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积年老人不是谁,就是曾经上过贾家门求助的刘姥姥。
那时候何氏当家,虽然看不上王家亲戚,但是未来贾家的女主人依然是王氏,就带着王熙凤一起接待了这位带着孙子上门打秋风的老人家。
后来发现这位老人家看着落魄,但是很是精明睿智,家恰巧住在何伯爵府京郊别苑附近,就又给了她一份体面的,让她帮忙打理别院事务。
何伯爵府别院连带着的山头、田地能打理得这么好,家生的奴仆和周围的乡亲乡里能相处和谐,这位刘姥姥出力不少。
这是一位凭借自己本事,从只是挂名管理别院连带田地的管事,升迁到成为别院主事二把手的厉害老太太。
她的女婿和女儿,更是借着何伯爵府和贾府那不起眼的威势,重新将生活过起来,将外孙送去读书了。
迎春(苟子)这次想要将人聚在一起,借的就是她的名头。
刘姥姥是个识趣的,并没有深究细问,迎春(苟子)不过起了头,就给帮忙圆上了所有后话。
“是东家厚道。我不过是尽到自己的本职本分,帮东家找回了遗失的宝贝物件罢了。”
“什么物件?贵重不贵重?这不是我能说的,我只能说,那是一样何伯爵家祖上传给当家媳妇的信物,意义非凡。”
“钱财?嗨~东家一开始是这么打算的,但是细问之下,才发现我和她娘家嫂子祖上还是连过宗,是亲戚来的,就不好这么用对奴仆的态度对我这个老太太的,才问我有什么愿望。”
“我一个老太婆活到这个岁数了,吃喝不愁,子孙还算争气,能有什么愿望,能得到这伯爵太太亲口承认是亲戚的,已经是脸上有光了,还需要什么谢礼?”
“没想到东家是真厚道,听说我这老太太已经七十岁了,比她娘家贾家的老太太还大几岁的,儿孙有意今年给我大办一场的,就开口将这活接了过去,说将别院除了后院的地方,都借我家摆席!他们也想见识一下,乡下有福老人最盛大的寿宴是怎么样的。”
“答应,为什么不答应?贵人们最怕就是欠人人情的,富贵人家从来就不缺钱,别看贵人大包大揽地说给我办宴席,看着是抛费很大,但是真细算起来,还不够夫人小姐们几件首饰呢。”
“我管这么多,东家大方仁厚,给我出钱办这么体面的寿席,又戏班子又大鱼大肉礼钱还让我老太太收。贵人要名声,我要实惠,这天掉馅饼的事情,我是傻了才不答应。”
“老太太我可是立马答应了,就差没拿棍子抽着家里子孙来给东家磕头了。”
“为啥要打孩子?我不是说了,东家虽然年纪小,但是却是真正的几代富贵养出来的体面人,比那些一富贵就晕头的人家不同,人家规矩着呢。对我这种上了年纪的积年老人,即使是家里的奴仆,也是免跪礼的,就是真的要跪,也找老人家里的子孙,说什么老吾老什么的,老婆子没记下来,但是我这心里舒畅啊。”
“这可能是我这种乡下老婆子一辈子最风光的时候了,大家记得帮我嚷嚷一下,不带礼物没关系,不管老少,都来凑个人气,让我这老太太能借着东家赏福,好好地风光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