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65章 导演部炸开了锅!
营部一行七嘴八舌讨论了半天,都是围绕着进攻南军左翼大部队在聊,且很明显都偏向于走这个方向。
毕竟好处过于明显。
只要能把这一波吃下,目标就能达成。
可是究竟该怎么去打,又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入场,一直都没法形成共识,里面有很多问题还待解决。
从字面上来看。
钢七营的首要目标是要斩杀蓝军,而且是要杀掉更多的蓝军,那么加入左翼大战场确实是最好的。
因为蓝军现在的绝大部分战斗力,都集中在了左翼这片战场上。
保守估计起码有一千多号人。
要是能够把这一千多人吃下,那么钢七营就能达成杀敌3000的成就,一次性就把问题给解决了。
只不过这个方向优势很明显,显露出来的问题同样也很突出。
就像是其中一个参谋提出来的质疑,在这么多军队参与的大混战中,钢七营还能否保持零阵亡的战绩。
红军大部队会不会趁机抢人头,大半个团抢起人头来可是很猛的。
等等各种问题,都得在考虑范围内。
营部都参与到了讨论中,陈军有意锻炼团队思考能力,就坐在旁边静静的听着,并没有介入进去。
这是陈军的有意为之,且认为这才是最好的成长路线。
陈军是钢七营的绝对核心,更是上下所有将士的灵魂领袖,这一点毋庸置疑,哪怕他像当初的代理营长孙东平一样搞一言堂独裁,也能带领钢七营快速崛起。
可是以这种方式成长起来的钢七营,最后会变成“陈军”的钢七营。
也是唯一的钢七营!
一旦陈军不在钢七营负责指挥,不再是这支部队的“领袖”,那这支部队的战斗力,肯定会大幅度下跌。
也就代表着陈军的这种模式,注定了会变成不可复制。
因为这个世界上就一个陈军,而陈军也不会分身变成好几个,前往指挥全国未来会出现的数百个合成营。
只能成为特例而不能够繁衍,这显然和陈军的理想相背而行。
陈军的目标是让钢七连崛起,彻底改变被撤编的命运,而他的理想更加伟大——尽微末之力让中国军队更加强大。
没有办法复制的军队体系,没有办法让更多军队学习。
对陈军来说,就是有问题的。
而要想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唯一的办法就是陈军主动“放权”,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战术打法的制定中来。
陈军只是在其中做引导,帮助大家来学会用脑子想事情。
只有高层指挥们都动了脑,他们才能够在一场场战斗中,跟着部队成长起来。
脑子和身体一起成长发育的合成营,才是可持续性发展的科学路线,才是陈军想要达到的效果。
当然。
如果营部众人讨论了半天,最终还是没能拿出让陈军满意的方案,那就代表他们的成长还没有到位。
那陈军到时候再介入其中,同样能够解决问题,还能够让大家从中学习进步,起到更积极的作用。
等于是一石二鸟。
现在会议才讨论到一半,还远不到陈军出手的时候。
所以陈军依旧保持着只带耳朵,静静的听大家继续讨论。
由于加入到左翼阵营的大战斗中,属于是风险与收益并存的高度冒险,赞同方和反对方谁也没法说服谁。
不过双方虽然在进行激烈的辩论,但是都想要尽快把方案定下来。
这种辩论是积极的,对团队有益的。
当时间来到上午七点多。
时间紧迫不能去餐厅吃饭,陈军命令后勤把早餐送过来。
由俄军这边提供的演习专供补给,每个人一个小袋装的牛奶和面包,大家吃起来还算是比较适应。
大家都是军人没那么多的讲究,逮着边吃边继续讨论。
眼看众人都争得面红耳赤了,最终谁也没能够说服谁,更没有整理出一条成熟的,可供使用的作战方案。
在旁边沉默了好久的满广志,站出来发表了他的想法。
“各位,我说两句吧。”
满广志作为钢七营的首席参谋,而且是陈军亲自教出来的“徒弟”,在营里还是有一定影响力的。
满广志的话音刚刚落下,嘈杂的帐篷很快变得安静。
营长高城和教导员马天祥,都把期待的目光投向了满广志,期待他能够给出和大家不一样的思路。
就连陈军也对满广志格外期待,希望他能够解决大家的困境。
作为未来能够执掌中国第一蓝军旅,在全军都打出赫赫威名的牛人,陈军相信满广志有足够的能力。
而且现在的满广志也锻炼的差不多,是时候站出来撑撑台面了。
毕竟。
朱日和基地那边他要是再不去,搞不好就没他的位置了。
陈军还是挺希望满广志去朱日和,因为朱日和对未来的中国非常重要,而满广志才是最合适的“负责人”。
要是继续交给孙东平之流,搞不好朱日和以后会变成笑话。
要是作为磨刀石存在的蓝军旅,天天被红军给吊起来打,根本就起不到该有作用,那不是笑话是什么?
“有关于进攻左翼大战场,其实各位还有一个点没有提到,而且非常的关键。”
满广志开口第一句话就很有技巧,立马就吸引住了众人的注意力,纷纷投以好奇的目光获取答案。
满广志并没有故意吊胃口,随后便说出没提道:“如果我们进攻左翼大战场,我个人预计最好的结果,最终的战利品分成,也是我们和红军大部队五五开。
山区丛林限制了我们的机动性,红军大本营那边兵力比我们多太多。
如此一来,我们要想达成目标,等打完了左翼这一场战,并不能一举完成任务,还需要去争取剩下的蓝军部队。
从这一点出发,就和我们选择左翼大战场的初衷相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