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定国公遣人送来急报。” 西平侯麴义营中,副将匆匆前来禀告,眉开眼笑。 “何事?” 麴义闻言目光一亮,急切询问。 副将双手呈上信件,道:“将军,请过目。” 麴义拆阅后放声大笑:“速传令三军,明日与鲜卑乞伏部决一死战!” “遵命!” 次日清晨,麴义率四万精锐整装待发,直逼鲜卑乞伏部驻地。 “什么?汉军倾巢而出,正朝我军杀来?” 乞伏治听罢勿忸于化的汇报,震惊不已。 “确凿无疑,首领。” 勿忸于化肯定道:“斥候已查明,汉军主力尽出。” “妙极!真乃天助我也!” 乞伏治闻讯大喜,原本以为此次南征难有所获,不想汉军竟在此时全面出击。 “传令全军,全力迎敌,一举覆灭汉军!” 乞伏治振奋下令。 他志在必得,欲借此役摧毁汉军主力,进而深入并州腹地。 “首领,汉军此时全军压上,是否另有图谋?” 锡伯空迟疑间插话。 大战伊始,汉军除了一开始的战斗外,始终避免与鲜卑主力正面交锋。 然而,忽然间汉军倾巢而出,锡伯空对此心生疑虑,觉得其中定有隐情。 “吾岂会不知?” 乞伏治冷笑道,“汉军又能耍出什么花样?” 他分析道:“他们看似全军出击,实则必留后手。 意图让我们中计,进入他们的埋伏圈。” 乞伏治对自己的判断充满信心,毕竟他对兵法之道了如指掌,鲜卑部族的崛起也得益于他的谋略。 “若汉军撤退,不得追击。” 乞伏治果断下令。 勿忸于化、伊娄汉等人闻言,目光中满是敬意。 在鲜卑草原,懂得用计之人寥寥无几,因此乞伏治的威望极高。 一个时辰后,乞伏治率十四万大军迎面扑向汉军。 双方兵力悬殊,转瞬便展开激战。 “勇士们,狭路相逢勇者胜!” 麴义高呼,率先冲锋。 乞伏治毫不退让,挥军直逼汉军。 片刻后,两军短兵相接,血流成河。 无论是汉军还是鲜卑士兵,一旦 ,皆难逃被践踏致死的命运。 “汉将果然沉稳。” 半个时辰后,乞伏治眉头微蹙,但仍对胜利充满信心。 他坚信汉军会佯装败退,企图引诱他们追赶。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乞伏治对这一判断逐渐产生怀疑。 汉军毫无撤退之意。 “难道我判断错了?” 乞伏治内心开始动摇。 这时,伊娄汉疾驰而来,神色紧张:“首领,背后有敌军逼近!” 乞伏治面色骤变。 他立刻明白,汉军倾巢而出是因为援军抵达。 但援军从何而来?忽觉不妙,他怀疑是慕容部所为。 自己后方正是慕容部地界,双方虽常有摩擦,但他相信慕容均不会此时添乱。 除非慕容部已败,才会有汉军出现在其后方。 尽管乞伏治也曾派探子侦查后方,但由于长期平静,探子并未深入。 如今情报突至,局势已难以扭转。 “锡伯空、伊娄汉,现给你俩三万骑兵,无论如何都要挡住汉军,拖延一个时辰!” 乞伏治语气严肃。 二人领命而去,毫无异议。 …… 另一边,赵云亲率五万精锐,从背后突袭乞伏部。 “随我冲锋!” 赵云一声怒吼,率先杀入敌阵,如入无人之境。 赵云统领的骑兵乃刘煜旗下最为精锐之师,且全军披甲,皆为顶级战甲。 武器自不待言。 鲜卑方面,乞伏治刚发号施令,伊娄汉二人尚未反应,汉军已冲入敌阵。 “首领,撤吧,时机已失……” 勿忸于化急切建议,“日后归来再与汉军周旋。” “好,传令撤退。” 乞伏治正盼这一刻,勿忸于化话音刚落,他即刻下令撤军。 然而,两军纠缠中,撤退并非易事。 --- 短短两月,风云变幻。 赵云与麴义在大青山附近夹击乞伏治,一举歼灭鲜卑三万余人,俘虏五万余人。 余部随乞伏治逃向草原。 赵云随后赶往阴山支援,而阴山方面因赵云与黄忠的增援,大败拓跋部鲜卑,首领拓跋刚当场战死。 拓跋部起兵十六万,溃退回草原时仅剩三万。 白狼山一带,徐晃本占优势,加之孙策支援,一战击败宇文考。 宇文考虽损失惨重,仍带八万残军退回草原。 此次鲜卑五十万大军分四路攻汉,终以惨败收场。 慕容部与乞伏部损失尤为严重,唯宇文部保存较多实力。 战后统计,刘煜共调遣三十五万大军参战:定国公赵云领二十万,安平侯文丑五万,河阳侯徐晃五万,西平侯麴义五万。 此役,黄忠因功成名,加入军方;孙策亦以忠诚勇猛闻名,忠勇侯之名实至名归。 鲜卑出动五十万大军,伤亡近二十万,另有十七万被俘,仅十三万人逃回草原。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此外,赵云等人在慕容部落草场的杀戮并未计入。 