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们跪在曹晚面前痛哭哀求。 曹晚脸色阴沉,拳头紧握,眼中怒火熊熊。 “放心,我曹晚在此立誓,定以最快速度攻破襄平!” 他做出了承诺。 几名百姓喜极而泣,连连叩首。 “将他们送到辽阳城,交给当地县令安排。”曹晚挥了挥手。 众百姓感激涕零。 大帐内恢复平静。 魏延拱手道:“殿下,公孙度已经丧心病狂,我们现在该如何应对?” “传令下去!” 曹晚挥袖下令,冷声道:“攻破襄平后,城中的燕军,不准投降,全部杀无赦!” 魏延浑身一震,感受到曹晚身上浓重的杀意。 曹晚眺望襄平城,咬牙道:“公孙度,我曹晚发誓,会让你生不如死!” 当晚,不断有襄平百姓逃出,前来投奔。 从他们的描述中,襄平城的惨状逐渐清晰。 襄平城,已然成为人间炼狱。 公孙度为了解决粮草问题,命令儿子公孙恭领军抓捕城中百姓充作军粮。 起初,燕军还有所顾虑,仅在夜间抓取零散的百姓。 很快,他们便撕下伪装,白昼公然捕人。 百姓惧怕被抓去做军粮,四处躲避。 十日之间,便有千名百姓被捕,沦为燕军的食物。 襄平百姓为了生存,只能冒险投奔曹晚。 公孙度为防止“军粮”外逃,下令严密封锁城门,对出逃者一律抓捕。 城外,魏营。 中军大帐内。 “公孙度这禽兽,手段竟堪比刘备!”太史慈怒斥。 “此等行为实属畜生不如。”庞统先鄙夷后叹息,“然而,此法确能解燃眉之急,据我估算,燕军至少还能支撑两月。” “殿下,不能再拖延。”赵云满脸焦虑,“再围下去,城中百姓恐被公孙度尽数吞噬!” 众将皆愤慨,请战之声不绝于耳。 “啪!”曹晚拍案而起,厉声下令:“明日停止水攻和襄阳炮攻,倾十万大军夜袭襄平!” 攻城令下达。 十三万燕军将士怀揣对公孙度的怒火,向襄平城发起猛晚攻势。 围城半年,魏军早已蓄积满腔杀意。 而公孙度吃人之举,更是让这杀意达到顶点。 公孙度无奈,只能督军拼死抵抗。 连攻七日。 魏军伤亡五千余人。 燕军因箭矢匮乏,虽为守城方,伤亡却与魏军相当。 公孙度虽勉强守住城池,但损兵折将极为严重。 若魏军持续强攻,仅靠消耗兵力便足以拖垮公孙度。 襄平城陷,指日可待。 公孙度别无选择,只能硬着头皮坚守,将全部希望寄托于高伯固前来救援。 玄菟郡,西盖马城。 县府之中,酒香弥漫。 高伯固面对满桌酒肉,却眉头深锁,毫无食欲。 襄平被围已半年,魏军毫无退兵迹象。 昔日偷袭辽阳未果,其断魏军退路之计亦落空,自此再无轻率之举。 唇亡齿寒,公孙度既败,魏军锋芒所向,下一处便是他。 高伯固如何还能安然享用珍馐美酒? 忽闻急报,高男武神色凝重入内。 “难道襄平失守?” 高伯固心头一震。 高男武拱手禀告:“父王,探子回报,魏军围攻襄平十日,却被公孙度坚守不下!” 高伯固稍舒一口气。 随后疑惑满目,反问:“襄平粮尽,燕军何以尚有力抵御?” 曹丕亦觉奇异:“粮尽本应溃败,怎还会抗拒魏军攻势?” 高男武叹言:“据探子情报,公孙度似将城中百姓充作军粮,才暂缓了粮荒。” “竟有此事?” 高伯固与曹丕同声惊呼,面露惊恐。 他们难以置信,公孙度竟用如此手段应对困境。 “公孙度确实狡黠。” 高伯固目光微亮,隐隐赞叹。 但随即醒悟,身为王者不该认同这般残酷手段,恐损仁德之名。 “即便食尽百姓,也只能多撑月余。” “最终仍难逃魏军破城命运。” 曹丕缓过神来,长叹一声。 “襄平若失,曹晚必挥师北进,直逼我地,可叹。” 高伯固摇头叹息,忧虑满面。 “此地多为险峻山城,远胜辽东。” “曹晚即便取胜,也定疲惫不堪。” “届时若敢来犯,只需坚壁清野,扰其粮道,他即便本领再高,又能奈我何!” 曹丕从容劝慰。 高伯固眉间愁云渐散。 沉思片刻。 高伯固猛然拍案,喜形于色地道:“你说得对,既然如此,我又何必在此滞留?传令,全军立即班师回朝!” 襄平,魏国军营。 曹晚得知高伯固撤军后,不禁莞尔一笑。 高伯固终于撤退了,这表明他放弃了襄平,也放弃了公孙度。 “他难道忘记了唇亡齿寒的道理吗?竟舍弃公孙度不管。”庞统感叹道。 曹晚冷笑一声:“高伯固不过是认为他的山城坚固,即便没有公孙度也能自保,这才选择退兵。”