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上辈子这些糟心事,成了这辈子瑞武帝朱臻厚获胜的关键。
但是,上辈子那个无用的自己,为了逃避敌人胜利炫耀的嘴脸,到了后期,宁愿病重,都不听那些让他难受的消息的,他能知道、预防的事情,也不过是在这之前的。
看守的人,也怕他去了,也不再说唐武王的事迹刺激他,让他能混沌地过日子。
不过,即使如此,朱臻厚还是知道,他那个得胜的兄弟,真的做到了他们父亲期盼那般,开创盛世,万邦来朝。
特别是借着那次南北大战一口气打服诸国的便利,开启南北商路。
不管是南下的海上商道,还是北上的陆路商道,皇家都亲自参与。
对周边甚至更远的地方倾销大辉朝各种商品后,大辉朝真正的做到了耕者有其田、民皆衣食无忧。
朱臻厚就是在大辉朝遍地都歌颂唐武皇英明神武、圣明天子的时刻自己气死的。
庆幸的是,气死的他回到了过去,成了刚成婚没多久,贤惠的妻子刚刚怀上大闺女的时候。
当时,朱臻厚开心之余又有点遗憾,要是再早几个月,他略施手段,或许能空出妻子的位置,留给李婉华,等她长大。
可惜不行,他的梓潼是上辈子为数不多的,在他落难之后,对他不离不弃,一直照顾他的人。
他不能亏待了她。
不过,这辈子,不能让上辈子那个继承了他爵位,却恨不得认唐王当爹的逆子从她肚子出来罢了。
哦,还有在皇陵照顾了他一辈子的李氏,他不能让她没了前程。
只是,这些都是预期想想,更多的事情,他不能做。
朱臻厚论才华,在兄弟之中,真的不显眼,要不是占年岁的优势,他都不可能出现在他那英明的父皇玄武帝特意安排的六子争位中。
对的,大辉朝皇室的继承就是这么残酷。
只要想上位,都必须经历一场兄弟之间的你死我活。
不是不想让帝位稳妥平和地传承,而是,办不到。
大辉朝皇族朱氏的地位只是看着显赫而已,该有的内忧外患一样不少,要是不能压服兄弟、朝臣,登位了也不过是傀儡。
经历过前朝末代世家争权倾轧的朱家比谁都知道,世家根本不在意谁当皇帝,为了利益,他们也不在乎来一场谁当皇帝都少不了他们支持的乱世争雄。
朱家不想成为另一个前朝,继位者必须六亲不认、能弹压一切鬼魅魍魉。
这就有了从真武帝、玄武帝两代帝皇对儿子争斗的放纵。
本来,按照两代雄主的规划,这种世家干政的局面,会在他们培养的第三代继承人中正式走向衰亡的。
唐王就是玄武帝看好的那一位。
朱臻厚煎熬了一辈子,自然看清了那冷酷无情亲爹的安排。
但是他不甘心啊!
能重活一辈子,他也行!
这是朱臻厚费劲心机,琢磨了整整七年,终于在最关键的争斗时刻,暗杀了唐王和诸修然两个最大障碍时,心态冲天的时候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