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大唐十万里 > 第1122章 李世民要给司农寺一个谁都想不到的重

第1122章 李世民要给司农寺一个谁都想不到的重(1 / 1)

张楚呷了口热茶,也轻轻揉了揉肚皮。 刚才,他一口气也吃了两大碗,现在整个人都显得懒洋洋。 “太上皇,这菜叶,名叫白菜,乃是司农寺上林署署正黄平所研究的一种新植蔬。” 不过,张楚还没有说完,李渊则是猛地一惊,轻轻吸了口气,有些不确定道:“太岳,是用菘菜和芜菁杂交出来的?” “黄署令也曾说过,他得你的指点,在培育一种新的蔬菜,莫非,就是这个白菜?” 张楚颔首:“太上皇所言正是。” “历经一年,呕心沥血的,总算是有些许眉目了,不过,这白菜产量还不够大,距离真正普及于百姓之中,还是有些距离的。” “不过,这味道,倒也已是有了几分。” 张楚解释道。 李渊抚掌,斜了眼李世民,感慨道:“这一年,司农寺上下,都很用心,也都很努力,不说别的,就那块试验田,十二个时辰都有农学博士在观察,在记录,在捉虫,在松土······” “对了,太岳,你司农寺不是还派出了四支人马吗?” “不知结果如何?” 李渊再问道。 张楚立马抱拳,汇报道:“都还不错。” “此事,想必温公已是承报给了陛下。” “辽东,钩盾署张运一举成功,不论是红薯还是土豆,皆可在辽东生长,不过张运并没有回来,今年他说是要试着向更北,更冷的地方试一试。” “岭南的禾官署署令刘彦更是收获颇丰,岭南这地方,若不是太过于遥远和瘴气盛行,酷热难耐,着实是一个好地方。” “这红薯和土豆,在其他地方,一年只能收获一季,可在岭南,却能收获两季,并且每一季,产量还都要比咱们这里高。” “不过,却并不适合推行,主要是岭南多雨,刘彦一部分是栽种在了试验田内,一部分是栽种在了普通的田地里,试验田里的红薯土豆,因为悉心照料,排水等各项措施都做的不错,所以丰收,而外面的就没有那么好运了,毫无例外,全都烂在地里。” “至于陇右和漠北,这两个地方效果也都不错,都是推广栽种红薯土豆的好地方。” “今年,他们会继续栽种,继续试行,并且司农寺也会多派出几支队伍,江南,蜀地,山东等各地方,都要试一试。” 张楚把这件事,又说了一遍。 自从吐谷浑回来后,张楚不过就是抽空去了两三趟司农寺。 司农寺有马周和温暖,再有温柬坐镇,运行的很是良好,自然张楚也懒得再去那边了,北山县这里更费心神。 李世民轻吐了口气。 “这事,朕自然知道。” “司农寺这一年所做的一切,朕也都看在眼中。” “更何况司农寺现在可以说是关系着全天下百姓的衣食,对于有功之臣,朕何时吝啬过?” “等到开春,司农寺的嘉赏会和将士们一同下来。” “说实话,光司农寺一衙门,所要嘉赏的大小官吏数量,都快要赶上西征的将领数量了。” 说到这一点,李世民也忍不住感慨。 谁能想到,这才不过区区一年罢了,司农寺就从一个边缘衙门,一举成为举足轻重,在朝堂上掌握着巨多话语权的衙门呐? 甚至就连户部都有些眼红。 从今年开始,红薯和土豆的种子将开始下发于百姓,等到丰收后,这些所栽种红薯土豆的赋税,都将由司农寺来丈量,来计算,来收取! 有钱了,可不要忘了,司农寺还有一个护农卫的编制,也就是说,司农寺变成了一个有钱财还有自己武装的衙门。 试看朝堂六部诸司,可有一个能比得上司农寺? 户部有钱,可没有人,兵部有人,可没有钱········ 司农寺的路,真的是彻底打开了。 “臣,暂代司农寺诸同僚,谢过陛下!”张楚闻言,立马起身,行礼道。 “这都是你们应得的。”李世民双眸微凝:“司农寺所做的这些事,为朝廷,为百姓,利国利民,呕心沥血!” “今年,可在长安周围栽种土豆红薯,明年,就可在附近的县城,后年,整个京兆府········” “等到推广到整个大唐,还有好一段路,太岳,辛苦你们了。” “但,还请你告诉司农寺诸卿,他们的努力,绝对不会浪费,等到我大唐全天下的百姓人人都能吃的肚儿浑圆,家中的粮仓能够堆的溢出来,身上的棉衣厚实的让那风怎么吹也吹不进去的时候,朕会再给他们一个重赏,一个让他们永远都想不到的重赏!!!” 李世民说这话的时候,心中野心是蓬勃的。 那一日,若是真的能够到来,这人间,将是另一种景色。 “谢陛下!” “臣等定齐心协力,定不会辜负陛下重托!” 张楚沉声道。 “呼·······” “陛下说的那一日,老夫,着实是憧憬啊。”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房玄龄双眸有些出神的望着苍穹。 “若是我大唐真能做到如此,这天下,还会有什么乱子呐?”秦琼重重感叹。 “对了,太岳,这猪肉既然如此好吃,为何现在才开始饲养?”李世民又问道,他有些好奇。 其实不仅仅是他,众人也都是目光中带着些许的疑惑。 去年,神仙里并没有关于养猪的计划,甚至于潏水河畔所养的鸭子都已快要遮天蔽日了,可仍是没有见到一头猪。 张楚无奈的苦笑一声。 “陛下,臣当然想养。” “但,那个时候条件还不成熟。” “现在也有百姓养猪,可,现在百姓养猪是怎么养的?看看那些猪吃的东西,不说别的,屎粪都是常见的食物。” “其实,百姓也知道,天天给猪吃这些东西,会不骚臭吗?会不腥膻吗?尽管原因不全是因为这一点,可,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条件。” “就算是人一直这么吃,这味道,也好不了哪去啊,瞧瞧西域的胡人,离得老远就能闻到他们身上的味道,其实就是一样的道理。” “但,现在百姓连自己吃饭的问题还都没有解决好,哪里有多余的食物,喂猪啊。” “可是现在好了,有了红薯和土豆,不说别的,光红薯秧和土豆叶都能够猪吃上好一阵子了。” “更别说,以红薯和土豆的产量,别看现在这两个东西还是珍贵的玩意,不出数年,长安百姓提起来土豆红薯,臣保证,绝对都是一脸的麻木。” “人,绝对是吃不完的,所以,就可以制作成为猪饲料,让猪吃些正经的玩意。” “然后,再借助一些养殖技术,猪肉将会一点点的改变百姓的印象,成为百姓餐桌上的一道真正美味。” “这些,都是一步步,环环相扣而推进发展的。” “若是没有土豆和红薯,说实话,便是臣,也不敢饲养这玩意啊。” 张楚一一说道。 其实,这就是事物发展的规律。 任何事情,绝对不是一蹴而就的。 而是要环环相扣,一步步推动,一步步发展,最后促进另一个事物的繁盛。 有根,才有茎,有茎才能开花,才能结果········ 天地万物,其实都是一样的道理。喜欢大唐十万里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唐十万里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我的修仙模拟器 我的师父什么都懂亿点点 戏假成真:演癮君子这么像?查他 大明:如此贪的駙马,朕杀不得? 混沌仙途,我以无道斩天命 爆发吧,武医生 全球游戏:开局百亿灵能幣 天道神监 九域劫主 神罚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