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广孝盯着朱棣,只见他的眼睛越瞪越大。 一百万人,每人每月三十文,那便是三万两银子! “那你再算算,这么多人,一个月内能有多少因意外死伤?” 姚广孝接着问道。 “除去自然生老病死,真正因意外死亡的并不多。” 看到朱棣的表情,姚广孝知道他已经明白。 至于战场上的伤亡,自然不属于意外,可以排除。 “那若是天灾呢?如这次黄河水灾,死伤数万!” “若这些人都买了保险,赔付金额将高达数百万乃至数千万两!” 朱棣仍不甘心:“那你考虑过时间因素吗?” “何意?”朱棣一脸茫然。 “难道黄河每个月都会发大水,每个月都会死这么多人?”姚广孝提醒道。 朱棣无言以对,心中暗想:本王这脑子,似乎真的不够用。 那每月几十文的保费,天灾又多少年才遇一次? 且老九这买卖仅在大西北初露锋芒,若拓展至整个大明呢? 依姚广孝之思路推演,朱棣心中不禁忐忑,不敢深想! “投保即买心安,汉王能将此行当做大,乃迟早之事,只要有雄厚资本,遍及全国亦非难事!” “到那时……啧啧!” 姚广孝言及此,亦不禁咋舌。 朱棣神色动容,难以掩饰。 姚广孝眼光独到,分析精辟,若朱松闻之,恐也要对这老僧心生敬意,确是聪慧绝顶! “本王亦效仿开设投保行如何?” 朱棣心动不已,仿佛看见商机无限,金山银山招手即来! “做梦呢?你有银子吗?” 姚广孝直言不讳,毫不留情。 朱棣无言以对。 他哪有钱? 若有钱,何至于日日向朝廷哭穷,甚至厚着脸皮向老九借钱! 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姚广孝此刻对汉王朱松敬佩不已! 汉王不仅掌控汉中,连西安府也收入囊中! 此项目一出,必先在汉中、西安试行,而后辐射西北,乃至整个大明! 给汉王足够时间,一切皆有可能! 谁说汉王朱松沉迷于修道炼丹? 谁在造谣?站出来! 这等商业才智,千年难遇! …… 汉中府,汉王府书房内,朱松正审阅袁管家呈上的账目。 “殿下,此乃淮西勋贵们的投资额!” 袁管家笑得合不拢嘴。 他未曾料到,淮西勋贵竟如此慷慨解囊! 少的十万两,多的数十万两不等! 蓝玉领衔的十数位淮西勋贵,合力筹集了两百三十万两银子。 他们得知汉王朱松欲修路,便主动出资相助。 “颇有意思!” “蓝玉这群人,此番也算是机缘巧合,做对了事!” 朱松翻阅着手中的账目,不禁微笑。 他心知蓝玉等人此举之意,或因他修路资金短缺,或许还与上次低价售粮之事有关。 此乃雪中送炭之举,意在让他铭记此份人情。 “殿下,真要算上他们的投资吗?” 袁管家笑问。 “算上吧,权当回报,给他们这条路百分之五的干股,日后收益按年结算。” 朱松颔首。 蓝玉等人如此识趣,他自然也要展现诚意。 他还闻蓝玉等人在朝堂上颇为助力。 “属下明白,即刻去办!” 袁管家笑着点头,对蓝玉等人而言,这确实是歪打正着。 朱松话锋一转:“西安府的投保行筹备得如何了?” “已近尾声,五日内便可开业!” 袁管家速报。 “抓紧进度,西北重镇皆可开设投保行,再逐步推广至各县。 四川、湖北、河南等地也可尝试。” 朱松满意点头。 他计划在一年内,将保险业务扩展至应天府,乃至大明各大城市,遍设投保行。 此时,耿青匆匆而来,神色焦急。 “殿下,有百姓食用家中存粮后,出现腹泻、呕吐乃至昏迷症状!” 耿青之言令朱松猛然站起。 “何故?原因查明了吗?” “速带本王前去!” 随即,一行人急忙离开王府,赶往出事百姓家中。 不久,朱松检查了食物中毒百姓家中的粮食后,立刻明白了缘由! 所有出现食物中毒症状的人,无一例外,都是因为食用了发芽的土豆! 土豆发芽后会生成有害物质,轻度中毒可能仅表现为腹泻、呕吐,重者则会昏迷,甚至摄入过量可致命! “显然,我们必须普及发芽土豆不可食用的知识!”朱松说道。 “对于此次食物中毒的百姓,全力救治,所有医药费由汉王府承担!” “同时,宣传土豆不宜久存,若要延长保存期,可将其置于透气的网袋、麻袋、草袋或垫有甘草的筐箱中,存放于家中背光、阴凉、通风之处!” “通常这样储存,大约能保存五个月!” “一旦发现土豆发芽,绝对不可再食用!