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正说着。 帐外传来脚步声,徐璨曦和上官胧月拿着一份名单走进来。 “少主,这是从吕宋国新兵里挑的五千辅兵名单,您过目。” 徐璨曦把名单递上: “都是年轻力壮的精锐,只要训练三个月,学会基本队列和刀术就是标准的辅兵。” 施宗义认真地浏览了一遍辅兵名单: “不错,年龄基本是二十多岁,让他们一边训练,一边负责搬运粮草、看守俘虏。” “告诉他们,好好干,以后说不定能拥有‘正义军团’的正式编制。” 上官胧月笑道: “他们听说能跟着‘正义军团’去打仗,一个个都卯着劲呢,昨晚还有人偷偷练枪到半夜。” 施宗义点点头、笑了笑: “劲头足是好事。告诉各个将士们,以后都按照‘流水线手册’操作,速战速决。” 众人都是会心一笑。 帐外的海风呼呼吹拂,卷起地上的落叶打着旋儿。 施宗义望着舆图上那十二个红圈,心里清楚: 这“流水线作业”看着简单,实则每一步都得盯紧。 不过他也是信心满满,毕竟前面有吕宋的例子照着。 后面的路,只会越走越顺。 …… 接下来的日子里。 从正乾七年冬、到正乾十年春,足足两年多的时间。 施宗义开启了有条不紊的“征服之路”。 吕宋国的战事刚歇,施宗义就召来上杉月见,让她带着“风月帝国”的人手在都城选址开店。 上杉月见办事利落,没几天就盘下了城中最热闹的临街院子,挂上“春满楼吕宋分号”的牌匾。 楼里的姑娘们不仅会弹唱中原曲调,还学了几句当地土话。 开业没几天就成了达官贵人常去的地方。 施宗义偶尔路过,见“春满楼”生意兴隆、宾客满座,也只是笑笑: ——这风月场不仅能赚钱,更是收集情报消息的好地方。 影月千鹤和藤原百惠也带着一队人马来到了吕宋国。 她们先在港口附近盘下十间仓库,把从东瀛和琉球运来的绸缎、瓷器分类码好。 同时还让人在街头贴了告示,招募当地百姓来仓库帮忙,管吃管住、还给工钱。 没几天时间就招收了八百多人,其中不少是之前流离失所的难民。 影月千鹤看着账本上日渐增长的出货量,对藤原百惠说道: “照这势头,两个月左右就能回本了。” 相对而言,万宝山庄的精英们来得最齐整。 三十六名“剑”姑娘被分到各个城镇,负责维持治安工作。 她们穿着统一的劲装,腰间佩着陨铁短剑,走在街上时,连最调皮的孩子都不敢哭闹。 林筱璐带着盘青青、盘渺渺姐妹在都城开了家医馆,不仅治病,还免费教当地人辨识草药。 雷筱鸥和赵丽婷以及霓裳公主则在城里开了一家“寻味斋”分店。 她们做出来的各种特色糕点,既好看又美味,远远近近的人们都赶来抢购。 任盈盈带着几个乐师在最大的市集搭了一个戏台。 每天傍晚都演出《琵琶行》、《精忠记》等精彩戏曲,吃瓜群众们围得里三层、外三层。 华山派和恒山派的弟子们也没有闲着,他们依然还是“联合团建”,在各地设置众多的义诊棚。 忠义武馆的弟子们则分散到各个乡镇,每个县城至少得有一家“忠义武馆分部”。 专门教授各个年轻人练些基础拳脚功夫,既能强身健体、又可防身擒贼。 施宗义通过一系列“软实力”与“硬实力”相结合的魔幻操作,彻底巩固了统治、稳定了民心。 时间一长,这些化外岛国也逐渐具备了明国疆域那种“江湖”氛围、气质和格局…… 而施宗义则是带着“正义军团”和各方人手,严格照着“流水线作业计划”持续推进。 吕宋国这边刚刚稳定下来没多久,他就收到消息: 东瀛皇室残余势力已经在满剌加烧了官衙,正逼着当地土司交出粮食。 施宗义让人备了粮草,带着大军慢悠悠地出发。 抵达满剌加都城的时候,城里的百姓正举着棍棒和残军对峙。 “正义军团”甫一露面,残军就按老规矩“溃败而逃”,留下满地的兵器和粮草。 