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殿下所言极是。” “高伯固撤军,是为了观望襄平无望救援,待我军攻打其他目标时,派遣轻骑兵骚扰我方粮道。”庞统点明了高伯固的意图。 “那都是将来的事了。”曹晚回应道,“眼下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夺取襄平。” 庞统建议说:“公孙度坚守襄平,因为他相信高伯固一定会来救援。一旦他知道高伯固抛弃自己,定会士气低落。” “说得太对了,就制造一个机会,让他们知道高伯固北撤的消息。”曹晚下令拆毁北面的土墙,开辟了一条通道。 此举意在让高伯固撤往丸都的消息传至襄平,从而瓦解燕军的士气。 随后,曹晚布下埋伏,若公孙度试图逃跑,则将其围歼。 土墙拆除后,城头的燕军终于松了一口气,看到了一丝生机。 城墙上。 公孙度目睹魏军从北面撤围,内心既兴奋又充满疑惑。 “曹贼突然撤去北围,又在玩什么花招?”公孙度询问众臣。 众人皆是一脸茫然。 “陆伯言,你怎么看?”公孙度将目光投向唯一的智囊。 陆逊拱手道:“臣以为,曹晚是因为久攻襄平不下,才留下一条生路,促使我们放弃城池突围。” 多数将领点头同意这种看法。 魏军猛晚攻击未能攻克襄平,因此给一条出路希望燕军突围,以便顺利拿下襄平,也是合乎常理的。 于是众将纷纷劝说公孙度抓住时机突围。 “本王绝不会放弃襄平!”公孙度严厉拒绝了所有提议。 诸将默然。 “即便父王执意固守襄平,也该遣人向高伯固求援才是,否则一味坚守,襄平终将陷落。” 公孙恭进谏。 公孙度陷入沉思。 即便以百姓充作军粮,终究有耗尽之日。 届时粮尽军心溃散,襄平仍会不攻自破。 死守的价值在于存一线生机,若无希望,坚守又有何意义? 许久后,公孙度轻点下颌,“恭儿所言甚是,谁愿前往高伯固处求援?” “臣愿出城。”陆逊率先请缨。 众将亦纷纷慷慨陈词,愿往求援。 公孙度眉心愈锁愈深。 他深知这些人的意图,求援不过借口,实则意在借机逃离襄平。 “胆小怕死,皆欲弃我而去么!” 公孙度心中暗斥。 目光却落在儿子身上。 他问:“恭儿,此重任便交于你。” 公孙恭无奈领命。 陆逊等人暗自叹息。 公孙度显然对他们缺乏信任,才令自己儿子亲赴险地。 计划既定,公孙度拨给公孙恭亲卫七百、战马百匹,择夜突围。 夜幕降临。 公孙恭悄然离开襄平,从小路脱身。 途中未遇魏军阻截,公孙恭心中稍安,不敢停留,直奔丸都。 连续疾行七日。 公孙恭终抵国都丸都城。 高伯固闻报公孙恭求见,大为震惊。 襄平已被围困如铁桶,他从未料想竟有人能逃脱至此。 于是召公孙恭入宫觐见。 大殿之中。 公孙恭神色焦急而期待。 此时,高伯固缓步进入。 公孙恭眼中光芒闪动,立即上前拱手道:“大王,襄平危急,请念唇亡齿寒之谊,速发援兵助我公孙氏!” 说罢,甚至跪拜高伯固。 “快起身。” 高伯固忙上前扶起公孙恭。 高伯固叹息道:“本王也想救你们,否则也不会冒险攻打辽阳城,损失惨重。” 公孙恭听后稍感安心。 高伯固继续说道:“襄平城的粮草应该已经耗尽才是,可你们竟然还能坚持这么久,实在令人意外。” 公孙恭沉默片刻,最终如实回答:“我们不得不以百姓的储备作为军粮……” 高伯固摇头叹息,虽未直言责备,但语气中的不满显而易见。 公孙恭内心愧疚,但他深知父亲公孙度这么做,是为了保全襄平城,避免全族覆灭。 高伯固虽不满公孙度的做法,却未表露情绪,只说:“家父也是无奈之举,只盼大王早日发兵支援襄平。” 高伯固沉吟良久,心中纠结。他曾依曹丕之计撤回丸都,实际上已放弃救援公孙度。 然而,曹晚意外放行公孙恭,让他左右为难。若不救,则违背盟约;若救,则毫无胜算。 思虑再三,高伯固安慰道:“你且放心,两国既为盟友,本王怎会坐视不理?待将士休整完毕,必发兵救襄平!” 公孙恭感激涕零,连连叩首:“多谢陛下。” 高伯固扶起公孙恭,安抚一番后打发他离开。 公孙恭满怀期待地等待援军,然而五日过去,毫无动静。 他多次入宫请求面见高伯固,却被以各种借口推脱。喜欢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