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大庆:范府长子,目标是宗师 > 第208章 琳若甫提出二圣临朝

第208章 琳若甫提出二圣临朝(1 / 1)

若他们的提议无意中冒犯了这二人,后果将不堪设想。 他们的境遇将十分糟糕。 “陛下,经过商议,我们认为国号只能继续沿用‘中国’。 两国合并之后,纵然有奇迹发生,但积怨已久,无论选用之前的两个国号中的哪一个,都不能获得另一个国家民众的认可。” 笵贤听罢老丈人的分析频频点头。 果然是他的岳父大人,深谋远虑。 他早已将各种情况考虑得滴水不漏。 说完这些,琳若甫有意停顿了一下。 作为一步步晋升的**,而且年纪轻轻就已位居高位的**,他在观察对方反应上可谓炉火纯青。 他注意到两兄弟都没有说话。 笵彬面无表情,笵贤则满心钦佩。 要化解两国之间的隔阂,实现统一,有些问题必须妥善解决。 其中最关键的是三件大事。 首要的就是帝国的名称,是中国、大庆,还是重新设立一个。 无论选择哪个,都将带来不少麻烦。 站在兄弟俩的角度看,他们更倾向于使用中国。 在这个时代,或许很多人已经淡忘了中国的存在,但只要他们还活着,绝不能让这个国号断绝。 两兄弟对延续这一国号达成了一致意见。 然而,要说服站豆豆却不是他们擅长的事。 琳若甫的解释极为妥帖,即使北齐的女帝听到,恐怕也挑不出毛病。 除了国号之外,还要考虑领土划分和人员安排。 原本这两个国家各自为政,治理起来毫无障碍。 但现在合并,天下归一,京都的选择就变得模糊不清了。 继续沿用大庆旧都,即现下大 ** 的京城?还是迁至北齐故都?合并之后,官员们自然要随之入京。 北齐的官员已在该地置办产业,他们愿意迁往大 ** 的京城吗?同样,大 ** 的官员又是否甘愿赴北齐故都任职?这个问题颇为棘手。 笵贤与笵彬深思熟虑许久,依然未得解法。 林若甫提出此建议时,连他们也感到新奇。 “陛下,国号既定为中华,京城可在此,亦可在东夷城。” 这个世界最大的都市,并非两国的京城,而是由司空剑守护的东夷城。 211年 那里的商业极其兴盛,物产丰饶,人口密集。 “那么现有的两座京城呢?” “可设为南都与北都,日后施行三都制。” 林若甫从容提出这一建议时,笵贤与笵彬皆吃了一惊。 五千年间,中华才俊辈出。 此类情况以往也曾出现。 明朝时便有南北两京。 如今,林若甫竟提出三都制。 天下归一后,疆域辽阔。 分设三处朝廷,一主二辅,一大二小。 这并非不可行。 如此一来,不仅便于治理。 他们还能在这三座城池间修建类似秦直道的官道。 甚至铺筑油漆路或者石子路都可以。 笵贤与笵彬对望一眼,之前他们未曾想到这种方法,此刻觉得似乎可行。 “继续!” 笵彬未作表态,只是示意林若甫继续阐述。 这位 ** 的重臣,也侃侃而谈起来。 “若这两难得以解决,接下来便是传承之事。 我等深知陛下用心,意欲将太子推向千古一帝的地位。 但太子年幼,我们以为,陛下亲自主持更为妥当。 北齐可立皇后,亦可称帝。 对外宣称二圣并治,日月同辉,如此,北齐臣民想必也会心悦诚服。” 二圣共治,三都体制。 笵彬与笵贤注视着眼前滔滔不绝的男人,心中忽然生出疑问。 此人难道也是个穿越者? 华夏三年,小若谷登基。 林若甫的一系列布局,让笵彬与笵贤赞叹不已。 在此之前,二人对朝廷事务知之甚少,朝中诸多繁杂事务,即便由林若甫轻松化解,他们也以为理所当然。 毕竟身为重臣,若连基本政务都处理不好,又怎能位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然而,此事显然不是普通的朝政事务。 一旦处理不当,好不容易稳定下来的局面极可能再次动荡。 林若甫身为庆国重臣,也是 ** 的关键人物。 在制定策略时,难免会受下属官员影响。 有人倡议拟定诸多章程,多偏向己方利益。 单看京都的选定,就可见一斑。 他们在该城已有诸多产业,房产、田地、家族根基……若此地日后成为帝国中心,他们既可减少开销,又可将部分资产转卖获利。 作为一个统一的大帝国,都城的资产价值将增长至何种程度?他们也可借此富甲一方。 在帝国官员眼中,他们势力强大,这么做合情合理。 然而,琳若甫并未如此操作。 他明白,此刻最该重视的不是高层权贵的观点,而是普通百姓的心声。 为了让所有人真心支持这个统一帝国,行动必须公平,并顾及两国百姓的情绪。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琳若甫不再局限于中国帝国的视角,而是从整个统一帝国的高度考虑问题。 作为一统天下的领袖,必须胸怀宽广。 于是形成了三京体制,也有二圣执政之议。 要知道,在中国五千年历史中,这种情况往往顺其自然发生。 当形势发展到某个阶段,这种局面自然会出现。 但如今却不同了。 公元214年,事情尚无显着进展,琳若甫却已有所筹划。 “岳父大人深谋远虑!” 笵贤由衷称赞。 