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圆回家的频率有三四天一次,也有七八十来天一次。她有自己的分寸,不喜欢黏黏糊糊。有时候回来也只是洗个澡换换衣服,吃两口曹阿姨烧的菜,又急急忙忙出门。
实验到后期了,李笃不用全天盯,也不用住在研究中心。但圆圆不回,她自己回来也没意思,只有圆圆明确告知回来睡觉,她才会回来。
总的来说,一周一次,但一次就能让圆圆吃干抹净一周不想。
确实累,李笃一觉睡了应该有小半个小时,一睁眼,对上一双圆圆的眼睛。
“你别老不睡觉。”圆圆戳了戳她眼周,“黑色素都沉淀了,以后你再补觉黑眼圈也消不下去了,不好看。”
李笃点点头,刚想起来,圆圆按下她,“我这几天去办点事情,你自己玩儿吧。找朋友玩也行,你是大人了,要发展自己的社交圈。”
李笃说好。
一点儿没勾勾缠缠。
用不着。
毕竟她家圆圆现在出门总会照顾她的心情,多说好几句。
比如圆圆说了“办事情”,那就是去处理爱军集团历史遗留。如果是说“出去干活”,则是做她自己的生意。
话里话外也会透露她多久回来:“这几天”代表一周内,通常是三四天,不超过五天;如果用的是“这阵子”,意味着至少一周以上,或者她自己也不确定,不会很快。中间哪怕回来也只是换洗,不会过夜。
出门时还会记得带上李笃特制的移动电源。至于圆圆知不知道电源内部装了收发器,每次启动和弱电量时会自动给终端发信息,必要时自动开启录音和摄像功能,李笃默认圆圆知道——因为手机实时监控功能太耗手机电量了,圆圆抱怨过一次,李笃自觉关闭了手机实时监控,改为发现重点行为时启动监控,还给她准备了两只特制充电宝。
圆圆知道她的意思,只要确认她在哪里,环境是否安全,遇到事情能第一时间找她,她就可以如圆圆所愿,当个隐形人。
约莫圆圆到楼下,李笃拿起手机,发现圆圆叫了辆网约车,订单显示去程文静和老魏的「莱晔」厂。
像这类她收得到提示的目的地,意味着圆圆认为会需要李博士出手——大多需要李博士准备接车,这同时有另外一个信号,提醒李博士养精蓄锐,等回来了,她又得能者多劳了。
李笃在心里记了一笔,转而想起莱晔厂差不多到了该倒闭的时候。
程文静这是找圆圆帮忙来了么?
李笃不着急探知,如果需要她帮忙,圆圆会找她的。才出发,理论上一时半会儿不会找她。
于是看到岑部长附带咖啡厅定位的信息,李笃应了约。
岑部长就是把她介绍给沈晓睿的政府招商。李笃认为岑部长是一个相当通透灵光的人。她和沈总前期几次沟通,沈晓睿总是带上岑部居中协调,好像沈总听不懂人话,需要翻译。
总不可能是她听不懂人话。
有岑部长在场,沟通的确很顺畅。岑部长总是能精确地抓到0和1,理清楚后同样清晰地将1和0传达给双方。
跟岑部长交流起来更舒服了,0就是0,1就是1,不会试图一遍又一遍让0或1变成0.5。
她不耍虚与委蛇那一套。
出门前一拎背包,差点儿没把李笃拽下去。
圆圆在里面塞了两只10公斤哑铃。
是嫌她力气不够么?
李笃拍了张照片发给圆圆。
[太阳][太阳]:「锻炼!瘦竹竿!」
李笃:「遵旨.jpg」
[太阳][太阳]:「滚蛋!大清亡国八百年了!」
光是看文字又好像听到了圆圆的声音,够李笃无声笑上一会儿。笑了会儿又感觉哪里奇怪,遂一整脸色,不打折扣地背起哑铃去赴约。
有证据表明,圆圆也会看监控,查看监控的记录里有圆圆的痕迹。至于是看猫还是看她,李笃断定,一半一半。
李笃还想把研究中心的监控分享给圆圆,被她骂了一顿。
圆圆说:那么机密要紧的地方你随便给别人看,算监守自盗知道吗?万一引狼入室了怎么办?
圆圆脑子里那根弦比她绷得紧,对她的事业比她自己上心。
虽然圆圆不在意她混得好还是不好,她多少混出点名堂,圆圆就很紧张她的羽毛,仿佛不希望她再跟以前那样去泥巴里打滚。但是李笃同样有证据,即便有天她真回泥窝里打滚,圆圆顶多也只是骂她两句,拿高压水枪帮她吹干净,最后还是会跟她一起。
李笃在沈晓睿归档的《重要关系人会谈纪录》里看到过。沈晓睿问圆圆怎么看待李博士的成功与失败。圆圆说:都是她自己的选择,我没看法,我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