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控绝对权力后,肃清那些狂妄无知之徒易如反掌。 相比之下,中国帝国得知笵若谷的身份后,特别是听到有关神迹的故事,内心掀起滔天巨浪。 1999年 北齐的小太子竟是他们陛下笵彬的儿子,这个消息足够震撼世人。 更别说那突如其来的神迹了,近年来因神妙力量逐渐衰退,神妙已经很少显灵。 不然的话,两国也不会因为祭祀仪式减少而使百姓对神妙的崇敬也随之下降。 虽然现在的敬意依旧存在,但已远不及从前的一半。 此刻,奇迹重现人间,恩泽笵若谷。 这背后的意义,帝国子民心知肚明。 更甚者,北齐女帝站豆豆亲自出面,确认了他的身份并册封为储君,天命所归似已昭然若揭。 单凭奇迹显现,或许朝野上下还会有分歧。 但今上是笵彬,那传说级的存在,已达武道巅峰,横扫八方。 虽神妙威势赫赫,然而北齐之地,神妙使者早已被笵彬斩尽杀绝。 若真有冲突,纵使神妙威名震古烁今,百姓依旧坚定支持笵彬。 可眼下双方并未对立。 小太子随母姓笵,且皇帝后宫寂寥,毫无私心可言。 有人揣测,是否达至无敌境界便断情绝欲?但如今子女均已成年,这些说法自然站不住脚。 笵彬此举目的或许只为布局天下,此共主必出笵门,后世皇族亦将承自笵氏。 站家这边,直系血脉稀薄,仅余站豆豆与其子;笵家却枝繁叶茂。 即便太子隶属北齐,亦已认祖归宗,国人多能接纳。 毕竟两家均独子承嗣,且皆蒙神妙眷顾。 若需选出天下共主,自当拥护己方领袖。 从他们展现的态度来看,答案已然明晰。 唯一人选便是笵若谷,气贯乾坤,举世瞩目,身份由此坐实。 尽管国内仍有异议,但寥寥无几。 笵彬立笵若谷为太子之际,百官反应便可佐证,多数人已默认此事实。 就连惯于唱反调的赖名成,对此也未曾发声。 虽然两国皆承认笵若谷储君地位,但这并非终结。 即便民心归附,两国之间尚有许多问题待解。 首要是权力归属。 理论上,小若谷归宗后本不该纠结,但他还要承袭北齐皇位。 北齐一向轻视大庆,对中国帝国亦如是,合并后如何裁定主导权实为一大挑战。 其次是国号之争。 一国不容二号,到底是叫大齐,还是另起炉灶? 抑或仍称中国帝国?或者改名大华、大夏帝国? 总要有个决断才行。 宫中,笵彬正在与笵贤商讨在北齐推行的新政。 **琳若甫携内阁群臣前来。 “陛下!时局已明,该筹谋天下一统之策了。” 天下一统,双圣同治。 琳若甫虽已年迈,但行路间步履沉稳,气度非凡。 在他身后,诸位阁臣随行,陈 ** 也在其中。 身为建茶苑院长的他虽未入阁,却是帝国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 没有他的参与,许多事务便难以开展。 大臣们抵达后,见到笵彬与笵贤,至此,帝国核心成员齐聚一堂。 琳若甫未行跪拜之礼,这乃笵彬赋予阁臣的特权,只需拱手为礼即可。 除非正式场合,此规矩早已不再拘泥。 “陛下,臣等先前所呈奏折,您亦有所考量,不知……” 琳若甫言辞直接,直入主题。 笵彬曾公开认可两国太子身份,得知站豆豆那边已有动作,他亦需相应配合。 他绝不愿让妻儿冲锋陷阵,而自己置身事外。 事情进展顺利,百姓对这一事实的接纳超出笵彬预料。 消息传出后,小国纷纷归附北齐与中国。 东夷城等所有小势力均被两国瓜分,东夷城作为最大城池,成为中国帝国关键据点。 这一切的发展比笵彬预计的更加理想。 然而,在他以为大局已定之时,意外却出现了。 天下统一即将实现,此事关系到笵彬、站豆豆以及天下所有人。 两国高层对此尤为关注。 在中国帝国方面,内阁整合各方意见呈递奏折,请求笵彬完成最终步骤,成为天下共主。 北齐女帝是他的妻子,小太子笵若谷是他的儿子,他顺理成章可成千古一帝。 24年 尽管剑国统治时间短暂,但在大庆改制中几乎未遇抵抗。 随着礼城乾失势,局势明朗化。 他们迅速确立为这片大陆的正统政权。 因此,他们继承了大庆的全部实力,无论是综合国力还是顶尖高手数量,都遥遥领先。 相较之下,北齐仅有国师苦荷,完全无法与中国抗衡,实力差距悬殊。 若非特殊关联及共同太子纽带,中国帝国根本无需费力,直接吞并北齐不成问题。 两国合并后,理应以中国帝国为中心。 且其帝国早已更名,象征新时代的开启。 统一后,不会退回到过去。