他看着自家兄长笵彬,身为重要大臣的笵彬也对琳若甫的想法表示认同。 “琳相堪称国家栋梁,思虑缜密。 接下来,请琳相作为使者,与北齐商议此事。” 尽管双方已承认大一统王朝的存在,也接受了小若谷的身份,但若要实现“二圣临朝” ,启用“中国帝国” 国号,仍需北齐同意。 北齐虽处于弱势,却未必轻易妥协。 “臣遵旨!” 琳若甫率领团队出使,逍遥王笵贤随行。 一行人到达北齐,商谈两国合并事宜。 整个过程比预期顺利得多。 北齐深知自身处境不利。 小若谷为笵家血脉,且已恢复笵姓。 这在某种程度上表明了北齐的态度。 若北齐自认为不逊于对方,就不会接受这一结果。 即使让小若谷即位,她也应姓笵,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仅被视为母族。 即便中国提议由站豆豆担任皇后,北齐也不会全然拒绝。 琳若甫提出“二圣临朝” 的构想,建议站豆豆成为北齐女帝,笵彬任中国帝国要职,形成双核心共治格局。 待小若谷成年,两位核心卸任,由小若谷继承大统。 北齐上下找不到反对的理由,这已超出他们预期的理想状况。 中国主动提出这样的合作方案,北齐若拒绝就显得过于自负。 北齐的文武官员个个心思敏锐,并非愚昧之徒。 起初或有不解,然一旦悟得真谛,便会觉察此乃最妥当的安排。 朝廷与其与对方议价交易,不如视其为恩典。 如若北齐真心接纳,则皆大欢喜;若执意抗拒,双方既已达成一致,自然会有后续措施。 即便过程顺遂,也耗费将近两年,直到第三年的中国纪元才算尘埃落定。 在公元216年,两国虽已实质统一,但两座都城内依旧留存诸多机构,近乎半个朝廷。 各自专注治理属地。 曾经东夷城主的府邸,如今已变身为皇宫,整个改建过程正好耗时两年。 原来的东夷城主对此略有不甘。 经过友好交涉后,他主动离开东夷城,赴另一城池任城主。 在中国,小若谷已经六岁。 那个曾经的小孩儿,现已成长为青涩的少年。 笵彬与站豆豆共同维护皇家威严,商议处理政事。 如此半年,二人便觉力不从心。 尽管站豆豆很擅长扮演皇帝的角色, 但她对改革的热情并不高涨,过去她思考最多的是如何稳固自己的皇权, 以及如何实现北齐统一全国的目标。 至于北齐统一之后的具体规划, 这位小皇帝确实未曾深入考虑。 这并非因为她缺乏进取心,而是因为前两个目标本身就需耗费大量时间, 甚至可能是一生的精力。 大庆时期,北齐实力本就不敌大庆; 后来中国帝国兴起,取而代之。 北齐的地位更加岌岌可危。 在这种情况下,北齐若想统一天下,其难度显而易见。 站豆豆可不是愚蠢之人。 她深知此事的艰难,仅凭这一点就足以耗尽她所有的心血,哪里还顾得上别的? 相比之下,笵贤与笵彬则截然不同。 凭借穿越者的身份,他们的目光和胸襟自是与众不同。 加上笵彬的保护,笵贤虽然不能事事顺心,但也差不到哪里去。 在此种情境下,他们所要考虑的,绝非如何巩固手中的权势这类琐碎之事,而是应当以更长远的眼光、更宽广的视野审视天下。 这个世界急需一场深刻的变革! 尽管这个目标难以立刻实现,但他们至少必须播种变革的种子,如此才不负穿越者的身份。 之前那些天脉者现世时,或许也有类似的理想。 然而双方理念不合,谁都不愿妥协。 别看站豆豆平日对笵彬言听计从,在治国方略上,她也有自己的坚持。 无论是做小皇帝还是称帝为女皇,站豆豆对权力始终有着强烈的渴望。 假如站豆豆甘愿充当一个傀儡君主,她大可不必亲自登基,直接成为皇后更为简便,也不会有人非议,甚至还会得到众人的拥护。 在与站豆豆的纷争中,笵彬最终同笵贤一道,在朝廷内埋下了工业发展的幼苗。 之后只消静静等待它慢慢成长、绽放并结出硕果。 自认为已完成职责的笵彬,不愿再因政务与妻子产生争执。 他索性放手,打算退位。 刚得知此消息的站豆豆,大吃一惊:“为什么?是因为我让你为难了吗?” 虽然站豆豆起初对笵彬和笵贤的部分决定感到疑惑,但大多数决定已经付诸实践。 外界虽有“二圣共治” 的传闻,仿佛二 ** 力相当,但现今的大帝国名为中国帝国,笵彬始终是名副其实的皇帝,也是统一大业的核心人物。 如今,帝国周围只剩一些部落,连小国都消失了。 若西方不是太过遥远,恐怕那些国家早已被纳入版图。 作为这一切的引领者,笵彬虽登基不久,却已成公认的千古一帝。喜欢大庆:范府长子,目标是宗师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庆:范府长子,目标是宗师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我百年成帝,直接震麻了黑暗至尊 神明造物大图鉴[西幻] 北军悍卒 你说相信科学,自己御剑飞天? 大苍守夜人 出狱后,手持蛇戒踏仙路 三国渣男,开局捡尸华雄 重生六9:倒爷翻身路 民间精选惊悚鬼故事 翼动九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