将士们把粮食分给百姓,又让人修好了被烧的官衙。 满剌加国王捧着官印来见施宗义,恭恭敬敬地说道: “以后这满剌加,尽皆听从您的规矩。” …… 接下来,暹罗国的情况有点特别。 当地寺庙多,不少和尚靠着信徒的供奉成了富豪。 有些僧人还和残军勾结,把寺庙改成了粮仓。 施宗义没让军队直接动手,而是让天医阁的医师先去寺庙“义诊”。 医师们给各个和尚看病时,顺便给来上香的百姓也瞧病,还教大家用草药治些小病。 没过多久,百姓们就更信医师,反倒对那些只知道收钱的和尚没了好感。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施宗义见时机到了,才让人把勾结残军的和尚抓起来,把粮仓里的粮食分给百姓。 事后,他还让人在各个寺庙旁边修建学堂。 让识字的和尚们去教书,不少和尚倒也乐意换一种活法。 暹罗的稻米产量特别高,施宗义让人沿着河流修了六十条水渠,把水田面积扩了三倍。 第二年秋收之后,仅仅运送到明国的粮食就装了一百五十条海船。 真腊、安南、占城这些山地国家,攻伐起来稍微多费了一些力气。 土着军队躲在山林中的寨子里,靠着险峻的地形负隅顽抗。 施宗义让墨衣楼的人先混进去,假装成逃难的百姓,摸清了各个寨子的小路和水源。 夜里,“正义军团”的将士们顺着小路摸上山,先断了寨子里的水源,天亮时再喊话劝降。 寨子里的人没了水,也就只能乖乖开门。 当地的土司们见施宗义没抢夺他们的权力、物资和土地。 还给他们发了“正义联盟”的旗帜,承认他们的地位,也就心甘情愿地归顺了。 最费功夫的是帖木儿帝国和瓦剌、鞑靼这些草原部落。 他们骑马打仗来去如风,打不过就跑,很难彻底制服。 施宗义想了个法子,让人在草原上每隔五十里修个驿站。 驿站里面不仅卖茶叶、盐巴,还提供马料和住宿。 部落的人来买东西,价格比平时低三成,用正义币结账还能再便宜点。 年轻人爱热闹,常来驿站歇脚。 慢慢就习惯了用正义币,也知道了“正义联盟”的规矩。 到了冬天,草原上草料短缺,施宗义让人赶着马车送草料过去。 条件是部落得交出那些经常抢明国边境的头目。 部落首领们觉得划算,也就照做了。 一来二去,草原上的各个部落也就顺理成章地归了“正义联盟”。 最后轮到朝鲜国。 这里和明国向来交好,早就听说过“正义军团”的名声。 东瀛皇室残余势力刚到边境,朝鲜国王就派使者带着厚礼来求救。 施宗义带着大军赶到现场的时候,东瀛残军正在边境烧杀抢掠。 “正义军团”一冲上去,他们就吓得掉头逃跑。 朝鲜的读书人多,施宗义让人在汉城多开了几家“皇家文武学院”。 同时还把明国的活字印刷术传了过去。 不到半年,市面上就到处是用汉字印刷的书籍。 连街头的小贩都能说几句中原话。 …… 到正乾十年开春。 十二个国家全被纳入“正义联盟”的版图。 施宗义让人在每个国家的都城中心立了一块石碑。 正面刻着“正义联盟,天下大同”。 背面刻着各国的地图,用红线连在一起,看着就像一张完整的家宅图。 至于那些东瀛皇室残余势力,施宗义没让他们闲着。 ——毕竟,世界那么大,他们的心中肯定很想去看看! 施宗义让人给他们备了海船,并且谆谆告诫: “西边还有不少国家,你们到处去‘逛逛’+‘霍霍’。” “要是能让他们也知道‘正义联盟·拯救世界’的名声,回来必然重重有赏。” 于是乎,这帮人又带着“伟大、光明、正义的‘霍霍’使命”。 扬帆起航、向西而去……喜欢综武:剑出华山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综武:剑出华山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