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在豪门世家,失去父母的孩子,又恢复到曾经生死不能自主、人生大事,都是由当家做主的说了算的状态。
没有特殊利益推动,谁都不会特意去管这个。
反而是平民之中,这条律法施行得更好。
诸淑娴(苟子)今年十一,刚好是养大的猪,可以推出去论斤卖的时候,要是诸家没有被夺爵流放,她立马就要名花有主了。
祖母刑氏已经给她看好一门亲事,就等她够十二岁交换庚帖定下来了。
亲事挺好的,新科状元家的嫡次子,门当户对,人也不赖,配得上她的身份嫁妆。
这可是祖母刑氏给她找的,适合她婚嫁条件中的最优选择,也最能帮助二叔的一门婚事了。
谁不知道新科状元是如今吏部尚书的得意门生和女婿,六年磨一剑地,一朝夺魁,很得当今陛下青睐。
新科状元家的嫡长子已经娶妻并考取举人功名,嫡次子也不差,已过童生,不出意外,下一次可以稳过秀才。
当年还在地方担任一方大员的吏部尚书,不仅是看中新科状元的人品才华,更是看中了对方清贵人家,家规规定年过三十无子方能纳妾的规矩才将女儿下嫁的。
这样的人家,谁都说不出个不好了,但诸淑娴(苟子)就是不喜欢啊!
诸淑娴(苟子)都准备好死遁躲避这糟心的婚事了,谁想到柳暗花明又一村,伯爵府要抄家流放了呢!
虽然这么幸灾乐祸很不对,但是安全了的诸淑娴(苟子)还是很高兴的。
可惜,她不能表现出来,还得装出一脸惊慌地去扶着她家受不了晕倒的祖母。
不然,就真的犯众怒了。
为啥家族都要抄家流放了,诸淑娴(苟子)还能高兴起来?
这又得感谢如今辉朝的开国皇帝。
开国皇帝出生世家大族,但是也是个可怜的父母双亡的。
因为遭受过无父无母被父族、母族操控的苦,所以建立辉国后,新立的律法对于诸淑娴(苟子)这种无父无母的孩子特别宽容。
诸淑娴(苟子)虽然是从小在诸家由祖母、二叔抚养长大的,但是她没出生前,父亲就因公殉职、母亲也受刺激难产,生下她就撒手而亡。
加上她是女孩,在朝廷颁布抄家流放圣旨时,还差五天没满十二,属于开国皇帝律法中,没长成的幼女范畴,在不涉及谋逆这种大罪的时候,可以特殊照顾网开一面的存在。
按照律法,抄家之后,还属于良民籍的她,亲娘的嫁妆,能归还最少十分之一。
不巧,她家亲娘啥都不多,就是留下的嫁妆多,即使她娘的嫁妆,这些年下来,已经被祖母、二叔、二婶们“做主”,挥霍了不少,但是折价下来,最少都还有三五千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