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炉风波过去后,聚宝斋的生意越发红火。老张整天乐呵呵地招呼客人,老邻居则坐在他那把黄花梨圈椅上,捧着紫砂壶慢悠悠地喝茶,偶尔给客人掌掌眼。我负责记账,顺带盯着那些总想顺手牵羊的滑头。 这天傍晚,我们刚要打烊,门口风铃一响,进来个穿灰布长衫的中年人,手里拎着个藤编箱子。这人约莫五十来岁,面容清瘦,手指修长,一看就是常年把玩古物的人。 "几位老板,叨扰了。"他说话带着江南口音,温润如玉,"听说贵店专收奇珍,特来请教。" 老张热情地迎上去:"您有什么好东西?" 中年人把藤箱放在柜台上,轻轻打开——里面是个锦缎包裹的物件。揭开锦缎,露出个巴掌大的瓷盘,釉色青翠欲滴,在灯光下泛着如玉般温润的光泽。 老邻居手里的紫砂壶突然一顿。 "秘色瓷?"他声音有些发紧。 中年人微微一笑:"老先生好眼力,正是越窑秘色瓷。" 我倒吸一口凉气。秘色瓷是唐代贡品,存世极少,上次拍卖会上一个残片就拍出上百万。 老邻居戴上老花镜,小心翼翼地捧起瓷盘,对着灯光细看。盘底刻着"咸通七年"四个小字,正是唐懿宗年号。 "东西是好东西,"老邻居放下瓷盘,"但来路可干净?" 中年人从怀中取出一份泛黄的契约:"这是家祖民国时在琉璃厂购买的凭证,三代传承,来路清白。" 老邻居看完契约,突然问:"阁下姓沈?" 中年人一愣:"老先生如何知晓?" "这契约上的印章,是当年'沈记古玩'的私印。"老邻居眯起眼睛,"沈三爷是你什么人?" "正是家父。"中年人神色复杂,"没想到老先生还认得先父印信。" 老邻居没接话,转头对我和老张说:"这盘子,我们要了。" 中年人却摇头:"今日只是来请诸位鉴赏,并非出售。" 老张急了:"那您拿来干嘛?" 中年人神秘一笑:"听闻贵店藏有《寄名窑工秘录》,在下愿以此盘交换一观。" 店里瞬间安静下来。 老邻居脸色一沉:"谁告诉你我们有秘录的?" "周老板。"中年人坦然道,"但他不知道的是——"他压低声音,"这秘色瓷盘,与秘录最后一页记载的'天青釉'配方有关。" 老邻居猛地站起身:"你说什么?" 中年人从袖中取出一页残破的旧纸,上面画着个瓷盘图样,与桌上的秘色瓷一模一样,旁边还有几行模糊的文字。 "这是秘录的最后一页,三十年前被人撕走。"中年人指着残页上的半个印章,"这个'沈'字,就是证据。" 老邻居盯着残页看了许久,突然转身进了里屋,片刻后拿着那本《寄名窑工秘录》出来,翻到最后一页——果然有撕毁的痕迹! "这到底怎么回事?"我忍不住问。 老邻居长叹一声:"三十年前,我在景德镇遇到个快饿死的老窑工,他临终前把这本秘录交给我,说这是寄名窑最后的传承。但当时最后一页已经被人撕走,没想到..." 中年人接话:"没想到是被家父所得。当年他与周家争夺秘色瓷配方,不幸殒命。"他眼中闪过一丝痛色,"这半页残纸,是整理遗物时发现的。" 老张挠头:"所以这秘色瓷和寄名窑有啥关系?" 老邻居解释道:"秘色瓷的配方早已失传,但据传寄名窑祖师曾得到过秘色瓷的残片,研究出了仿制方法,记在这秘录最后一页。" 中年人点头:"正是。这瓷盘是唐代真品,若能对照秘录研究,或许能复原失传的秘色瓷工艺。" 老邻居沉思良久,终于点头:"可以交换一观,但秘录不能带走。" 中年人欣然同意。 当晚,我们关起店门,三人围着秘色瓷盘和秘录研究到深夜。老邻居对照残页上的文字,突然发现盘底暗刻着一行极小的铭文:"釉用玛瑙末,火候三昼夜..." "原来如此!"老邻居激动得手都在抖,"秘色瓷的釉料里掺了玛瑙粉!" 就在我们专注研究时,店外突然传来"咔嚓"一声轻响——像是有人踩断了树枝。 老邻居猛地合上秘录,吹灭了油灯。黑暗中,我们屏息静气,只听后窗被人轻轻撬开,接着是落地的脚步声。 "果然来了。"