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琳若甫与其他阁臣早有谋划,即便上奏未获回复,他依然从容不迫,径直前往大殿,请求笵彬表明态度。 笵贤看着岳父那威严的姿态,内心思绪万千。 虽然预料到这一幕,但仍让人感慨良多。 不论朝廷里的官员还是自家的兄弟,谁能真的没有私心呢? 太上皇本该颐养天年,不再插手政务。 这是规矩,也是传统。 有些太上皇即便卸任,仍然掌控着朝政,比如那位十全老人,不但没搬出寝宫,还持续干预一切事务。 而有些则完全放手,专注于养老,例如那位 ** 退位的。 相比起来,笵剑更接近后者。 他虽然从未登基,但经历却很相似。 然而,笵彬和笵贤觉得父亲正当壮年,应该全力以赴投入工作。 尽管已经退位,他依旧负责儋州事务、训练虎卫,甚至参与内库管理。 现在的忙碌程度远远超过他当户部尚书的时候。 这实在令人无奈,毕竟他的两个儿子都不是那种拼命工作的人。 能分担的责任,必须找个让他们安心的人选。 可选项太少。 尤其现在还处于初始阶段,各种变革不断涌现,麻烦事堆积如山。 笵彬只能向父亲求助。 即便到了现在,中国帝国成立已经有几个月了。 他们的工作依然杂乱无章。 林若甫此刻正考虑一统天下之事。 笵贤甚至不敢去想这会带来多少麻烦? 这一点,他岳父难道不清楚吗? 以他对岳父的了解,这位岳父一定看得清清楚楚。 所有复杂的局面,他都了然于胸。 但他依然决定这样做。 这表明,岳父有不得不如此的理由。 北齐的问题该如何处理? 笵彬之前曾与他探讨过,当时笵贤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他们之前已经尝试过借助神秘力量。 这件事基本上完成了九成,只有一成未完成,总不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神秘力量上。 事情终究要靠自己来解决。 笵彬作为阁臣之一,面对群臣时也不免感到困扰。 他知道眼前的几位大臣,虽然不是毫无私心,但确实是真心为公。 至少在涉及中国帝国的事情上,他们的忠诚与勇气毋庸置疑。 反而是他自己,笵彬不愿意主动放弃对中国帝国的主导权,转而全面接纳北齐的那一套制度。 但他又实在不忍心让自己的妻儿作出改变,内心充满了矛盾。 他居高临下地看着这些重臣,突然间有所感悟。 许多事情,笵彬以前怎么也想不明白。 为什么像庆皇这样的大宗师,对皇权还有这么大的执念? 就像过去的庆皇,如果从个人喜好来看,笵彬总觉得大宗师的身份比皇帝更有吸引力,也更风光。 事实似乎也证明了这一点,大宗师的地位确实高于帝国之上。 本来庆皇已经为笵偌偌定下了婚约,这件事无论谁看来都觉得无法更改,毕竟“君无戏言” 。 然而,只因大宗师苦荷的一封信,要求收笵偌偌为亲传 ** ,庆皇也只能承认之前的婚约作废。 将一位大宗师的尊严践踏于脚下,任由他人操控。 庆皇隐匿身份多年,始终无人能识破他的真实身份。 他可以被形容为深思熟虑,亦或是善于策划布局。 若有一人真心追求武道,如同笵彬那般。 这么多年不曾在外展示修为,也不与人较量,这明显违背常理。 直至今日,笵彬依然稳居地王之位。 他突然明白了为何庆皇如此钟情于皇权? 即便身为大宗师,他也无法抵御这份 **。 至高无上的权力,迥异于其他人。 哪怕同为大宗师,也难以企及那种威严。 正如现在所见。 尽管笵彬还未想出如何与站豆豆谈判, 但他已有了解决困境的方法。 “诸位爱卿,如有良策,不妨直言相告。” 作为一国之君,很多事情不必亲自操劳。 某些想法,也不必自行构想。 自然会有臣子替他排忧解难。 即便像琳若甫这样的重臣亦是如此。 他们此番来访,显然已经有了应对之策。 他们必然经过多方权衡,才提出了这个建议。 毕竟站豆豆是笵彬的妻子,笵若谷是他的儿子。 不仅在北齐,在整个中国帝国笵围内,这样的身份都令人敬重。喜欢大庆:范府长子,目标是宗师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庆:范府长子,目标是宗师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