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度束手无策,只能将城内三十步范围内的兵力撤入内城,躲避石弹。 如此一来,近七万百姓被迫挤入狭小空间,原本的饥寒交迫境况愈发恶化。 围城第六个月,襄平城内粮草耗尽。百姓断粮,军队配给也降至三成以下,军心动摇。 公孙度深知,若再无粮草供应,他的部下必将叛变。无需曹晚出手,襄平城便会自行崩溃。 夜幕降临,燕王府外传来阵阵饥饿的哭喊声。府内却酒肉飘香,满桌佳肴摆在公孙度面前,但他愁眉不展,食不知味。 脚步声急促传来。 公孙恭匆忙闯入,拱手禀报:“父王,南门守军因口粮再次削减,竟敢……儿臣已将为首之人悉数逮捕,恳请父王示下如何处置?” 公孙度震怒,呵斥道:“尽数斩首,首级悬于各营辕门示众,以儆效尤!” “儿臣遵命。” 公孙恭领命后又道:“父王,这些人虽罪无可恕,但粮草日益匮乏,如此下去,支撑不了多久便会耗尽,这般消耗绝非长久之计啊!” …… 公孙度毫不迟疑,立即下令:“你带人搜寻粮草,城中百姓所有存粮,一律收归军中。” 公孙恭心中一颤。 “百姓存粮已然不多,强征恐会逼他们走上绝路。” 公孙恭劝谏。 公孙度却道:“到了这个地步,牺牲百姓才能保全将士,他们甘愿为公孙家守住襄平城便是荣幸!” 公孙恭低头沉默。 “你怎么如此妇人之仁!” 公孙度严厉道:“为大燕、为公孙家牺牲,这是他们的荣耀,你无需同情!” 公孙恭猛然醒悟,拱手应道:“儿臣领命。” 公孙恭退下传令。 公孙度瞥见桌上的酒肉,怒意未消,将满桌酒肉摔在地上。 酒肉散落一地。 左右亲兵纷纷吞咽口水。 公孙度离去后,亲兵蜂拥而上,抢食地上的食物。 当日襄平城再次陷入混乱。 公孙恭率军闯入平民家中,将一切可食用之物洗劫一空。 百姓失去口粮,性命堪忧,不得不奋起反抗。 公孙恭对反抗者从不手软,一律格杀。 百姓体弱无力,毫无抵抗之力,只能屈服。 襄平城哀号四起。 掠夺之后,军中断粮之危暂时解除,但百姓却陷入绝境。 他们只能吞食树皮,凡是可充饥之物,无不尝试。 很快,树皮、虫鼠都被耗尽,饥饿的百姓陷入绝望,甚至出现易子而食的惨状。 襄平城内的悲惨景象,早在曹晚预料之中。侥幸翻越城墙逃出的百姓,将公孙度的种种行径尽数告知曹晚。 大魏君臣无不震惊,“公孙度的做法,与当年的大耳贼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曹晚重重击打案几,怒道:“公孙度宁愿让百姓饿死,也不愿投降,真是不撞南墙不回头!” 庞统眉头紧锁,众臣默然。 “砰!”曹晚拍案而起,厉声下令:“速派使者前往襄平,告诉公孙度,我可以允许他释放百姓,给他们一线生机。” 众臣震愕,未曾想到曹晚如此仁慈。 “太子殿下待敌虽狠,但对百姓始终是仁义之君。” 众人暗自感慨。 一名信使快马赶往襄平,传达曹晚的意愿。 襄平城内,魏国使者见到公孙度,说明来意。 陆逊、公孙恭等人如释重负,众人目光齐刷刷投向公孙度,期待他能接受提议。 放走百姓不仅能让城内生还者获得一线生机,还能大幅缓解粮草压力,可谓一举两得,陆逊等人求之不得。 然而公孙度脸色铁青,眼中闪过深深的怨恨。 片刻后,他怒吼道:“来人,将这个魏国使者就地处决!” 众人哗然,公孙恭、陆逊等震惊失色,万没想到公孙度不但拒绝提议,还要杀害使者。 “他疯了吗?” 众人脑海中不约而同浮现出这样的疑问。 “大王,两国交战,使者不容杀害,请息怒!” 陆逊急忙上前劝谏。 公孙度却冷声道:“本王偏要杀使者,以此警告曹贼!” 陆逊一颤,只能求助于公孙恭。 公孙恭也想劝阻,却被公孙度断然拒绝:“谁敢阻拦,本王依国法治罪,绝不宽容!” 公孙恭打了个寒战,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堂上群臣无人敢言。 于是,魏国使者当场被斩首。 公孙度下令,让随从携带魏使首级返回,呈报曹晚。 “大王,城内百姓断粮,怨声载道,恐成隐患。” “依臣之见,不如放他们出城,既减负担,又除隐患,实为两全之策。” 陆逊见公孙度怒意稍缓,便谨慎进言。 “你错了。这些百姓非但不是隐患,反而是我们的生机所在。” 公孙度话中暗藏杀机,陆逊先是愣住,随即领会其深意,不禁打了个寒颤。 城外魏营,曹晚仍在等待消息。公孙度放百姓出城并无坏处,理应同意。曹晚早命人拨粮救济出城之人。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忽报魏延入帐,愤然道:“殿下,公孙度不仅拒放百姓,更杀害我方使者!” 言毕,献上一颗人头。 曹晚眉峰紧锁,帐中诸将皆震惊失色。 颜良怒斥:“公孙度不知好歹,竟敢杀害魏使,轻视太子,誓要将其碎尸万段!” 