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准农改籍(1 / 1)

第304章 准农改籍 “韩国公此言断然不可。” 李俨表情凝重,正色出声道:“周王殿下于高丽开采银矿,此虽能充实国库。” “可若银矿之银未抵国库,朝廷便先将存银尽数使出。” “似这般今天花明天的银子,今年花明年的税收,那我朝岂不年年都要补去年的亏空,国库欠银岂不越来越多?” “你.....” 看着李俨丝毫不知变通,好似认死理一般,一根筋到底。 李善长刚想出声训斥,却被一旁的朱标出声打断道:“李卿所言也有道理。” “家有十两,不花八成。朕也不想今后每年都补去年的亏空。” “陛下所言极是。” 听到朱标都如此说,李善长微微拱手便也不再多言。 而此时朱标再次看向李俨问道:“倘若朕将内帑的六十余万尽数拿出,加上国库的七十万两。” “依李卿之见,是否足用?” “怕也不足。” 李俨表情严肃,继续说道:“农户见今年粮价低贱,最少有三成要改籍改行,舍弃耕种。” “拢共的一百三十万两,恐怕也只够将这三成农户的田地收归国有。” “这便足够了啊!”常茂再次出声。 而听到这话,李俨甚至都不愿去看常茂,目光不移仔细注视着朱标继续道:“三成农户改籍改行,或为商贾,或蒙学科举,或为匠工。” “然而这三成农户半路出家,必有半数以上不能自足。” “待到年关,这些无依无靠之百姓,朝廷也需救济。” “所以这一百三十余万两银子,绝然不够!” 闻听此言,朱标表情也不由慎重了几分。 这李俨久在户部,所思所虑的确周详。 饶是朱标自己都没想到改籍改行的百姓难以谋生该如何安置。 毕竟这些百姓也是大明的百姓,朱标也断然不可能眼睁睁看着他们没有收入,冻饿而死。 就在朱标沉吟之时,沈三石左右看了眼身旁诸多朝臣。 随即壮着胆子,小心出班道:“敢问李大人,多少银子才足够陛下恩旨施行?” “嗯?” 李俨先是一愣,不过沉吟片刻,直接开口道:“少说三百万两。” “那敢问李大人,这剩下的一百七十万两可否按月拿出,送至国库?” 伴随沈三石声音落下。 包括朱标在内的众人都是眼前一亮。 不得不说,沈三石经商的确是一把好手,其人也的确很有商业头脑。 毕竟李俨方才说的是不能把将来之财拿来此时使用。 可他预期的花费中,也有一百七十多万两乃是为了应对将来的不时之需。 如此说来,只要过个几月将这一百七十万两补上,送至国库便可。 “不错!沈卿所言属实不错。” “李卿,不知那一百七十万两银子可否过上几月再补齐送至国库?” “这.....” 李俨本意乃是不想让朱标推行此令,最起码不是如此紧急,今年便要推行此法。 可当看到朱标眸光急切,此刻正紧紧注视着自己。 李俨也知自己无法更改朱标心意,倘若他再三推辞,反而有失臣子本分。 “回禀陛下,可行!” “那便简单了!” 朱标长舒口气,看向面前众人笑着说道:“我朝素来穷困,然朕也有心使我朝富足。” “接下来朝廷也会有几笔不小的收入。” “不仅周王于高丽开采银矿,待明年海贸得利也必然不少。” “更何况我朝粮多,可出口临边诸国。” “左右下来,我朝在这些上面能得利千万。” 语罢,朱标看向李俨朗声说道:“朕即刻便命人将内帑存银送至国库,收购百姓田地之事,李卿放手去做便是。” “朕断然不会让国库亏空!” “微臣领命。” 见朱标心意已决,李俨终不再多说,随即拱手领旨。 与此同时,一旁的沈三石却忙上前道:“陛下容禀,陛下方才所言恩旨不需动用皇家内帑。” “沈家店铺现有存银四十万,此刻当全数拿出,用于国用。” “况且.....” 沈三石看了眼朱标,小心提醒道:“况且陛下还未惩治先前散播谣言的不义商贾。” “将他们缉查起来,抄没其家产,自然也能得银不少。” “一码归一码!” 