发芽土豆仅适宜作为种子种植!”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也可挖去发芽部分,剩余部分仍可食用!” “作为种子时,避免食用发芽部分即可避免问题!” 明了情况后,朱松立即向耿青等人下令。 耿青等人闻言,连忙应允,迅速执行。 在朱松看来,普及这类知识势在必行! 毕竟,土豆将成为西北一带的主粮之一,若不普及相关知识,此类事件定会频发! 如今汉中府种植的粮食种类日益增多,土豆、玉米、水稻、小麦、木薯等,未来数量还会更多! 此次事件也让朱松意识到,推广农作物种植的同时,还需考虑更多问题! 因此,必须整理农业常识,编纂成册,届时官府派人宣传,最好能人手一册! 还需附带图画,毕竟众多百姓尚未识字,只能依赖他人诵读,实为不便! 绘制些简明图像,方能助百姓更易理解! …… 应天府。 凉国公府上。 一众淮西勋贵再次汇聚蓝玉处,热议汉王朱松新弄的投保行之事! 闻听人身意外保险,每月仅需数十文,一旦遭遇不测,便能获赔数百两,蓝玉等人皆惊愕不已! 他们首感,此乃亏本生意! 汉王朱松究竟何所思? 对蓝玉等人而言,更是困惑重重! 不是说汉王因修路资金匮乏吗? 为此他们还合力凑了两百三十万两银子送至汉王府呢! 谁料竟传出此等消息! 汉王是钱多得没处使了? 一时间,这群淮西勋贵皆茫然无措,遂围聚蓝玉旁热议起来! “汉王朱松那般精明,瞧瞧他汉中府的产业,哪个不盈利?” “吾亦觉此事蹊跷,汉王朱松不至于做亏本买卖!” “那你们谁能瞧出其中门道?这玩意儿如何盈利?” “……” 这群粗人对保险这等新奇之物,愈发懵懂,只能不断揣测。 “舅父,您怎么看?” “这投保行有无前途?若能盈利,咱们是否也能搞一个?” 常升此刻满眼期待地望着蓝玉询问。 “吾亦不知啊!但汉王既敢为之,必有缘由,亏本应不至于,就是不知能赚几何!” 蓝玉心中暗道,我上哪知晓? 憋了许久,才挤出此言。 众人听后,皆相视无言。 “依汉王这做法,即便真有钱赚,先期投入亦恐不菲!感觉这生意,非谁想做就能做!” 冯胜此刻也不禁揣测道。 “或许可以直接询问汉王?如果确实可行,我们在应天府也尝试一番!” 有人立刻提出了建议。 “做梦呢吧!” “汉王所创之业,岂是你能觊觎的?这不是明抢人家生意吗?” 蓝玉一听,立刻瞪大了眼睛。 尽管他对经商之道并不擅长,但他清楚,凭汉王朱松的智慧,若真要与他争抢生意,朱松能轻易让他倾家荡产。 他目前的打算,仅是跟在朱松身后分一杯羹,朱松吃肉,他们能喝点汤就足够了。 万一真的激怒了朱松,到时候别说生意了,恐怕麻烦不断。 “其实这生意能否盈利,看老爷子的态度就知道了。” 常升突然插话道。 众人闻言皆是一怔。 “对,老爷子肯定已经知道此事了。” 蓝玉点头赞同。 老爷子是何许人也? 锦衣卫遍布天下,他们知晓的事,老爷子怎会不知? 更重要的是,即便有人敢打投保行的主意,那个人也只可能是老爷子。 即便要与汉王合作,主导者也定是老爷子,哪轮得到他们? 就像之前的私盐生意,西北归汉王,江南则是老爷子的地盘,谁敢与老爷子争? 老朱家父子,几乎垄断了天下最赚钱的生意。 但谁叫人家势力大呢? 他们这些人,只能设法从汉王那里进货,再转手卖给小国换取些钱财。 论利润,他们赚的仅是汉王和老爷子收益的九牛一毛。 这便是实力的差距。 蓝玉虽粗鲁且狂妄,但在此事上还算有自知之明。 他再嚣张,也不敢与朱元璋抗衡。 78:汉王竟要建赶尸客栈,连亡者的银钱也不放过? 蓝玉等人热议汉王朱松投保行之际。 “标儿,对此老九的投保行,你有何见解?”御书房中,朱元璋将锦衣卫密报递予朱标。 “如此高额赔付?”朱标见人身意外险每月仅需几十文,而一旦发生意外便能获赔几百两,惊愕不已。 然震惊过后,朱标陷入沉思,细细审视保险细节,断定老九不会做亏本买卖,其中必有玄机。喜欢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