众将齐声怒吼,曹晚挥手止住喧哗。 咬牙切齿道:“公孙度狗贼,胆敢轻慢于我,传令全军,破城之后,必生擒此贼,让他生不如死!” 曹晚被彻底激怒,十三万大军亦是怒不可遏。 魏军再度发起猛攻,襄阳炮、水龙轮番轰炸,昼夜不停。 曹晚还发布檄文射入城中,声称若城中百姓捉拿公孙度,可开城投降。 在魏军持续打击下,襄平城危如累卵。 转眼,又过十日。 襄平城内,百姓与燕军皆面临断粮危机,援军迟迟未至,局势愈发严峻。 襄平城,燕王府。 屋内寂静无声,诸位大臣皆面容憔悴,唯独公孙度依旧神采奕奕,甚至因久未征战而略显富态。 为彰显公正,公孙度不仅将自身口粮维持不变,还将诸将及家眷的配额一并削减。 “大王,粮草已尽,襄平难守,不如突围。”陆逊虚弱地进言。 群臣附和,目光殷切。 “襄平乃国都,岂能轻弃?纵使战至最后一人,我也定与城共存亡!”公孙度语气坚定。 众人虽感振奋,但深知形势危急。 “若 援军及时赶到,此困局自可化解。”公孙度勉励众人。 然而陆逊忧心忡忡:“半年过去,援军何以迟迟不到?” “不会的!”公孙度打断道,“高伯固深知唇亡齿寒之理,绝非胆怯之人。” 公孙恭亦附议:“若真有意相救,此时早已行动。” 众人沉默,陆逊悄然退下。 “父王,即便援军无法及时赶到,如今缺粮却是不争的事实。”公孙恭继续道,“将士饥饿难耐,恐生变故。” 公孙度陷入沉思。 沉思良久,公孙度眼中闪过一抹冷峻。 他挥袖道:“此事无需多虑,本王自有安排。都退下吧。” 众将面露疑惑,心中疑惑未解,相继离开。 公孙恭欲随众离去,却被公孙度唤住。 殿内仅剩父子二人。 “父王有何妙策解决粮草?”公孙恭急切询问。 “你还记得之前你提议放走城中百姓之事?”公孙度微笑着问。 “记得……但这和粮草有何关联?” 公孙恭满脸困惑。 “城中尚有数万百姓未亡,这些人的口粮,足够支撑大半年。” 公孙度语气冷漠。 公孙恭震惊不已,一时难以理解其深意。 “若你仍不明了,不妨直言!” 公孙度目光如刀,直逼而来。 公孙恭顿时醒悟,浑身发颤。 “父王莫非要我们……” 声音颤抖,神情恐惧。 “为保襄平不失,别无他法,成败在此一举!” 公孙度冷声道。 “父王,这……” 公孙恭语不成句,神色慌乱。 “你是世子,肩负家族未来,怎能如此软弱!” 公孙度怒目呵斥。 公孙恭僵立当场,满心羞愧。 “此事交由你处理,切莫令本王失望!” 公孙度语气稍缓。 公孙恭更加不安。 “父王,他们也是人命……” 言语支吾,内心挣扎。 “不过一群蝼蚁,与牲畜无异!” 公孙度摇头不语,挥袖示意。 公孙恭愣在当场,欲言又止。 公孙度却已动怒,沉声呵斥:"如此优柔寡断,何以承袭大燕基业!" 公孙恭猛然一震,心中迟疑瞬间消散。 他急忙拱手谢罪:"父王教诲,孩儿定当竭力完成!" "这才像话。"公孙度面色稍霁,挥手道:"去吧,莫负我望!" 公孙恭匆匆告退,目送其离去,公孙度长舒一口气。 "这一切,皆因曹晚所迫!" "襄平百姓啊,若要怨恨,只怨曹晚,切莫迁怒于我!" 大殿内回响着公孙度忐忑的低语。 魏营。 一日攻城结束,襄平内外恢复宁静。 当晚,曹晚并未下令用水龙攻城,而是给城内可能反叛的燕军留下机会,希望引发内部混乱。 大帐之中,曹晚正在饮酒。 魏延急促入帐,拱手禀报:"殿下,襄平似有异动!" "去看看。" 曹晚放下酒杯,站起身走出营帐。 来到营门口,眺望远方,襄平城如常。 然而,静谧中隐约传来阵阵嚎叫,此起彼伏。 那叫声异常惨晚,令人毛骨悚然。 曹晚脑海中莫名浮现"地狱"二字。 "这声音,似曾相识,与当年成都之景颇为相似。" 魏延低声嘀咕。 曹晚沉思之际,眼中闪过一丝惊疑。 "难道公孙度也效仿刘备,将粮食耗尽后开始吞食百姓?" 此言一出,众文武无不变色。 就在此时,几骑巡逻兵带回几名越城逃出的百姓。 曹晚命人赐予酒食。 百姓感激涕零,连连叩拜。 酒菜刚端上来,百姓们顾不上其他,立刻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 “你们说说,襄平城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何惨叫之声不断?”曹晚问道。 这一问让几名百姓脸色骤变,仿佛想起了极为可怕的事情,纷纷跪倒在曹晚面前。 “太子殿下,求您救救我们襄平人吧!” “公孙度那个禽兽,正派士兵大肆掠夺我们百姓,要把我们当作军粮啊!” 此话一出,众将皆变了脸色。 “殿下,没料到公孙度竟然真会吃人,简直连畜生都不如!”颜良愤怒斥责。 众人纷纷愤慨,骂声四起。 “殿下,救救我们襄平人吧!否则整个城里的乡亲都会被公孙度吞吃殆尽!”喜欢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