朱标摇头否认道:“抄没不法商贾的钱财当置于朝廷商会之中,用于商界。” “若无紧要之时,朝廷不会动用商库。” “嗯.....”听到这话,沈三石对朱标愈发敬重的同时,脑中快速思量对策。 既然朱标器重他沈三石,他沈三石别无他长,也势必要为朱标解决钱财问题,不能真的让朱标拿出内帑恩典百姓。 简短思量过后,沈三石再次拱手道:“陛下,沈家店铺虽也隶属朝廷商会。”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然蒙陛下不弃,授小人朝职。” “故此微臣名下的沈家店铺所得钱财,自然当交付国库,以报君恩。” 沈三石微微一顿,转而继续道:“沈家有两笔海贸生意,从中能到利二十万两。” “如此陛下便不需拿出内帑,恩典百姓。” 当听到沈三石一介商贾都想尽办法为朱标分忧,势必不能让朱标动用本就不太充裕的皇家内帑。 李善长沉吟数秒,也跟着出声笑道:“微臣每年俸禄四千石,可微臣年老食欲不佳,又无其他靡费之好。” “四千石的俸禄的确太多了些,微臣这就回家清点,拿出家财送至国库。” “臣出身世家,颇有家资,臣也愿回府清点,以为国库。”詹同也紧跟着说道。 紧接着。 在场官员也多半愿意出银。 见此情形,李俨一时间也觉自己是否太过死板。 朱标收购改籍农户的田地,本意乃是不愿让农户百姓私下改行,触犯国法,受到惩处。 而且购买其土地,不仅能保证这些农户改行的一开始有些银钱,以作他用。更能防止这些田地就此荒废。 朱标这位君王,一言一行都是为百姓考虑。 反而他李俨身为朝臣,身为户部主官。前怕狼后怕虎,因将来还未发生的困境,便束手束脚,阻扰朱标施行恩旨。 简单思量过后。 李俨也跟着拱手道:“微臣愿回吏部同诸同僚商议计算,必不然陛下恩待百姓之圣谕有所迟滞。” “诸卿心意,朕心领了!” 看着包括李俨在内,面前众人一个个都极力寻求解决问题的法子。 此刻的朱标也很是动摇。 这才是朝廷该有的样子。 朝政、民生,诸多事务乃是皇帝与臣子一心同力。 方才李俨将自己未曾考虑到的后续之事说出,而沈三石更是利用商界思维,言说分期出银送至国库。 眼下众人更是齐心协力,解决麻烦。 心念至此,朱标对大明的将来愈发充满希望。 “陛下。”此刻蓝玉看向朱标,有些不好意思说道:“末将家中余财先前已尽数拿出,充作北伐军费,眼下怕是拿不出多少。” “末将这就将家中长久不用之物变卖,换成银子后送至国库。” “何至于此啊。”听到蓝玉这话,朱标语调轻松,冲众人笑道:“诸卿忠君体国,朕心甚慰。” “只是当下还没有到需要卿等朝臣拿出家产,充作国用的地步。” “陛下.....” 抬手打断正欲开口的李善长后,朱标语气温和,柔声说道:“诸位年俸,乃为国尽心,殚精竭虑的应得之物。” “朕不仅不能准诸卿将家财拿出,充入国库。” “待海贸鼎盛,银矿开采完毕后,朕还要提高我朝官员的俸禄。” “诸卿好意,朕心领了。” 听到朱标如此说,沈三石当即叩拜道:“臣不在朝堂,短于谋略,不能以谋侍君,不能为陛下分忧。” “然臣仅有所长便是商贾,故此特求陛下恩准,准我沈家店铺所有余银冲入国库,以为国用!” 就在朱标准备出言制止的同时,李善长顺势开口道:“陛下,沈大人言辞恳切,万望陛下勿夺沈大人为国效力之心。” “既如此,那便准沈卿所奏。” “多谢陛下!” 待解决银钱问题,朱标面色郑重看向户部、礼部道:“詹卿、李卿,接下来百姓改籍改行,吏部、户部当同地方官员妥善安置。” “若是改农百姓愿意经商,沈卿可适当给些优惠,助百姓谋生。” “若改农百姓难以维继,准许售卖农田的百姓于明年秋收过后,原价赎回先前售卖田地。” “收买的田地也需百姓耕种,各地衙门不得拖欠农户月银。” “三年工期过后,可以七成本价赎回先前售卖田地。” “陛下仁德,乃万民之福!”李善长率先拱手拜道。 