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来源处不明,疑似是那位皇太女动手了。
这种控制世间粮食以挟天子的事情,只能是做一次,因为一次就是不成功便成仁的豪赌。
结果,赢了这场豪赌的李女皇对所有敢囤积粮食的大户们痛下屠刀,大辉朝上下,几乎都染上了血色。
在那之后,再也没有谁敢用任何方式,威胁皇权……哦,中央的统治控制权。
也是趁着这个机会,大辉朝实现了真武帝提出的,重算土地,分摊惠民的理想政治目的。
刚被砍杀了一大批的世家豪族无比配合,谁都不敢提任何反对意见,生怕跪的姿势不优雅正确,李女皇的军队和暗卫就到家。
关于李女皇的声望,在世家豪族之间真的不怎么样,不过因为太过惧怕,谁都不敢说女皇一个字的不好。
但是在民间,李女皇却是大辉朝名望尤胜开国真武帝的存在。
世家子、积年读书人还会用李女皇得位不正来攻讦李女皇,但是百姓却不管,他们都认为,李女皇就是好皇帝,谁说李女皇的坏话都会遭到大伙砸石头、扔臭鸡蛋。
不少自认为很有身份地位的读书人家,就是因为在公开场合说了李女皇和皇太女的坏话,被百姓临门泼粪的。
世家豪门不想反扑吗?
自然是想的。
但是李女皇和皇太女像是早有预料一般,早就封死了他们所有反扑之路。
皇太女心血来潮弄了天赐武碑后,李女皇紧跟着在有武碑的地方建立起武学院,全力供给那些看了武学碑就会武的天赋种子,将他们培养成才。
在世家豪门都没反应过来之前,就网罗了大批的武力好手。
这些武力好手培养出来后,又成了李女皇政治措施最好的维护人、支持者的,世家豪门就更加不敢说话了。
按理说,培养这么多的武力高手,肯定要耗费很多的粮食肉类甚至药物的。
但是谁让皇太女一路巡视大辉,教会了不少地方塑造地方产业,还提供优质粮种、药材苗的,将大辉多处地方的产量提升了数倍。
就连如何给牲畜接生、治病,如何防疫、养育的,皇太女身边的老大夫也研究透彻,立书成著的广而告之。
这些有的没的经过背后李女皇的有意传播后,大辉根本不缺粮食肉类。
加上重新划分土地后,一系列实惠底层百姓的土地限购、土地使用限制的律令,想要在大辉朝发财,只能往经商、技术革新方向走的,谁都不例外。
当官也很难发大财了,李女皇高薪养廉,用国家财政保证为官人员幼有所学,老有所养的,要是这样还敢贪污,那就是起步三族的事情了。
对于贪官污吏,李女皇是前所未有的严酷。
只是,小道消息流传,李女皇执政的种种措施,都不是李女皇自身想出来的,是她从那个妖妃的得力手下口中,多方逼问询问得来的。
妖妃是谁?
就是那个一直挂在大辉悬赏犯首位,至今都没有抓捕归案的,悬赏金一年比一年高的诸淑珍。
当年和妖帝一起遭雷劈的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