良久,朱元璋终于看不下去了,挥了挥手道。 "标儿,你怎么看,可有什么想法?" 朱标缓步上前,先是朝朱元璋深施一礼,而后转身面向满朝文武。 他嘴角噙着温润如玉的浅笑,眼神却透着一股前所未有的锐利。 "诸位爱卿的建议,孤都一一细听了。"他的声音不疾不徐,却让喧闹的朝堂瞬间鸦雀无声。 目光首先落在李原名身上: "李尚书所献'永熙'二字,文采斐然。"他略作停顿,指尖轻抚腰间玉带,"'永'字寓国祚绵长,'熙'字取《诗经》'於缉熙'之典,确实雅致..." 李原名闻言,布满皱纹的老脸顿时舒展开来,忍不住捋须轻笑。 然而这笑容还未完全绽放,就听太子话锋一转:"不过..."朱标轻轻摇头,"此号未免太过柔和,恐难彰显新朝气象。" 老尚书的笑容顿时僵在脸上,手指不自觉地揪断了几根胡须。 朱标的目光又转向陈德文: "陈御史力荐'宣德',取自《尚书》'德懋懋官'之句,立意高远。" 他微微颔首,却在陈德文刚要松口气时继续道:"只是..."太子的手指轻轻敲击玉带,"此号未免太过拘泥古训,失之灵活。" 陈德文的身子明显晃了晃,默默低下头,手中的笏板不自觉地握紧了几分。 刘三吾看着侃侃而谈的太子,心中有些不好的预感。 当朱标的目光移向练子宁时,这位秘书长不自觉地挺直了腰板。 "练卿所提'景泰',取《论语》'泰而不骄'之意,寓意国泰民安,确实贴切。" 太子的声音依旧温和,却让练子宁的后背沁出一层细汗,"只是..."朱标轻轻叹息,"治大国如烹小鲜,此号未免太过理想化了。" 最后,他的目光落在兵部尚书沈溍身上。 这位沙场老将竟不由自主地绷紧了身子。 "沈尚书所献'弘武',直抒胸臆,彰显我大明军威。" 朱标说到这里,殿中武将们都不自觉地昂首挺胸,却听太子继续道: "只是..."他的目光若有似无地扫过御座上的朱元璋,"此号与父皇'洪武'年号颇有相似之处,恐有僭越之嫌。" 沈溍闻言大惊,连忙就要出列解释,却被朱标一个抬手制止。 这个动作优雅从容,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让这位久经沙场的老将硬生生止住了脚步。喜欢重生朱雄英,复活白起灭倭国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重生朱雄英,复活白起灭倭国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