刘煜麾下三十五万大军,损失三万余人,其中赵云所部仅数千人阵亡,得益于随军军医的救治,未愈伤病者大幅减少。 尽管其他部队同样勇猛,但因缺乏优质铠甲,导致伤亡增加。 班师回朝后,刘煜设宴庆功,随后按功行赏,尤其基层士兵多获士爵,更有不少升任大夫爵。 更高阶的封赏虽有,但人数渐少。 三个月内,神城基本完工,大量“奴隶” 劳作且无性命之忧。 除神城外,工部两个月内完成幽州及东北平原铁路铺设。 下一步,工部将着手连通并州、冀州、秦州与益州。 届时,军队调动将更为便捷。 …… “这就是火车?” 京城车站,文武百官目睹眼前巨物,无不充满好奇。 得知其每日可行千里,众人愈发惊叹。 “启禀陛下,车厢已检查完毕,请登车。” 欧兴躬身禀报,刘煜点头同意。 此为刘煜专属列车,内部极为奢华。 他虽多次乘火车,却从未于汉末体验。 今日,内阁、军机处及六部 皆随行。 “出发!” 刘煜一声令下,列车缓缓启动。 目标方向为后世双鸭山一带,亦是刘煜疆域的最东端。 京城到双鸭山,直线距离二千八百里,但铁路蜿蜒曲折,实际路程约三千二百里。 以时速三百五十公里计,一小时行七百里,两个时辰可达一千四百里。 因此,从京城到双鸭山全程无需中途停歇,一个半时辰即可抵达。 列车驶离车站后,铁轨两侧皆为高墙。 为缓解长途旅行的疲惫,特意将铁轨高度提升,确保稳定性无虞,毕竟这是由望舒亲自设计制造的。 车厢内,文武百官无不震惊。 “朝发夕至” ,戏志才喃喃低语,声音微微颤抖。 有了这条铁路,大汉可真正实现南北贯通、东西畅达,多数地方都能在一日之内到达。 便捷的交通不仅利于民生,其军事意义更为深远。 过去,大军从京城到双鸭山,需行经三千余里,即便速度再快,也至少耗时一个月。 步兵更慢,往往延误战机。 然而如今,一个半时辰便能抵达。 历史上,朝廷为何对疆域扩展缺乏雄心?因管理难题所致。 距离京城过远的地方,鞭长莫及,难以有效掌控。 如京城至西域直线七千余里,加上弯路,总里程近万里。 即便骑兵疾驰,最快也需三个月,还不包括粮草等物资的运输。 古时对遥远的西域缺乏关注,毕竟即便策马疾驰,来回一趟也耗时良久。 若西域爆发叛乱,朝廷至少需三个月得知消息,调集大军最快也要一月,而大军行进,骑兵至少四至五个月,步兵更是可能耗上一年。 届时叛乱或已扩大,难以掌控。 然而,有了火车便大不相同,即便相隔万里,一日之内亦可抵达。 即便叛军控制铁路,朝廷依旧能在七日至一月内迅速平叛,确保局势稳定。 因此,对古人而言,疆域扩张受限的关键在于“速度” 。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 当火车停靠在双鸭山站时,刘煜走下列车,望着纷纷扬扬的大雪,不禁感慨万千。 不过一个多时辰前,他还身处幽州,此刻却已置身边塞之地。 这般速度,在古代实属罕见,即便在后世也令人惊叹。 火车平稳且安静,车厢内毫无杂音。 有了它,刘煜的疆域将真正融为一体。 此景令身为后世人的刘煜亦感震撼,更不用说生于斯世的古人了。 “真是神物!” 军机参赞许攸目睹这一切,激动地说道。 过去他曾怀疑是否选对了主公,如今却深信自己的决定无误。 “陛下,臣以为,火车应归军机处管理,而非户部。” 程昱神情严肃地奏报。 在他眼中,火车堪称神物。 有了火车,便可贯通帝国边疆,这般国之重器,自当专供军队。 昔日仅闻其名未见其形,如今目睹,程昱认为若由户部管理民用,则实在可惜。 “程大人此言差矣。” 户部尚书孟建急切道,“您可知帝国现有火车数量?” 不待程昱回应,孟建接着说:“全国现有一万辆火车,每辆可载万人,总计可运万人以上。 若仅用于军需,岂不可惜?” 孟建转向刘煜拱手:“依臣之见,应全面放开限制,无论商贾或平民皆可使用。” 刘煜点头:“此事交由户部自行定夺便是。” 此火车与后世不同,只需一颗龙珠驱动,真仙级龙珠可支撑万年,更强者更久。 且用尽后能汲取洪荒灵气恢复,将来若能让废土世界诞生灵气,损耗亦可自给自足,实则无成本。 如此一来,只需投入人力,对户部而言乃是巨大收益。 听完孟建的话,程昱也不再坚持。喜欢洪荒:我的系统被诸天抢疯了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洪荒:我的系统被诸天抢疯了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