紧跟着在场众人纷纷效仿,齐声称颂朱标仁德。 不得不说,朱标为这些百姓考虑的的确周详。 在明知今年粮价暴跌,不少农户有改行的心意。 朱标急百姓之所急,率先下令准许百姓更改户籍,也省的百姓担惊受怕,被朝廷惩处。 况且在朝廷眼中,自是不愿见百姓弃农不耕。 按说朱标不予惩处也就罢了,此刻更是为这些弃农的百姓想好了出路。 一旦他们改行不成功,一年之内还可原价赎回卖出的土地。 而且朱标还考虑到他们将卖田得到的银子亏损出去,更是准他们三年为工后,以原本田地七成的价格赎回。 如此一来。 这些弃农百姓即便改行不成功,也不至于沦为难民。 “民生之事告一段落,接下来便也是军政了!” 听到朱标这话,方才没能拿出银子为朱标效力的蓝玉,此时猛地眼前一亮,那脸上表情有些激动,紧紧注视着朱标。 “陛下,安南不臣,也该好好教训一番。”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末将愿.....” 不等蓝玉请战,朱标微微抬手将其打断。 倒也不怪蓝玉沉不住气,只是眼下若是对安南开战,对他蓝玉乃是千载难逢的良机,更是他蓝玉报效朱标的绝好机会。 当下! 徐达、汤和、邓愈、冯胜等老帅国公随老朱征讨倭国。 吴良、吴祯二人也在吕宋安定民生。 放眼朝中,剩下的都是常茂、汤鼎、李景隆这些后辈武将。 其他的便是军中一些有些本领,却未被封爵的将官。 除了沐英,眼下朝中武将没人比他蓝玉更适合做这些征南大元帅的了。 一想到徐达、冯胜那些老帅一同上阵,费劲巴拉的才打了灭倭这一场战。 而他蓝玉早早回京,却能亲率大军覆灭安南一国。 此刻蓝玉更是难掩激动,也不顾朱标打断,当即继续道:“陛下,如今我朝百万大军征讨在外,虽短于兵卒。” “然末将愿率五万将帅奔赴云南,待收服北元梁王、安定云南土着后,顺势西进,征讨安南。” “末将只需五万人马便可平定安南!” 听到朱标这话,李善长、詹同等人不由深思。 似是被方才众人一心,齐力为国的情绪感染。 此时听到蓝玉请战,高启、李俨等文臣非但没有劝阻,反而也仔细斟酌蓝玉所言的可行性。 “陛下,梁国公所言或许可行。” “云南境内,唯北元梁王瓦尔密势力最大。然若有王保保书信,想来那瓦尔密见北元已灭,他也愿归顺我朝。” “梁国公收拢其手下兵卒,安定云南土着。聚拢兵卒后,西进安南,若真能平定安南。” 高启说完,李俨也跟着附和道:“国库存银虽捉襟见肘,然今年粮产丰腴,足够我朝再次兴兵。” “至于饷银也有保障!” “云南、安南等地多有特产,安定之后,也可将当地特产用于海贸。” “想来即便不够供给将士饷银,国库也不需补充多少。” 待二人说完,李善长看着在场这伙子文臣终于不似先前那般劝阻开战,甚至一个个都开始出谋划策,为征讨安南出谋划策。 李善长嘴角微微上扬,转而温声道:“陛下,如今我朝万众一心,战意空前。” “若兴兵安南,无不胜之理。” “是啊,陛下!末将愿领兵征讨安南不臣!” 当看到蓝玉再次拱手请战,周围文臣也是满脸激动,似是打定主意兴兵安南。 朱标轻笑一声,缓缓摇头道:“诸卿有意兴兵,然朕却觉当下并非开战之时。”喜欢大明朱标:朱元璋头号黑粉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明朱标:朱元璋头号黑粉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呜呜师姐我错了,不要这样对我了 古剑之洪荒三皇 给重生的小姐当丫鬟 卷王的六零年代 太古龙墟 往宫里打秋风的日子 如何逼疯高冷权臣 穿回现代来修仙 和大佬穿回七零 万古废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