老邻居冷笑,从柜台下摸出根枣木棍递给我,"小吴,你去守着前门。" 我猫着腰摸到门口,突然,一个黑影从货架后窜出,寒光一闪——是匕首! 我本能地抡起枣木棍,"砰"地砸在那人手腕上,匕首应声落地。那人闷哼一声,转身就要跑,却被从侧面冲出来的老张一个飞扑按倒在地。 "小兔崽子!"老张膝盖压着那人后背,"敢来爷爷地盘撒野!" 这时老邻居已经重新点亮油灯,我们这才看清,地上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一脸凶相。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周老板派你来的?"老邻居问。 年轻人咬牙不答。 老邻居从怀里掏出那页残纸,在他眼前晃了晃:"回去告诉你主子,想要秘录,让他亲自来!" 说完,老张像拎小鸡似的把那小子扔出了后门。 等动静平息,那位沈先生才从藏身的柜子后走出来,脸色苍白:"周家的人果然阴魂不散。" 老邻居把秘录和瓷盘还给他:"东西你带走,此地不宜久留。" 沈先生却摇头:"瓷盘留在贵店,周家才不敢轻举妄动。"他顿了顿,"三日后我再来取。" 送走沈先生,老张摸着脑袋问:"老邻居,咱就这么替他保管宝贝?" 老邻居神秘一笑:"你当这盘子真那么值钱?" 我一愣:"难道是假的?" "盘子是老的,但底款是后刻的。"老邻居指着盘底,"真秘色瓷的款识不会这么工整。" 老张瞪大眼睛:"那姓沈的骗我们?" "不,他是在钓鱼。"老邻居压低声音,"这盘子八成是诱饵,专钓周家这条大鱼。" 果然,第二天一早,店里来了个西装革履的中年人,自称是某拍卖行的经理,出价五百万要买那个秘色瓷盘。 老邻居眼皮都不抬:"不卖。" 那人加价到八百万,老邻居依然摇头。 等那人悻悻离去,老张咂舌道:"八百万啊!够买下整条街了!" 老邻居冷哼:"周家越着急,越说明这盘子有问题。" 当天夜里,我们仨轮流守店。凌晨三点,我正打瞌睡,突然听见房顶有脚步声。 "来了!"老邻居低喝一声,我们立刻各就各位。 只听"哗啦"一声,天窗玻璃被砸碎,三条黑影顺着绳子滑了下来,直奔柜台——那里摆着秘色瓷盘! 就在他们碰到瓷盘的瞬间,老邻居猛地拉动手边绳索,一张大网从天而降,把三人兜头罩住! "收网!"老张大吼一声,我们三人合力拉动网绳,把那三个贼捆成了粽子。 揭开面罩一看,领头的竟是个满脸横肉的疤脸汉子。 "周老板呢?"老邻居踩住那人的手腕,"就派你们几个虾兵蟹将来送死?" 疤脸汉子狞笑:"老板说了,秘录和盘子,他志在必得!" 话音未落,店外突然传来汽车引擎声,紧接着是杂乱的脚步声——至少来了十几个人! "不好!"老邻居脸色一变,"从密道走!" 我们迅速掀开地板上的一块暗板,钻进了地下密室——这是老邻居早年偷偷挖的,连我和老张都不知道。 密室里堆满了各种古玩珍品,最显眼的位置摆着个保险柜。老邻居飞快地打开柜子,取出真正的《寄名窑工秘录》和一个小布包。 "走!"他带头钻进一条狭窄的地道。 我们在地道里爬了约莫十分钟,终于从一个废弃四合院的枯井里钻了出来。 老张喘着粗气问:"老邻居,现在咋办?" 老邻居打开那个小布包,里面赫然是那个秘色瓷盘! "啊?"我傻眼了,"盘子不是放在柜台..." "那是仿品。"老邻居冷笑,"真的早就收起来了。" 远处传来警笛声——看来邻居听到动静报了警。 老邻居把秘录和瓷盘重新包好,塞给我:"小吴,这两样东西你保管好。" "那您呢?" "我和老张去会会周老板。"他眼中闪过一丝锐利,"有些账,该算清了。"喜欢京城寻宝记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京城寻宝记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